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6 14:0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27课
2019年统编版
课程标准: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
2、理解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将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成功探索
双百方针
时间
1956年
内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地位
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957年2月27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毛泽东在深刻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它的科学价值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方向起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将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成功探索
双百方针
时间
1956年
内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地位
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面红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三面红旗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
大跃进
“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在一九五八年宣布的“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
表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各地掀起虚报高产浪潮。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
鼓足干劲加油干
坐吃山空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
放开肚皮吃饱饭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毛泽东说:“大概十年左右,我们可以在吃饭、穿衣、住房子上实现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人民公社化运动
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
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
危害:
错误实质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将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成功探索
双百方针
时间
1956年
内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地位
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面红旗
1958年
“左”倾错误
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将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成功探索
双百方针
时间
1956年
内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地位
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面红旗
1958年
“左”倾错误
八字方针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其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陈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八字方针
1962年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将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成功探索
双百方针
时间
1956年
内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地位
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面红旗
1958年
“左”倾错误
八字方针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四个现代化”
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将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成功探索
双百方针
时间
1956年
内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地位
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面红旗
1958年
“左”倾错误
八字方针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四个现代化”
1964年提出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背景
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在这些情况下,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就阐明了的一条历史规律,我们千万不要忘记。
——毛泽东在中国八届十中全会的讲话(节选)
(1962年9月27日)
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估计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机
过程
1966年
全面发动
1967年
“一月风暴”
“全面夺权”
一月风暴这一称呼出自《人民日报》社论,又被称为一月革命。由张春桥、姚文元指挥的,以夺取上海市党、政、财、文大权为开端的全面夺权风暴,并由于毛泽东的赞扬导致全国掀起了夺权之风
红卫兵认为「黑五类」分子是斗争目标
黑五类分子
地主
富农
反革命分子
坏分子
右派
在政府办公地方贴满攻击官员的大字报
列举官员的各种罪行
他曾经批评毛泽东推行大跃进过急
批斗彭德怀
绝大部分干部都被批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机
过程
1966年
全面发动
1967年
“一月风暴”
1969年
中共九大
“全面夺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机
过程
1966年
全面发动
1967年
“一月风暴”
1969年
中共九大
“全面夺权”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
1972年
周恩来主持工作,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1975年
邓小平主持工作,全面整顿文革错误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机
过程
1966年
全面发动
1967年
“一月风暴”
1969年
中共九大
“全面夺权”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
1972年
周恩来主持工作,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1975年
邓小平主持工作,全面整顿文革错误
1976年
毛泽东逝世,粉碎“四人帮”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机
过程
1966年
全面发动
1967年
“一月风暴”
1969年
中共九大
“全面夺权”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
1972年
周恩来主持工作,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1975年
邓小平主持工作,全面整顿文革错误
1976年
毛泽东逝世,粉碎“四人帮”
影响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机
过程
1966年
全面发动
1967年
“一月风暴”
1969年
中共九大
“全面夺权”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
1972年
周恩来主持工作,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1975年
邓小平主持工作,全面整顿文革错误
1976年
毛泽东逝世,粉碎“四人帮”
影响
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体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建设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经济
社会生活
外交
时代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
大庆油田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素岛
包头钢铁基地
武汉钢铁基地
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
兰新铁路
包兰铁路
十年建设成就
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
☆1964年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
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于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
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中国人吃饭靠“两平”
邓小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杂交水稻
外交关系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新局面
“新”在何处?
①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改善;
③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