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小学音乐四下2(听赏)森吉德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小学音乐四下2(听赏)森吉德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16 06: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听赏)森吉德玛
1、教学目标
1、能安静的聆听乐曲?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草原辽阔、美丽的风景场面,体验蒙古族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热情奔放的情怀。
2、能在聆听乐曲的各种感受性实践活动中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3、培养学生自信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很乖,不但课堂纪律好,表现力也较三年级的学生强,而且,学生们上音乐课的积极性较高,尤其在表演环节,他们主动要求表演的同学占大多数, 并且还有动作的设计及角色的分工。在这学期里,我还发现了很多音准很好的同学并及时把他们吸纳到了校合唱团。这些都与他们的自信展示是分不开的。
3、重点难点
?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画面场景?体验乐曲表现的情绪变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森吉德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筷子、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生问好
2、欢迎同学们到音乐城堡来做客,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转一转,好不好?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3欣赏内蒙古风光,教师介绍蒙古族,说说看完后你的感受?
欣赏乐曲
(一)初步感受乐曲
1、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首有名的内蒙古民歌《森吉德玛》,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民歌《森吉德玛》)
?? 2、你知道“森吉德玛”指的是什么吗?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森吉德玛是传说中一位聪明美丽的蒙古族姑娘的名字。相传她爱上了一位勤劳的男青年,但两人因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后来森吉德玛不辛去世,男青年十分悲痛,就吟唱《森吉德玛》一歌来纪念她。这首歌后来被音乐家贺绿汀爷爷改编为管弦乐曲《森吉德玛》,基本上保持了原来民歌的旋律特点。
4、初听乐曲
?? 大家想不想听一听管弦乐曲《森吉德玛》和民歌《森吉德玛》有什么不同?
(二)了解演奏乐器
1、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是由乐器来演奏的,你知道都有哪几种乐器来演奏呢?
2、介绍演奏乐器,并让学生说出这些乐器的分类。
3、再次聆听乐曲《森吉德玛》的第一部分,感受并能听辨出几种乐器的音色。
(三)、整体欣赏,了解乐曲的组成
1、邀请学生用“啦”演唱主题的前两个乐句。
2、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提问:刚才我们唱的乐句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乐曲的速度发生了几次变化?(板书:第一次(慢)、第二次和第三次(快))
3、慢板的音乐给你怎样的感觉,情绪是怎样的?快板的音乐给你怎样的感觉,情绪又是怎样的?(板书:慢版舒缓、安静;快板欢快、热闹)
(四)、感受速度变化的不同意境,了解速度记号
1、从刚下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把乐曲分为为了两部分,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呢?
2、看到同学们的表现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乐曲,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舞蹈《森吉德玛》。(教师表演,学生边听音乐边看舞蹈)
3、从老师的舞蹈中你感受到了乐曲每一部分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同样的旋律因为速度的变化给人的感受和所表达的意境也是不同的)
4、通过唱主题旋律的第一乐句来感受速度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
5、除了慢速和快速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速度记号?
6、请同学们用身边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感受速度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创编与表现
?(一)、分组创编
1、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举办一场蒙古族音乐会,老师想招募以下演员:歌舞组、打击乐器组,请同学们踊跃报名!
2、播放乐曲《森吉德玛》分组进行创编,每组选出组织者组织创编,教师随机指导。
(二)、音乐会开演啦
?? 1、学生听指令坐回原位准备表演!
2、播放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
四、总结下课
?? 1、今天的音乐之旅到这就结束了,我们在乐曲《森吉德玛》的伴随中游览了内蒙古大草原,感受了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并且认识了速度记号,知道了相同的旋律在不同的速度下所表达的已经是不同的,我们收获真多呀,希望下次的音乐之旅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再见。
?? 2、学生听着乐曲《森吉德玛》边用打击乐器伴奏边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