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观察、描述海水运动方向,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2.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海水运动的分布规律。【区域认知】
3.能够运用海水运动规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4.海水运动对海洋污染产生的影响,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知识清单一 海浪
1.海水最基本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2.海浪
(1)定义和要素:海里的波浪。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描述海浪。
(2)成因
①由风力形成。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②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③强风作用形成风暴潮。
(3)影响:塑造海岸地貌。
知识清单二 潮汐
1.定义: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2.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3.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称为汐。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
4.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
[微思考]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为什么这个时间钱塘潮潮涌最大?
提示 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知识清单三 洋流
1.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3.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
(2)影响海洋航行。
(3)影响海洋污染。
[拓展延伸]
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秘鲁地处南半球大陆西岸,盛行东南信风(离岸风),不断吹拂表层海水流向西北,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营养盐类上泛,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的密度流
直布罗陀海峡西侧的大西洋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高,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
任务清单一 海浪和潮汐
情境探究
[情境]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同时也是最壮观的海潮。当发生潮汛时潮涌激起数米,惊涛骇浪的壮观场面令人为之动魄。下图所示钱塘潮与杭州湾位置图。请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结合杭州湾的形状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示 钱塘江口(杭州湾)形状似喇叭形,外宽内窄,潮水易进难退,潮水随着江口变窄,水位迅速上升;前浪还未均匀上升,后浪再推前浪,使得一浪比一浪高。
素养凝练
1.海浪的分类和影响
(1)分类
(2)影响
①影响海上航行,甚至掀翻船只。
②摧毁海上和海岸的建筑物。
③影响海上石油平台、港口航道及海堤建设。
④引起海岸侵蚀和堆积。
2.潮汐变化
日变化:一天中通常有两次涨落现象。
素养应用
例1:(综合思维)
海啸和风暴潮的波长和传播速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 海啸的波长长达几百千米,而风暴潮的波长不到1千米。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风暴潮传播速度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任务清单二 洋流
情境探究
[情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控制地中海,英国占领直布罗陀海峡,德军潜艇关闭发动机,利用密度流浮在表层或降到底层随洋流进出直布罗陀海峡,发动机没有噪声很难被英军发现。
[探究] 德军潜艇进入大西洋时,应该是深潜还是浮潜?为什么?
提示 深潜。直布罗陀海峡西侧的大西洋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高,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
素养凝练
1.对气候的影响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1)渔场形成条件分析
(2)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原因:①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在此聚集,鱼种类繁多;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③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
(3)上升流海区易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
→→→→→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航速和安全两方面,具体如下表所示:
主要影响
原因
影响航速
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速,节省时间;逆洋流航行则相反
影响安全
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阻碍航行;来自极地地区的寒流携带冰山漂向较低纬度海区,威胁航海安全
4.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环境既会产生有利影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
不利影响:扩大了污染范围。
素养应用
例2:(人地协调观)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陆”。这个“垃圾大板块”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
你知道“垃圾大板块”是怎样形成的吗?
提示 主要受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作用而形成。
课堂小结
核心要点
1.说明海水运动的形式有哪些。
2.了解海浪的主要成因和影响。
3.说明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4.分析潮汐的影响。
5.说明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6.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堂学业达标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HT]据此完成1~?2题?。
1. “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垃圾洲”是由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因此不可能来自大气沉降和海底上泛,而河流和海洋运输中产生的这类垃圾会在海洋中聚集,从而形成“垃圾洲”。第2题,甲地漂浮物会随着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漂向东北方向。
答案 1.C 2.C
下图中a、b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图,完成3~4题。
3. M地沿海海域因( )
A.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4. M处的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主要是( )
A.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B.受西风的影响
C.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D.受海洋的影响
解析 第3题,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山脉走向可推知,M位于秘鲁沿海,a为秘鲁寒流,为上升流,在其作用下,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第4题,M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秘鲁寒流减湿作用影响,使该处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
答案 3.A 4.C
5.读某大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环流位于? (南或北)半球。
(2)图中A、B、C、D洋流中,由盛行风作用形成的是? ,属于暖流的是 。
(3)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请在图中用“★”标出世界著名渔场的位置,并解释其成因。
(4)若B附近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洋流对其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解析 第(1)题,据图中回归线可知,图示环流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其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故应位于南半球。第(2)题,A、B、C、D四支洋流中,B、D分别主要由东北信风和盛行西风吹拂形成;按寒暖流性质分,B、C为暖流,A、D为寒流。第(3)题,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形成的著名渔场是秘鲁渔场,其成因主要是秘鲁寒流为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导致鱼类资源丰富。第(4)题,洋流对海洋污染一方面加快了净化速度,另一方面又扩大了污染范围。
答案 (1)南
(2)B、D B、C
(3)渔场位置如下图。
成因: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鱼类资源丰富。
(4)加快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课后素养提升
合格考——大显身手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HT]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解析 第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②、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全年高于0`℃,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是③地。第2题,考查洋流分布及读图判断能力。由图可知,甲、乙之间航线与北大西洋暖流分布基本一致,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流,由甲到乙顺流省时,由乙到甲逆流耗时。
答案 1.C 2.B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区域( )
A.位于我国渤海和黄海沿岸
B.波浪能密度北部小于南部
C.海域的水深北部大于南部
D.海岸线平直处波浪能集中
4.关于波浪能( )
A.波浪能不可再生,是新兴清洁能源
B.波浪能较稳定,已被广泛开发利用
C.北半球比南半球洋面广,能量更大
D.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波浪能较大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等值线的特点可知,北部波浪能密度小于南部。第4题,波浪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是很不稳定。南半球比北半球能量更大。
答案 3.B 4.D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称为黄海冷水团。读图回答5~7题。
5.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潮汐 D.海浪
解析 第5题,读图即可知,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是冬季。第6题,温跃层指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黄海底部因有黄海冷水团故而水温明显低于表层。从图看,夏季上层水温大于下层水温且差值最大,故选B。第7题,由图看出,黄海表层水温夏季高,冬季低,这是因为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冬季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答案 5.D 6.B 7.A
结合下图,回答8~9题。
8.流经甲处的洋流( )
A.是暖流,向南流
B.是寒流,向南流
C.是暖流,降温减湿
D.是寒流,增温增湿
9.上述洋流( )
A.能使轮船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沿岸地区污染加重
C.有可能使沿岸地区的能见度变差
D.规模较小,对沿岸无影响
解析 由洋流的运动方向知甲处为寒流,寒流会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地区多雾,因而可能会使沿岸地区的能见度变差。
答案 8.B 9.C
洋流会影响沿岸的地理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航海,会扩大海洋污染和加速海水净化。读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洋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此处海域温度较高
B.亚马孙河水的作用
C.南、北赤道暖流的汇合
D.海水密度不同
解析 第10题,读图,根据海陆位置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①②。①处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②处是上升流形成的渔场。③、④处是单一暖流影响,没有形成世界大渔场。第11题,读图,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洋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南、北赤道暖流的汇合。与该地海域温度无关。与亚马孙河水的作用无关。海水密度不同不是影响洋流规模的主要因素。
答案 10.A 11.C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含1道附加题,共56分)
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为什么?请按表格要求回答。
冬季有利于海运的自然环境特点
对海运公司的好处
①
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和风对航海的影响。主要从省时省力和航行安全角度进行分析。冬季我国东部盛行偏北风,从宁波-舟山港出发到东海、南海,基本顺风顺水,省时省力节约能源;印度洋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省时省力节约能源;此时为冬季,沿线的台风较少,因此途中气象灾害较少,运行安全。
答案
自然环境特点
好处
①
盛行偏北风、洋流向西流
节约能源(节省运输时间)
②
海上台风(飓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少
航行更加安全
13.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18分)
(1)描述“大范围渔场”分布特点。(4分)
(2)图中A处的北海道渔场和B处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它们形成原因的差异。(7分)
(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7分)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沿海地区,其中北太平洋渔场面积最为广阔。第(2)题,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作用形成的;秘鲁渔场是由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第(3)题,导致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的原因包括自然方面和人为方面。解决措施可从加强管理、防治污染和控制人口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2)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秘鲁渔场是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水域污染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答对2点即可)
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水体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等级考——小试牛刀
14.(附加题)根据下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表示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6分)
(2)航海家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第一次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第二次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4分)
(3)1978年3月,一艘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带来什么影响?(4分)
(4)著名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首航并未进入北极海区,却与冰山相撞而沉没。导致该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6分)
解析 第(1)题,该渔场是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鱼类种类丰富,形成世界性大渔场。第(2)题,当时是帆船时代,要借助洋流、风力航行。第一次走的A路线,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逆风逆水,航行速度慢,花费时间较长。第二次走的B路线,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风、顺水,航行速度快,花费时间较短。第(3)题,洋流会将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第(4)题,纽芬兰岛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寒流携带高纬度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到达事故海域。
答案 (1)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2)A路线逆流,B路线顺流。(第一次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第二次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花费时间较短。)
(3)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4)(拉布拉多)寒流携带高纬度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
课件27张PPT。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海浪知识清单一 海浪
1.海水最基本运动形式: 、潮汐、洋流。
2.海浪
(1)定义和要素:海里的波浪。人们通常用 、波谷、 、波长等要素描述海浪。
(2)成因
①由风力形成。 浪高越高,能量越 。波峰波高大 ②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 。
③强风作用形成 。
(3)影响:塑造 地貌。海啸风暴潮海岸知识清单二 潮汐
1.定义:海水的一种周期性 现象。
2.成因:与 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3.规律:一天 次海水涨落。 的海水涨落称为潮, 的称为汐。农历每月的 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
4.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涨落月球和太阳两白天夜晚初一和十五[微思考]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为什么这个时间钱塘潮潮涌最大?
提示 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知识清单三 洋流
1.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 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1)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2)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3.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 的分布。
(2)影响海洋 。
(3)影响海洋 。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沿着一定方向暖流寒流航行污染[拓展延伸]
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秘鲁地处南半球大陆西岸,盛行东南信风(离岸风),不断吹拂表层海水流向西北,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营养盐类上泛,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的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西侧的大西洋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高,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任务清单一 海浪和潮汐
情境探究
[情境]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同时也是最壮观的海潮。当发生潮汛时潮涌激起数米,惊涛骇浪的壮观场面令人为之动魄。下图所示钱塘潮与杭州湾位置图。请小组合作探究:[探究]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结合杭州湾的形状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示 钱塘江口(杭州湾)形状似喇叭形,外宽内窄,潮水易进难退,潮水随着江口变窄,水位迅速上升;前浪还未均匀上升,后浪再推前浪,使得一浪比一浪高。素养凝练
1.海浪的分类和影响(2)影响
①影响海上航行,甚至掀翻船只。
②摧毁海上和海岸的建筑物。
③影响海上石油平台、港口航道及海堤建设。
④引起海岸侵蚀和堆积。2.潮汐变化
日变化:一天中通常有两次涨落现象。素养应用
例1:(综合思维)
海啸和风暴潮的波长和传播速度有什么不同?提示 海啸的波长长达几百千米,而风暴潮的波长不到1千米。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风暴潮传播速度比起海啸要慢得多。任务清单二 洋流
情境探究
[情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控制地中海,英国占领直布罗陀海峡,德军潜艇关闭发动机,利用密度流浮在表层或降到底层随洋流进出直布罗陀海峡,发动机没有噪声很难被英军发现。[探究] 德军潜艇进入大西洋时,应该是深潜还是浮潜?为什么?
提示 深潜。直布罗陀海峡西侧的大西洋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高,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 素养凝练
1.对气候的影响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1)渔场形成条件分析(2)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原因:①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在此聚集,鱼种类繁多;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③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
(3)上升流海区易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航速和安全两方面,具体如下表所示:4.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环境既会产生有利影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
不利影响:扩大了污染范围。素养应用
例2:(人地协调观)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陆”。这个“垃圾大板块”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你知道“垃圾大板块”是怎样形成的吗?
提示 主要受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作用而形成。课堂小结核心要点
1.说明海水运动的形式有哪些。
2.了解海浪的主要成因和影响。
3.说明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4.分析潮汐的影响。
5.说明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6.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