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上地理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上地理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18 10:4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设 计
说 明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海陆分布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四部分内容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本节课只对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加以学习,本节内容即是前一节学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的概括和总结,也为下一节学习世界的气候类型奠定了基础,为学生分析各地气候的成因有指导意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授课过程采用递进方式推进,注重知识的推理生成过程,尤其涉及到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素材,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能够根据地球运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出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3、能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地图准确的指出地球的五带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教师演示和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相结合的学习形式,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及各类地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从而分析得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精神,建立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科学世界与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世界的有效统一
3、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纬度位置、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侯的影响
教具准备
地球仪 手电筒 课本插图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教师根据最近的天气变化引入课堂
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赤道和两极地区图片,为什么同一时间的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气候差别很大?
学生观察赤道和两极地区气候图片。
通过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赤道和两极地区的气候差别。
新课讲授
教师利用模拟太阳光照射平面的黑板和地球仪做实验
让学生观察模拟太阳直射和斜射时光斑的大小以及太阳光线的强弱
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光线照射平面和球面的图片,并引出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学生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示意图,进一步证实太阳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关系,进而影响气候。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根据前面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启发学生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
学生尝试根据刚才的学习得出影响气候的第一个因素并让学生尝试完成活动题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问学生影响气候的其他因素
学生尝试回答地球的运动方式
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找两名同学扮演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的自转。
学生参与课堂,感受地球的自转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出示课件,直观的展示地球的自转规律。
学生观察进一步证实刚才的活动并尝试得出地球自转的规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昼夜更替、天气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地球自转的规律及产生的影响
学生尝试完成活动题二
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转动两球仪,并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师出示课件更直观的展示地球的公转规律
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更清楚的观察地球公转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尝试完成活动三
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球上的五带
教师课件展示五带分布图
学生课后完成课本尝试完成p81页活动题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五带的划分依据
学生尝试总结五带的划分依据
培养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地球的形状会影响地球的气候,纬度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而造成的;地球的运动也会影响地球的气候,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天气变化,公转产生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些都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些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用我们学到的地理知识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地理现象。
板书
第四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纬度不同,气候不同 。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自转:昼夜交替——天气的变化
2.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三、五带的划分依据
课堂活页练习
活动一:
1.在等量的太阳辐射下,A、B两处太阳高度角大的是 获得热量多的是 。为什么?
2.A、B两处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导致太阳 不同,获得 也就不相同?
3、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地球的 会影响地球不同位置的气候。
活动二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2、地球自转的一圈需要的时间是
3、地球自转产生什么地理想象?
活动三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何变化?
4、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 ,日期是 ,节气是 ,我国可能是 季,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
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 ,日期是 ,节气是 ,我国可能是 季,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
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 ,日期是 ,节气是 ,我国可能是 季,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
地球公转至D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 ,日期是 ,节气是 ,我国可能是 季,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
5、你认为哪一天北极圈会出现极昼现象,那一天南极圈会出现极昼想象?
6、按照刚才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张掖今天应该是A-B、B-C、C-D、D-A的那条线上?此时张掖的昼夜长短情况又是怎样?
7、根据刚才所学知识,你认为地球的公转产生什么地理想象?
课后作业
根据地球五带的相关知识完成课本82页4、5、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