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学案、视频)(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学案、视频)(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6 20:35:31

文档简介

1(共29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金戈铁马望交融
---淝水之战
胡风汉韵喜交融
---民族大交融
改革潮流促交融
---孝文帝改革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
淝水之战
淝 水
383年
前秦东晋
秦败晋胜
前秦衰败
北方混乱
以少胜多
骄傲自大
害怕畏惧
前秦87万拼凑军
军心不齐
东晋8万精兵
团结一致
战术失误
运筹帷幄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用计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金戈铁马望交融
---淝水之战
改革潮流促交融
---孝文帝改革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
你能根据刚才的文字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
地区的鲜卑族拓跋
(tuo ba )部迅速崛起,
建立北魏。439年北魏
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
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孝文帝改革
2、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1、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
假如你是孝文帝,你会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鲜卑族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课本87页
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改革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化
汉族 以农耕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魏
(鲜卑族) 以游牧为主 逐水草而居 相对落后 相对落后
1、这段视频中孝文帝( )年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
2、他迁都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影响到孝文帝迁都的决心了吗?
494
洛阳
孝文帝改革
从材料看:孝文帝为什么要将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
孝文帝改革
译文:我们国家兴起于北方,现在定都平城。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要在此地开展变法改革,一定很难。崤山、函谷关一带自古以来是帝王之地,黄河、洛阳是帝王之都,因此大举,光复中原。”
平城之弊:地理位置偏北、粮食供应困难,不利于统治中原。
洛阳之利: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利于统治中原地区。
孝文帝改革一:494年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二:实施汉化措施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说汉语
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二】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穿汉服
孝文帝改革
改鲜卑姓为汉姓
【汉化措施三】
改汉姓
孝文帝改革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独孤 刘
【孝文帝汉化措施四】
【孝文帝汉化措施五】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通汉婚
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律令
用汉制
孝文帝改革
你能说说孝文帝的改革对北魏,对民族关系有何影响呢?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孝文帝改革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在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他们一改往日不尊老,不养老的陋习,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顾。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流融汇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人们对孝文帝的功过作出了不同的评判:
1、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最终导致了鲜卑族的消亡,他是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
2、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又一次激活了华夏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你如何评价孝文帝呢?说说你的理由。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
金戈铁马望交融
---淝水之战
胡风汉韵喜交融
---民族大交融
改革潮流促交融
---孝文帝改革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生产方式的交融
北方民族大交融
边境汉人《二牛抬杠图》
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生产方式的交融
边境汉人《放牧图》
北方民族大交融
生活习俗的交融
生活习俗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交融
北方民族大交融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文化艺术的交融
北方民族大交融
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
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沿用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心理
北方民族大交融
民族关系
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生产生活
文化生活
政治制度


生产生活
统治方式
经济文化
民族心理
北方民族的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
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对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以及多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1.对改革开放
2.对民族关系
我国要顺应潮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各民族要想进步,就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识。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中华一家人
北魏统一北方
一场战争
一次改革
一次融合
淝水之战
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交融
1.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前秦首领苻坚骄傲轻敌
B.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
C.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
D.前秦士兵大约80多万,人数众多

2.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孝文帝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

谢谢指导!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学习难点】
理解民族大交融的方式和意义。

一:知识管理
1、金戈铁马望交融——淝水之战
背景: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________形成对峙的局面。
经过:
地点
时间
战争双方
结果 ______败______胜
特点
影响 ________瓦解,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改革潮流促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________族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________年,北魏统一________,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措施:
措施一 _____年,迁都________
措施二 实施汉化措施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________
以________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________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________
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律令
影响:促进了________,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胡风汉韵喜交融——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生产方式 互相学习_____业生产经验和______业经验。
生活方式 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北方民族的________、服装、________等。
文化生活 ________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政治制度 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________制度。
民族关系 民族隔阂趋于________,民族关系趋于________。
民族心理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________与________逐渐减少。
历史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________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北魏的统治。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先后统一过北方。
3.从经济的角度看,孝文帝的改革是少数民族从游牧向定居农业转变的过程;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看,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二: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人们对孝文帝的功过作出了不同的评判:
1、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最终导致了鲜卑族的消亡,是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
2、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又一次激活了华夏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你如何评价孝文帝呢?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三:孝文帝改革对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以及多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对改革开放



2.对民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前秦首领苻坚骄傲轻敌 B.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
C.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 D.前秦士兵大约80多万,人数众多
2.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
A.孝文帝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
3.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下列成果中属于魏晋时期民族融合成果的是(  )
①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喜爱
②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③“胡”“汉”思想感情难以沟通
④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