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音 八上 4.2.1沃尔塔瓦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初音 八上 4.2.1沃尔塔瓦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16 14:0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沃尔塔瓦河》
年级:八年级
教材分析:
《沃尔塔瓦河》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四乐章“音诗音画”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这部交响诗套曲创作于 1874 年 9 月。当时,可怕的耳聋病魔正在残酷地折磨着作曲家。但斯美塔那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完了这部巨作。这部巨作由六个乐章组成。其中的每个乐章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标题交响诗来演奏,但也可以六个乐章连接成整体顺序演奏。沃尔塔瓦河是纵贯捷克南北的一条最大河流。捷克人民把它视为民族的摇篮。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通过描绘沃尔塔瓦河两岸美丽的景色以及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来表现作者对人民、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的。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对《沃尔塔瓦河》各个音乐标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交响诗。考虑到部分学生对交响诗不感兴趣,因此本课通过通过聆听、模唱、身体律动和对比方法,营造师生共同参与互动活动,逐步引导能够记住乐曲中主要的音乐主题及其表现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方面的作用,发展学生欣赏交响音乐的思维能力,使其感受交响诗的魅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沃尔塔瓦河》作品欣赏,让学生能够对交响诗之类的音乐感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身体律动和对比方法,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
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掌握有关交响诗的音乐知识,知道捷克名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带着音乐的感觉主动参与各项体验活动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知道中国的母亲河是哪条河么?(黄河)。我们看到图片上的这条河流也是一条母亲河。我们看到中间的这个城市——布拉格,你们知道它是哪个地方的首都吗?(捷克)。那么今天就让这条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带领着我们,去欣赏一下捷克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二、作品分析:
(1)????引子:沃尔塔瓦河的源头
教师:首先,我们来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去看一下。一条宽阔的河流一般是有什么组成的呢?音乐会怎样表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呢?是由各种片流汇聚而成的,那么我们这条沃尔塔瓦河的源头会是怎样的呢?
提问:仔细聆听,你听到了那些乐器?该段的节奏特点?
出示谱例:Q节奏:音符多么?师范唱。学生尝试演唱。节奏密集紧凑,速度快。
力度:轻快的。师可做对比。 看来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水流是密集紧凑有很轻快的。我们把这样的水流叫做什么呢?——小溪。有几条小溪呢?他们的性格有何不同么?长笛—欢快的小溪 单簧管—柔和的小溪,
(2)????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教师:我们继续往北走,这两条小溪欢快的奔流在各自的河道里,然后?
提问:新加入了什么乐器?(从音量、力度着手)
弦乐,这时候还有小溪的影子吗?说明两条小溪?汇聚在了一起。那么音乐是怎么呈现汇聚后的沃尔塔瓦河呢?为我们看看谱例。这次的音符跟还多么?让我们对比一下两个部分:源头的小溪是轻快轻盈但是单薄的。而沃尔塔瓦河是厚重的宽广的,有力的!而且这种力量不是很沉重的力量。而是有一种推动力,表现奔流向前大气壮观的感觉。
两条单薄的小溪,汇在一起变的非常的强大,好像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流畅的向前。
学唱:学唱主题 6拍子的强弱规律?
注意:把自己想象成沃尔塔瓦河中的一个小水滴,单独个体的你们很渺小,但是汇集在一起的你们强大。并且这种强大的力量是有一个推动力的,这种不可抵御的推动力表现着一种勇往直接的精神。
我们学唱完了主题旋律之后,要开始真正的旅途。整个曲子分成几个部分,下面我们完整欣赏这个作品,思考以下问题:
1、主题出现了几次?
2、说一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部分?为什么?e.g.音乐表达的情绪(是兴奋地,紧张的,愉悦的等等)和描述的画面或者意境,或者是某段用了大量的某种乐器的演奏。
(3)????2:55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
教师:沃尔塔瓦河路过了一片大森林,你们猜猜森林里发生了什么?用什么乐器表现?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狩猎的森林。小号、圆号表现猎人的号角。
提示:音乐中哪种类型的器乐出现较多?
(4)????3:43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提问:你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气氛和景象呢?
沃尔塔河流过一个村庄,里面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人们载歌载舞庆祝婚礼。活泼又淳朴的旋律表现了两岸劳动人民朴素而风趣的生活情景。
提示:欢乐的气氛,跳舞_举行什么仪式,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载歌载舞。是贵族庄严肃穆的庆祝的么?
音乐有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好像是怎么样?由远及近,由近而远去。
(5)5:04月亮、水仙的舞蹈:
教师:下面这段音乐大家听完之后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你一下你的感受?
夜幕降临(大管)。你听到了什么乐器演奏的主旋律?小提琴——朦胧的月色。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7:39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教师:让我们随着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音乐情绪变得怎么样了?预示着什么?
(7)8:24圣-约翰峡谷:木管组教师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地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教师:请听本段用什么乐器重点表现?打击乐 表现了河水拍打岩石的感觉
力度和情绪又如何?
巨浪猛烈的冲击着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里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有紧张、阴暗、严峻的音响在不断增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凶险.
提示:沃尔塔瓦河一路奔流向前,路过森林,村庄,和湖畔,它有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么? 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面对困难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这一段看似在歌颂沃尔塔瓦河,其实是在歌颂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的战斗精神。
(8)9:38沃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乐队全奏。
河水终于冲出了险滩,这时速度加快、力度增强,音乐骤然明亮、坚定,沃尔塔瓦河主题由原本柔和、暗淡的小调式转为明朗的大调,它波澜壮阔、满载胜利的喜悦奔向象征胜利的维谢格拉德古城堡。它再次歌颂了捷克人民的勇敢和捷克民族的伟大坚强。
三、作品曲式结构出示、交响诗的概念
1、“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戏舞蹈。沃尔塔瓦河从圣约翰峡谷的激流中冲出,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带着涛涛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旁边流过……”
2、我们看到整个曲子每一个部分作曲家都给它设计了一个小标题,像这样单乐章的标题音乐叫做交响诗。
教师:《沃尔塔瓦河》仍然作为斯美塔那的代表作被广泛演奏,我们从斯美塔那的这部作品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沃尔塔瓦河的美丽景色,还有就是那赤诚的爱国精神。斯美塔那把捷克民族文化用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呈现在世界面前。接下来让我们再次完整的欣赏这首《沃尔塔瓦河》
四、作曲家、作品介绍
这首伟大的作品是由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斯美塔那创作的。选自他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
五、拓展
你知道的以母亲河命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