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4-2-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第 课时【共 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或现象。
教学重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板书
设计
教学
环节
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
(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
教师组织激励等内容
二次备课
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又有什么变化呢?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过研究。
火柴燃烧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生锈的铁钉质量比未生锈时的质量大……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新课学习: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
硫酸铜+ 氢氧化钠→ 硫酸钠+ 氢氧化铜
CuSO4 NaOH Na2SO4 Cu(OH)2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现象:胶皮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气泡。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二氧化碳+ 水
CaCO3 HCl CaCl2 CO2 H2O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点:
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总和”二字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有的反应并未全部参加反应);
②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气体、沉淀等全部物质的质量;
③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反应”“足量反应”等表示的意义。
[讨论与思考] 1、10g水加热变成10g水蒸气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2、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3、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矛盾?
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物理变化。
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就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
如: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话,参加反应的酒精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应该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水的总质量相等,而二氧化碳和水散失在空气中,无法称得质量,所以质量减少。
而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则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当然铁锈的质量就会大于原先金属铁的质量。
作业
布置
课堂作业
课后
作业
预习任务
教后感
查阅记录
一日一练
班级 姓名 日期
1.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C.化学变化中通常还会发生颜色变化、生成沉淀、放出气体
D.只有在与外界隔绝的条件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其总质量才保持不变
2.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
A.蜡烛燃烧,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的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其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 )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
5.红磷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则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
6.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 g,完全反应后得到b g氧气和c g水,则混合物中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
A.(a+b-c)g B.(a-b-c)g C.(a+b+c)g D.(a-c)g
☆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lO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8.在A+B→C+D的反应中,5g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10gD,则B的质量是_____g。
9.在以下用碳酸钙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中: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 。
(2)锥形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
(3)图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
(4)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0.为研究化学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
4.8g
112.6g
118.4g
反应后
8.0g
112.4g
118.4g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__,实验三______。
(2)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在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由此可得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______体系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