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空间表达
学科年级:
初中美术八年级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生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素描等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在叙事、说明交流以及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视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失美术学科特征。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设计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实例,认真学习手绘线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认识。
难点: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图中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上期我们已经对手绘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初二学生更加散瘀李云线条表达物象,但是三个维度表达仍然有一定难度,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1.???? 新课导入:
(1).对“物象多视角” 的理解。
实物举例:
教师拿一水壶,将它的前面、侧面、背面(顶面)多角度让学生观察,看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特征。让学生说出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将物体的各个角度勾画出来。
共同探讨:
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举例:A:你很熟悉你的同学、老师,他们的正脸你认识,看到侧脸时你也不会认错,他们的背面你也能认出来。为什么?因为你对他们的理解是记住了他们的基本特征。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物象,才能更深刻的感受物象。这在今后的设计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B:当你购买一件物品时,一定会从各个角度对物品的外观进行反复观察比较。这是在你的大脑里就有了初步印象。
C: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a: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使你看到了你正面的发型,理完时,理发师会那镜子放在你的头后,让你看看后面和侧面的发型。
b:汽车广告图片会向你展示多视角的外观效果。
c:旅游时,导游图上印出旅游景点的图像与旅游方位,是你记住了经典的特征,并且能很快找到。
d:在其他学科,如几何、物理、生物等教材中有很多物体多视角的示意图。
凡此种种,说明物象多视角的表达与我们的生活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形态结构,可以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2)物象的多视角的表达方法:
物象的结构关系进行表达,一般三个角度即可,如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也称为“三视图”。举例:产品说明图、家具制作图等。
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视图,将物体的形状进行展示。
举例:园林规划图、家居布置图、校园布置图等
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视角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
分析课本上的范例,理解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
2.???? 学生练习
(1) 画出学校的示意图。实地考察校园,画出主楼的平视图和校园的平面图。
(2) 画出你熟悉的人物的正面、侧面和背面的头像和发型。
(3) 设计一个课桌或写字台,画出课桌的示意图表达前面、后面与侧面的造型,说明自己的设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拿一水壶,将它的前面、侧面、背面(顶面)多角度让学生观察
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理解什么是物象多视角表达
讲解物象的结构关系进行表达,一般三个角度即可,如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也称为“三视图”。举例:产品说明图、家具制作图等。
(1) 画出学校的示意图。实地考察校园,画出主楼的平视图和校园的平面图。
(2) 画出你熟悉的人物的正面、侧面和背面的头像和发型。
(3) 设计一个课桌或写字台,画出课桌的示意图表达前面、后面与侧面的造型,说明自己的设计。
练习并巩固绘画技巧及进一步理解我想多视角表达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把同一题材的多视角表达作业放在一起,分析图画是否说明了物体的形象、结构与方位,通过观察图画是否认识了物体的整体形象,讨论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
(2)将学生的设计创意进行展示。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
手绘线条图像
1,欣赏
2,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