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音 八上 1.2.3东方之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初音 八上 1.2.3东方之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16 14: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及聆听《东方之珠》,能通过对节奏、旋律等的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特点(三连音、弱起);初步了解本首歌曲的曲式结构。
2、通过伴唱、思考、讨论、创编的过程,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3、能够理解体会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将音乐、图片、文字、朗诵结合起来导入课题,运用伴奏,伴唱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接受音乐的美感与音乐知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及聆听《东方之珠》,能通过对节奏、旋律等的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特点(三连音、弱起);初步了解本首歌曲的曲式结构。
难点:突出本单元 “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
四、教学过程
活动1:激情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用心感受一段音画诗尚。
生:观看配乐、图、文诗朗诵。
师:刚才在欣赏时这位同学开始紧皱眉头后来微微一笑,请你说说你的表情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答)
师:谢谢你跟我们分享了你的感受,你的分享让我们身临其境,深深的感受到了香港渊源的历史,它是我们祖国美丽的 “ 东方之珠 ” 。(出示黑板的课题《东方之珠》)
活动2:三连音的呼唤
师:香港曾经豺狼当道、列强横行,被迫与祖国母亲分离的太久,1997年7月1日,这个世界瞩目的时刻,香港回到母亲的怀抱,呼喊着:“母亲啊,我要回来,母亲”。(PPT三个字“母亲啊”)
师: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他不停的呼唤“母亲啊母亲啊”(PPT出示),孩子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他又呼唤着“母亲啊 母亲啊”。孩子的两种呼唤方式“母亲啊母亲啊” “母亲啊 母亲啊”,哪一种更能表达出对母亲的爱的呼唤呢?
生:(答)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用“母亲啊 母亲啊”的三连音呼唤方式来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手势预备起)
生:母亲啊 母亲啊
师:调动情绪(煽情的示范)
生:母亲啊 母亲啊
师:啊!你终于回来了!(接着播放歌曲)
生:随老师的指挥感受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运用。
活动3:弱起的诉说
师:香港已经跟祖国母亲团聚,一百多年没见,他们互说往事,有两种诉说语气,请对比聆听,哪一种诉说方式更能表达思念呢?
师:弹奏两条旋律(弱起和强起)
生:(答)
师:第一种(PPT出示弱起乐句)诉说方式运用的是弱起音乐小节,弱起音乐小节比较委婉,能表达出思念和爱,在全曲多次出现,好比湛蓝的大海围绕着香港,海水缓缓地流动,碰到礁石,就会拍打出浪花,四溅的浪花缓缓地落下再次向远方流去,请听弱起音乐小节在《东方之珠》这首歌中出现了多少次?(播放音乐,师哼唱)
生:(答)
师:其实啊这首歌曲的每一个乐句都运用了弱起音乐小节。
师:我们一起用手势这种无声的语言来表现母子重逢的场景(自然的带入哼唱)。
活动4:情感的升华
师:在刚才的情景表演时,老师情不自禁的参与了歌唱,我用了闭口的“en”唱和开口的“a”唱,我再次表演唱,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两种歌唱情绪上的区别。(首先用“en”,再用“a”唱第一乐句)
(钢琴伴奏第一句,学生演唱感受)
师:“en” “a”的唱法哪一种较为委婉好一种较为激昂?
生:(答)
师:那就请你们选取不同的歌唱方式跟唱歌曲。
(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师:有没有哪位大胆的同学来展示展示?(扫视全班)那就请XXX同学来试试!
师生:配合弹唱
师:XXX同学先用闭口“en”唱至“变幻的诺言”,后部分都是用的开口“a”唱完,也就是说XXX同学将整首歌曲分为不同情绪的两部分,即A段和B段。
(出示黑板上的图示)
A段婉转,B段激昂,让我们用激进的情绪完整的伴唱歌曲,演唱状态,准备
(教师伴奏,学生伴唱)
活动5:重复变化
师:我们一起再哼一遍A段,找一找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答)
师:有重复,但是完全重复吗?请听(教师示范)
(出示幻灯片)
这就叫“重复变化”
孩子说完母亲说,母亲说完孩子说,母亲表达了对孩子的爱,孩子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所以乐曲产生了重复变化。
让我们再一次哼鸣A段,把重复变化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
(教师伴奏学生伴唱)
B段也运用了重复变化的表现手法,我们同样哼鸣B段,表现重复变化。
(教师伴奏,学生哼鸣)
活动6:合唱
师:整首歌曲在节奏、旋律等方面充分的表达出了对孩子的爱,为了让歌曲情感表现的更加浓烈,还用了合唱的方式进一步营造氛围,表现出母子情深的切切之情。请听《东方之珠》的合唱版,找一找二声部出现在什么地方?
(播放二声部合唱)
生:(答)
活动7 :二度创作
师:这首歌曲他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被广泛传唱,很多人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对他进行了二度创作,表达出了不同的个人情感,比如:黑鸭子组合的三人合场,群星的大合唱等,请你根据你的理解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领我们来到现场版的《东方之珠》。
活动8: 小结
师:多少人用“浓的化不开的乡愁”,呼唤着亲人和故乡。而著名的音乐人罗大佑用这首情真意切的《东方之珠》表达了人民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爱国之情。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经沧桑,香港好不容易顺利的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期望就在你们身上,为了祖国统一,为了民族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会更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