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及变化。
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元素符号的意义,从组成上辨别单质和化合物;
3、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教师复备及学生学习笔记
重难点: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灵活运用微粒的特性
会鉴别单质、化合物
教学法:知识回顾 练习巩固
导 学 过
知识梳理: 1、微粒的基本性质:
分子:如 、 等。 (1)
(2)
原子:如 、 等。 {3}
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离子:如 、 等。3、原子结构:原子由 和
构成,原子核由 和 构成
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 数一类 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1、元素只讲 不讲 ;原子
既可讲 也可讲 。2、描述物质组成用
描述分子构成用 。
元素符号:表示意义:宏观表示 , 微观表示
写法:用化合价,已知化学式也可求元素化合价。
表示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 及
微观表示物质的一个 及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求相对分子质量: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求元素质量比:如CH4中碳氢 元素的质量比为
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
如Fe2O3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二、学以致用
1.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___;(3)1个氧分子 (4)地核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5)1个硫酸分子____;(6)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是+3价______;(7)3个亚铁离子_______;(8)构成氯化钠晶体的阴离子____; (9)由氢氧根离子与钙离子构成的物质______。(10)小苏打 。
2、通过右面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从图示中你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填序号)。
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三.当堂检测
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Zn C.N2 D.CO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以分解的
下列各组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氧气、牛奶
C、焊锡、水、果汁 D、金刚石、冰水、矿泉水
新制的蒸馏水不宜养金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含有较少的 (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原子 D氢元素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还有异丙酮(C15H10O2)具有防腐功能,下列关于异丙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异丙酮共含有27个原子 B、异丙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异丙酮中含有1个氧分子
D、异丙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5:10:2
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化合物 C 都是氧化物 D 都含有氧分子
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食盐水;③水;④高锰酸钾;⑤洁净的空气;⑥液氧;⑦二氧化锰;⑧铁粉;⑨澄清石灰水;⑩碱式碳酸铜10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其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有 ;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物质为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纯净物为 。
标出下列物质划线各元素的化合价。
N2 HNO3 NH3
11、18克水中含有 克氢元素,要得到4克氢气至少需要电解 克水。
自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