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复习课
知 识 网 络
考 纲 要 求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了解起电原因,了解电荷相互作用。
2.了解通路断路和短路 ,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电流,会看、会画简单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5.会使用电流表,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6.了解导体、绝缘体。
知 识 巩 固
一、电荷
1.物体具有吸引________的性质,就说这个物体带了____,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_______。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叫_________和_________;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电,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电。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
二、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是__________的物体;绝缘体是___________的物体;需要注意的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轻小物体
电荷
验电器
正电荷
负电荷
正
负
排斥
吸引
善于导电
不善于导电
知 识 巩 固
2.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为________,如硅、锗等。半导体二极管具有__________性,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三、电流和电路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以电池作电源的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_____极出来,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______极。
2.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最基本的完整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半导体
单向导电
电流
正
负
有电源
电路闭合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知 识 巩 固
4.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接通的电路叫做_______;断开的电路叫_______;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两极上,这种情况叫_______,这是不允许出现的。(串联电路中还有局部短路的情况,即某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电流不经过该用电器。)
5.写出下列元件的符号:电灯______,电池______,电动机_______,开关_______。
四、串联和并联
1.把元件逐个首尾连接起来的叫做_______;把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再接到电路中的叫做_______。
通路
断路
短路
串联
并联
知 识 巩 固
2.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流向负极的过程中只有_____路径;而并联电路的电流路径有______,各支路_______影响。
五、电流的强弱
1.电流是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___表示;电流的国际主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和________;1mA=______A,1μA=_______A。
2.电流的大小常用________来测量,在电路中的符号是_____。
3.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__联;
一条
多条
互不
电流强弱
I
安培
A
安培
毫安
10-3
10-6
电流表
串
知 识 巩 固
(2)电流要从__________流进电流表,从__________流出电流表;
(3)选择合适的量程,在不知道电流大小时,可用_________法来选择量程;
(4)绝对不允许直接将电流表连接在______的两极上,否则会造成_________。
六、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______,写成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写成公式_____________。
正接线柱
负接线柱
试触
电源
短路
相等
I1=I2=I3
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考 点 精 练
考点1:摩擦起电现象
【例题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解析】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是由于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这只是电子的从新分配,没有创造电荷;电子的可移动也只说明了原子是可分为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并不能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答案】A
考 点 精 练
【变式拓展】
1.如图15-1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2. 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_________,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质。
B
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
考 点 精 练
考点2:电流表的使用
【例题2】在用如图15-2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明把电流表分别放在A点和B点,闭合开关,发现电流指向如图5-1乙和丙,于是他立即断开开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别是____和_____;排除故障后,发现两表的指向如图15-2丁,这时电流表读数为____。
【解析】从乙图看出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了该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丙图偏转到了最右边,说明所选的量程不够大,应选择“0~3A”量程。丁图读数时要先看清楚所选的量程再读数。
【答案】乙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丙表所选的量程太小 1.5A
考 点 精 练
【变式拓展】
3. 如图15-3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仪表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得到的三条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一个电流表
电流表选择的量程是0—3A
电流表的示数是1.5A
考 点 精 练
【变式拓展】
4.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15-4甲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为_________A。
0.44
考 点 精 练
考点3:识别串、并联电路
【答案】C
【例题3】如图15-5所示电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当断开Sl、S2,闭合S3时,
R1与R2为串联
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
R1与R2为并联
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
R1与R2为串联
D.只要同时闭合Sl、S3,
就会出现短路现象
【解析】当断开Sl、S2,闭合S3时,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通过电阻R1与R2,最后回到电源负极,可见电阻R1与R2串联,所以A正确;当断开S3,闭合S1、S2时,电流从正极出发,分别通过电阻R1与R2,可见R1与R2为并联,所以B正确;当断开S1,闭合S2、S3时,电阻R2短路,电流只流过电阻R1,所以C错误;只要同时闭合Sl、S3,电流从正极出发,先后经过开关Sl、S3,最终回到负极,造成电源短路,所以D正确。
考 点 精 练
【变式拓展】
5.汽车在转弯前,要打开转向灯,司机需拨动一下方向盘旁的一根杆,这根杆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位于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但前转向灯坏了时后转向灯还能亮,则位于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_。
6. 在图15-6甲的四幅电路图中,与图15-6乙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 )
开关
并联
考 点 精 练
考点4:识别串、并联电路
【例题4】当自动电压力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压强过大时开关K 过压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K过热自动断开。图15-7 表示K 过压、K 过热和锅内发热器
的连接,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从题中要求可知,开关K 过压和K过热,两个开关其中一个断开,都能使电路断开,所以两个开关是串联的。所以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考 点 精 练
【变式拓展】
7. 小宁用四盏灯、两个开关,设计了教室的照明电路,要求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图15-8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考 点 精 练
【变式拓展】
8. 如图15-9是一个简易“表决器”,“赞成”时,绿灯亮;“反对”时,红灯亮;“弃权”时,绿灯、红灯均不亮,甲、乙是两个与绿灯、红灯相对应的按钮开关,表决时,按下哪个按钮,对应的灯就亮;不按时,两灯均不亮,请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