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政权名称
建国时间
创建者
定都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
(pī)
1.哪次战争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哪次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夷洲是现在什么地方?
台湾
学前反馈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学习目标
1.知道西晋建立与统一的基本史实,了解西晋的腐朽
统治与灭亡;
2.了解“八王之乱”的背景、概况及影响;
3.掌握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时间、民族代表及分布,
了解十六国出现及前秦改革的相关史实;
4.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过程即民族交融的过程。
1.西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2.西晋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
3.哪一事件之后西晋从此衰落?
4.魏晋时期哪五大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5.4世纪后期哪一个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预习自学
1.预习78页回答: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西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西晋的政治统治有什么特点?
预习检测
一、西晋的建立
思考
最强:魏 最弱:蜀
大臣司马懿
1.“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
哪一国实力最弱?
2.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
魏
吴
魏
263年
266年
280年
完成统一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西晋建立,定都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结束)
一、西晋的建立
2.阅读79页回答:八王之乱的背景、含义、影响?
预习检测
1.背景
二、八王之乱
二、八王之乱
2.影响:
西晋从此衰落;
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
八王之乱的发生与西晋实行分封制是有关系的。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益强大。
3.预习80—81页回答: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时间、内迁的民族及路线?什么时候、谁统一了黄河流域?政策有哪些?
预习检测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
羯、氐、羌
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内迁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民族交融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前秦的统治: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时期,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想一想: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在一定条件下,受封诸王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分裂,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的统治。
西周、东周、汉朝都实行过分封制。
思考: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宗同族说明了什么???
(1)为了证明自己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兼容性特点。说明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一、西晋的建立
1.建立: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
2.统一时间: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二、八王之乱
影响:西晋衰落;
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