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八上美 3用装饰色彩来表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八上美 3用装饰色彩来表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16 14:3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装饰色彩来表达》教学设计
课题:用装饰色彩来表达
教材:本课选自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第三课
教 学 分 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阶段美术课程中的色彩基础知识课,属于造型表达领域。主要介绍装饰色彩及其特点。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后形成的色彩,比线条和图形更容易影响观者的情感,在装饰艺术领域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认知装饰色彩通常具有高纯度、强对比、象征性强和夸张的特点,给人简洁、明快、强烈的感受。了解与装饰色彩相辅相成的装饰性造型手法具有单纯、平面、意象、夸张的特点。学习运用装饰色彩的表现方法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可以装点自己的生活。
【理论依据】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
教材处理
根据课程标准对于信息能力的阐述,将本课课程内容加以整合,采用把传统的绘画课与电脑设计课相结合,采用分层次多任务型、多方式、多渠道的处理方法,来为学会运用装饰色彩最终目的服务,来解决装饰色彩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美术素质一般,大部分学生美术功底薄弱,缺少探索性及创新意识。特别是自主创作的课程类能真正参与进来的不多。针对实际情况,我辅助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辅助教具来进行现成图片填色,避免了学生绘画能力差的问题,同时也符合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课程的目标。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语言,选择恰当的水彩笔、彩铅等工具,以绘画的形式,探索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室环境。把学生分组,这样做学生能够自主也能够相互帮助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装饰色彩。
2. 掌握设计装饰色彩的基本原理。
3. 通过绘制装饰图案,学会装点生活环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装饰色彩作品的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练习,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装饰色彩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受装饰色彩的艺术魅力。
3. 了解装饰色彩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热爱的情感。
(四)文化意识目标
1. 掌握电脑知识,把握时代脉搏。
2. 了解打印机,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教学重点:
1. 了解装饰画在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点。
2. 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能有创意地运用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
难点突破 : 
运用打印机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绘制图案, 让学生自己转向设计的训练, 以突出重点,并使难点得以突破。
教具准备:
图案、各种勾线笔和彩笔、课件、范例。
教学方法:
根据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当前教学、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为达到上述目标,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促使学生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资源完成任务;开展自主性学习的互助活动,使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采取“P-T-P”自主学习立体模式(Pre-task---Task-cycle---Post-task).。
2.多媒体教学法
常规的教学方法对于本课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都不会积极参与进来。只是利用常规的教学方法用语言进行描述,而无法直观地展示出来。因此本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利用多媒体添加了关于色彩方面的元素。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常规的教学方法则无法达到这一效果。
【理论依据】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说明]
授课:①利用多组图片展示,帮助学生迅速理装饰色彩的设计要素,有助于学生直观的发现装饰色彩的基础要素,并掌握基本的设计构思;
②使用连线小游戏现场分类,让学生初步掌握运装饰色彩的要素进行设计,达到玩中学习美术和发现美术奥秘的目的;
③利用打印机提前为学生设计图案,使学生能够站到统一的起跑线上展示自己。
总结: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小小设计师”们的“装饰色彩”作品。做到课上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效果。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进行了德育渗透。
结束:为学生展示装饰色彩的应用图片,供学生进一步的巩固知识。
教 学 设 计
教学结构图:
教学环节:
STEP (一):[创设情境,导入装饰色彩]
1.课前温习色彩的基础知识:三原色、三间色、复色、对比色等
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会运用装饰色彩来绘制一幅作品。
2.对比图片
展示两幅图片,油画的马与装饰画的马,结合书上12页上方的文字,让学生总结什么是装饰色彩。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的目的以兴趣做先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被动的学习转变成学生主动的要学,从而让学生带领自己走进下一个授课环节。
STEP (二): [探究归纳,认识装饰色彩]
根据刚才提供的两幅图片,和大家一起做一个连线小游戏,让学生明确装饰画的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本节课的总任务,同时为完成任务扫清认知障碍,通过击活已有信息,使学生具备摄入新信息的心理定势。同时,通过对比图片,能够更加明确的掌握这节课的重点装饰画的特点。
[信息技术整合点设计意图: 图片的有效对比,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装饰色彩的魅力所在,并引导学生将装饰色彩生活化。]
STEP (三): [设计新知,分析装饰色彩]
刚才大家共同定义了装饰画,强调夸张和对比,这里的对比大家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对比有很多的种类
色相的对比
明度的对比
纯度的对比
冷暖的对比
结合《莲花飞天藻井图》分析一下特点
藻井是我国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一种独特做法,莲花藻井图属于覆斗形顶,莲花飞天与井心,中心画莲花,莲花呈五色转轮,四神持花飞天,在蓝天中乘流动彩云,环绕莲花飞旋。边饰卷草、方格、联珠纹样及垂角幔帷,以深、浅红色为主,配以白、黄、赭石等,色彩热烈,变化丰富,藻井外周又画伎乐十二身,环绕飞行,使井心图案更显生动。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里的主要色块是什么?
学生总结通过降低纯度达到画面和谐统一。
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对比色画面协调统一呢?
降低一方的纯度、加同一种颜色、用中间色间隔、加大一方的面积。
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用对比色,喜欢用邻近色或者同类色画装饰画,可以吗?
装饰色在应用中要有主次,一般有1、2个主导色占大面积,使画面统一,
其余颜色要相对少一些。
师生共识:装饰色彩基本规律、装饰色彩的表达方法、装饰色彩的协调方
法等。
设计意图:这是任务阶段,在对信息资料进行分类、理解和重组的过程中,提高其逻辑智能、审美智能。语言技能则在师生、生生的语言交流过程得以提高。运用新知识和旧知识对比,能让学生更好的加深印象。
[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设计意图: 通过运用课件的展示与讲解,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装饰色彩的印象,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明白装饰色彩的运用方面的技巧并学会在生活中应用。]
STEP(四): [添枝加叶,美化装饰色彩]
在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装饰色彩及装饰色彩的使用技巧后,让学生在已经打印好的图案上进行添加颜色的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涂色训练,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自由思维能力, 从而使得综合技能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通对色彩讨论,教师辅助学生完成任务阶段。进一步应用现代化办公设备,提前打印好图案让学生进行练习训练,更好的提高个人素能。
[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设计意图: 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都能够为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美术的趣味性。特别的针对一些不善于动手绘画的学生,提供了和其他学生一样的练习机会,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节省实际操作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改变教学方式后的比较:
1、对比传统教学,此举更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2、对比传统教学,此举增加了学科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喜爱之情
3、对比传统教学,此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的降低了课堂上的干座率
STEP (五): [你争我夺,展示装饰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并做最后总结……为班级评选出优秀的装饰画大奖。并初步拟订回家后的装饰图案绘制,让学生能够加深对装饰色彩的认识,更好的理解学有所有。
设计意图: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本节课的任务后教学评价阶段,通过作业对学生的智能状况作以恰当的评价。
[信息技术整合点设计意图: 利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展示作品找到自信,更好的得到全方面的提高。]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1.即时性评价
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作出简短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
通过同伴的观察,对小组成员的设计及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语言性综合评价。
3.终结性评价
设计总结是一种测试型的评价, 即一种终结性的评价。
课程标准强调激励、反馈与调整。通过有效评价,使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评价也能使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调整。
教学反思:
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在教美化面具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但这节课也有我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说在学生总结特点的环节,因为学生得水平有限,效果不是很明显,学生多数只用鲜艳、漂亮等词,并不能说明问题;还有在学生分析色彩的同时,有点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发挥想象,效果会更突出,教育是一种缺憾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多尝试多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为我终身热爱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