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题
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 土人情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设问:人们如何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
众说纷纭,个别学生会说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演示地球仪:你知道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感受耐人寻味的地理问题,初步了解“什么是地理”,知道学习地理都要学习什么。
解
开
地
理
之
谜
设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
众说纷纭,提出许多问题……
小结: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部分地理之“谜”。
注意力被吸引,留下悬念,激发求知欲。
展示“开眼界”: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阅读第二页《地理一词的来源》,清晰的知道地理一词的来历,明确地理到底是什么,地理都学什么。
地理
与
日常
生活
展示两张图片。
设问: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
讨论并回答课本第三页活动一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分组讨论,积极发言。
图片展示:地理与生活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知道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能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地
理
与
生
产
建
设
当地主要有哪些粮食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有怎样的关系?
积极思考、分组讨论、抢答。
总结、鼓励:虽然你们现在还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些问题,通过认真学习地理课,认真钻研地理知识,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地理之谜了。
了解地理知识对生产建设的作用,培养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
展示“开眼界”:
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
读一读“荷兰的风车”,掌握风车的作用。
地理与风土人情
问:我国共有多少民族?
小组合作,讨论抢答。
展示不同民族的节日,
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个民族?
展示几幅体育运动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哪国的什么运动?
展示“开眼界”:阿拉伯长袍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读“阿拉伯人传统服装与地理环境”,知道一个地方的传统、风俗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结:地理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地理科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常识性和知识性学科。地理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是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形成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脉络。
总结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
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当堂达标
达标检测题
拓展延伸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等战役,诸葛亮利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作业
课本第六页活动:
收集世界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辑一张地理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