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钱大家分,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与主人公如此感慨产生关联的是(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2.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赦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3.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 纲常礼教 B. 儒家思想 C. 礼乐制度 D. 中央集权制
4.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5.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发生洪灾,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6.按两宋中央官制,若岳飞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需要与哪一机构申报筹划此事 ( )
A.枢密院 B.军机处 C.三司 D.御史台
7.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重视,明清在衣服上绣以飞“禽”走“兽”的区别,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鹤、锦鹤、孔雀、雁、白鹇……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麒麟、狮、豹、虎、熊……上述服饰的功能是( )
A.御寒功能 B.标识功能 C.装饰功能 D.遮羞功能
8.“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
A. 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9.中国很多地方有“状元村”“状元桥”“状元及第匾”等文化遗存。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官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10.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
A.表明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说明内阁参与决策,有决定权
C.体现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 D.反映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
11.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
A. 汉朝的刺史 B. 宋朝的通判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12.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13.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最能够反驳伯利克里的依据是( )
A.公民大会的运行机制 B.法庭审判人员的产生办法
C.陶片放逐法 D.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14.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西塞罗生活时期
15.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16.《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万民法》规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这些规定体现了( )
A.疑罪从轻 B.以礼入法
C.礼法并重 D.公平正义
17.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
18.2016年7月,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其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 )
英国国民选举 B. 前任首相推荐
C. 国王直接任命 D. 她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19.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权力很大,社会动荡加剧。为了结束这种状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宪法确立了( )
A.联邦制 B.总统制 C.民主制 D.共和制
20.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非经议会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布战争。这说明( )
A.1875年宪法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
B.总统缺乏实际权力
C.议会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军事机关
D.总统完全听命于议会
21.右图中的法律条文摘选自( )
A.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2. “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23.某论著的目录为:“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24.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清统治者( )
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 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 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
25.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已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
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 D.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
26 .右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7.某学长称:“中国几千年未有正式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源于(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28.“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9.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斗争纲领
30.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按类别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B.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
C. 端纳口述《我在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身边的日子》
D.《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第Ⅱ卷 (材料题,共40分)
二.选择题(共3小题,第31题 14分;第32题 14分;第33题12分。)
31.(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图二 唐代中后期形势图
材料二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别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6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 “美国宪法之父” 麦迪逊
材料三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7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并分析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7分)
33.(12分)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材料二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请回答:
(1)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5分)
(2)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危害。(7分)
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D
A
D
A
B
A
D
C
D
B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A
A
C
C
C
B
D
A
C
C
A
B
二、材料题
31.(14分)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4分)
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
节度使权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4分)
(2) 特点:行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2分)
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分,2点即可)
32.(1)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4分)形成责任内阁制,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3分)
(2)实行联邦制原则和三权分立原则。(4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的长期繁荣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33.(1)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目的:英国想把中国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或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5分)(2)原因:①政治制度腐败;②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③疏于国防;军备落后;④慈禧挪用军费。(任答3点即得4分) 危害: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②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