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7 10: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1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绯红 fēi 装饰shì 胆怯qiè 淤滩yū
B. 旌旗jīn 笑涡wō 蜿蜒 wān 迷惘mǎng
C.捷报jié 舵手tuó 阎罗yán 纤绳qiàn
D. 喷薄pēn 飞窜cuān 缅怀miǎn 胚芽pī
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隧洞 簇新 呻吟 伤痕累累
B. 翡翠 苍茫 海鸥 血雨腥风
C.熄灭 窝行 高傲 取义成仁
D.稻穗 蠢笨 碎末 包罗万象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 )(2分)
历史车轮 ,时代潮流 ,历史只会眷顾 、 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A.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坚定者 奋进者
B.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奋进者 坚定者
C.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坚定者 奋进者
D.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奋进者 坚定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
D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5. 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
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萧红墓畔口占》)
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人以梨花喻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6.名著阅读(4分)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甲】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1)这段文字选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代的 。
(2)选段中【甲】指的是 ,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
二、阅读赏析(5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7-9题。(8分)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7.用四字短语概括《梅岭三章》每首诗的内容。(3分)


8.“断头今日”是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险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小序和三首诗是在“虑不得脱”的艰苦环境中一气呵成的。
C.三首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表达不同的意思。
D.“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三句运用了借喻、借代、引用的修辞方法。
(二)(2019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 -12题。(10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①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②,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及各地军马,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诸都督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毋弃以资敌。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谦既死,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③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众大臣俯首不能对。
[注]①也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②土木,即土木堡,地名。③景泰:明朝的一个年号。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贼寇大举入侵,徐珵主张南迁,兵部侍郎于谦为稳定人心,极力反对。
B. 皇帝亲征失利,京城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于谦请求郕王发文调兵,解救京城危机。
C. 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拥郕王为帝,并向他进言让各边境守臣招募民兵协力防守。
D. 于谦忠君爱国,为人正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官清廉,死无余资。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埜从治兵
(2)上下无固志
(3)势必轻中国
(4)京营兵械且尽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王是其言,守议乃定。(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9.江苏镇江中考)记叙文阅读完成13—17题。(16分)

塑 料 花
路 明
①上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说,中午大家回家,换白衬衫、白球鞋,每人带一束塑料花来,下午有外宾。
②我们都欢呼起来。外宾的到来意味着停课。那几年,合资、独资企业一家接一家入驻小镇,每年总有一两次,有重量级外宾来我们小学访问,我们穿上整齐的服装,挥舞着手中的花束,在校门口列队欢迎。
③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样,我爸妈卧室里挂着一幅结婚照。我妈身披婚纱,捧一束白色马蹄莲。这束马蹄莲,就插在照片底下的花瓶里。
④我抓起马蹄莲,有一支脱落了。我哇哇大叫,妈,花坏了。
⑤我妈皱眉说,要不,用胶带贴一下?
⑥我大声抗议。身为中队学习委员,两条杠的班干部,怎么可以带一支伤兵一样的花去学校?
⑦我妈为难地说,那怎么办?
⑧办法肯定有。问题是,让我妈拿出近十分之一的月工资,去买一束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她要是同意,那就是本年度最大的童话。
⑨我妈灵机一动说,你去隔壁照相馆借借看,他们一定有。
⑩我忐忑不安地走到振国照相馆,很不幸,道具花已经被另一个小学生借走了。老板娘去仓库翻了半天,总算又找出一束来。我向老板娘行了个队礼,捧着花,喜笑颜开地去学校了。
?学校后边是一片农田,可以抄近路。我走在田埂上,风吹动我的头发。春天,油菜花盛开,望去一片金黄。我看见咸菜瓶蹲在地里,我就喊,咸菜瓶,咸菜瓶,你在干吗?
?咸菜瓶挥挥手,朝我走过来。她的左手攥着一把鲜花,有野菊,有蒲公英,有牵牛,有太阳花,还有几支我叫不上名字,用橡皮筋箍在一起,五彩斑斓的。她的右手提着几支油菜。成菜瓶不好意思地说,我在找最好看的油菜花。
?她松开橡皮筋,把油菜插进花束,调整好位置,再重新扎起来。
?我说,老师不是讲要塑料花吗?
?咸菜瓶小声说,我家没塑料花……她结结巴巴地解释,全村只有两户人家有塑料花,不巧的是,这两家都有小学生,所以,她就只好采一些野花来代替了。
?我说,咸菜瓶,老师会骂你的。
?我的同学显然被吓到了。我不满地说,你这样做,是给我们的班级抹黑。
?咸菜瓶看看手里的花束,又看看我的,可怜兮兮地问,是不是……也差不多?
?差多了,我摇摇头,一点都不像。
?我不再理会咸菜瓶,自顾自走了。
黄潇潇也没带塑料花。黄潇潇声称,她家里的花是在上海南京路买的,拿出来容易弄脏。她大摇大摆地走到我们跟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喂,你,抽一支给我。不行,要这支。
我们乖乖照做了,黄潇潇一下子拥有了一束最大最好看的花。黄潇潇有资格这么做,她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还是大队长、三条杠,级别比我还高。何况这一回,本来安排黄潇潇给外宾献红领巾的,临时换成高年级的两个女生。此刻,黄潇潇正憋着一肚子的火,谁还敢惹她?
我们列队集合,咸菜瓶小心地把花藏在身后,成功地躲开了班主任的眼睛。大家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外宾快到了,教音乐的小周老师走过来,指挥大家最后的练习。她用好听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举起花束,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喊口号。突然,小周老师快步走到咸菜瓶身边,严彩萍同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给老师看看。
操场一下子安静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咸菜瓶手上。咸菜瓶涨红了脸,嘴巴扁啊扁,像要哭出来。
哇!小周老师叫起来,好美的花!
小周老师高高举起花束,眯起眼睛,欣赏那含苞的牵牛、怒放的野菊和饱满的油菜。她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的笑容。这是老师今天看见的最漂亮的花了,她大声地问咸菜瓶,一会儿结束后,可以送给老师吗?可以吗?
可以的,咸菜瓶用力地点头。然后她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
(选自《文汇报》2019年5月5日,有删改)
13.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故事情节。(2分)
班主任要求带塑料花→“我”借塑料花→严彩萍
→黄潇潇 →小周老师赞美野花
14. 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根据句式特点赏析第⑧段画线的句子。(3分)
喂,你,抽一支给我。不行,要这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小周老师为什么说严彩萍的花“最漂亮”?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末严彩萍“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请具体分析她此刻的复杂心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9·江苏无锡)小说阅读.完成18—21题。(13分)
扶 贫 故 事
①在一次县文联组织的平天山野外采风活动中,我认识了扶贫办的小杨,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扶贫故事。
②一年前,小杨通过公考进了县扶贫办。去年开春,他接到了一个扶贫任务,扶贫对象是石岭村的吴志福。
③一看到“石岭村”三个字,小杨的心里就发了毛——那是一个极其落后闭塞的小山村,路途遥远,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一边是深沟,一边是大山。三年前,有两个干部开车去那里开展扶贫工作,在半路摔下山沟,一人重伤一人当场殉职。
④还好,小杨去的时候,路已经修好了。小杨到了石岭村,在村主任赵勇成的带领下,去见吴志福。
⑤老赵一边走,一边喋喋不休地向小杨介绍三年前田副县长到石岭村扶贫的故事:就是在田副县长的多方努力下,修好了这条路,可惜,田副县长没有看到路通车的那一天,她倒在了扶贫路上……
⑥她是一个好人啊!老赵感叹道,眼睛发红,声音哽咽。
⑦这条路应该叫“玉清路”。老赵说,田副县长叫田玉清。可上面却说,不能用领导的名字来命名,他们起了另一个名——平安路。
⑧政府是对的。小杨转换了话题,问,老吴家里到底有多困难?能吃上饭吗?
⑨难!老赵说,田副县长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指定老吴是她的扶贫对象,她带领工作组来到老吴家,当时,田副县长一看老吴家家徒四壁,几间破屋,漏风漏雨,里面黑咕隆咚的,田副县长几度落泪。她说,想不到,还有这么困难的群众,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啊!
⑩在老吴家,要拍几张照片拿去存档,屋里黑,看不清楚,工作人员叫老吴开灯,老吴拉了一下电灯开关绳子,电灯闪了一下就灭了,再拉,怎么也不亮。田副县长叫他再开另外的灯,老吴说,没了,唯一的一盏电灯。
?说话间,就到了老吴的家。
?那是怎样的一个家啊!老吴年近六十,面容苍老,头发花白,穿着破旧;一个跛脚的老婆,头发蓬乱,像鸡窝里的草,还傻不拉几的,老吴年近五十才娶了她;一个半生不死的老娘,常年卧病在床,一年四季要打针吃药;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去学校了,没在家,小杨没看见他们。
?老赵说,老吴家比三年前好了一些;三年前,根本不成一个家,幸亏田副县长来扶贫。
?老吴带老赵和小杨来到他家的砂糖橘种植基地。三年前,田副县长带给老吴脱贫致富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因地制宜种植砂糖橘。远远看去,十几亩砂糖橘在瑟瑟的冷风中一片翠绿。
?可走近一看,小杨心里一拨拨地凉,像大冬天雪水灌进骨子里去——这些砂糖橘,缺乏科学管理,一棵棵病恹恹的,像面黄肌瘦、缺乏营养的孩子。
?老赵说,没办法,田副县长去世后,一直没有人来真正接替她的扶贫任务,上面来的人,走马观花一样,拍个照转个圈儿就走了。
?小杨回到家后,翻箱倒柜找妈妈的书。
?那是妈妈留下的种植砂糖橘的书,网购的。
?在一个箱子里,小杨找到了厚厚的一沓书和笔记,还有一些复印资料,都是如何防治果树病虫方面的书。
?周末,一大早,小杨骑摩托车朝石岭村出发了。
老爸问他,哈事那么急?
小杨说,看了老妈的书,我找到了老吴的砂糖橘问题所在了。
老爸说,啥问题啊?
小杨说,见了老吴再说。
小杨那几晚睡得很晚,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眼前老是晃动着老吴病恹恹半生不死的砂糖橘——到底啥问题呢,不能茁壮成长?
突然,他灵光一现,有了!
那是一种严重的根腐病和卷叶虫、钻心虫。小杨问过几个老种植户,他们也说是。
小杨买了药,一路直奔石岭村。
此后,小杨一有空就奔石岭村。
几个月后,老吴的砂糖橘像大病初愈的年轻人,终于重新吐出嫩芽,唤发出生机。
第二年,老吴的砂糖橘挂果了,成熟时像一串串小小的红灯笼挂满树枝,甚是诱人。
小杨日夜翻看老妈的书,一丝不苟地照着做,吸取老种植户的经验,想方设法要让老吴的砂糖橘赶在春节时上市,挣一个好价钱。
这时,一场大寒潮来袭,很多果场即将成熟上市的砂糖橘被霜冻打得七零八落,老吴的因为盖上了塑料膜而幸免于难。
寒潮来袭前,小杨带了几个好友,和老吴不分日夜地给果树盖塑料膜,跟寒潮争分夺秒抢时间……
年底,老吴的砂糖橘像光彩照人的新娘,闪亮登场,一摘下来,就被守候在地头的水果批发商抢购一空。
老吴平生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红艳艳的钞票,有十几万啊!那一刻,他哭了,扑通一下跪在小杨跟前,抱着他的腿,呜呜大哭。
小杨赶紧扶起老吴,跟着哭。
两个大男人,在柑橘地里抱头痛哭。
我以为他因感动而哭。
小杨说,我哭我妈。
你妈?
是,我哭她。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妈。她如果还在,多好啊。我想,她的在天之灵,也会在那一刻被感动的。
再问,小杨什么也不说了。
后来,我才知道,小杨的母亲就是田副县长,田玉清。
在县府大院里,没人知道,小杨就是她的儿子。
18.本文主要写了与田副县长母子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3分)
①田副县长多方努力,帮助修好通往石岭村的公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赏析第⑩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简要概述第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简要说说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态度。(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9·湖北武汉)议论文阅读,完成22---24题。(9分)
占了命运的便宜
闰红
①回乡过年,带小外甥去小店买花炮,回来路上听见有人喊他名字,我正要回头,却听小外甥压低声音说,快走。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一溜烟跑回家了。我转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愣愣地站在远处,无所适从的样子。
②回到家里,小外甥说那是他同学,不过大家都不跟那小男孩玩。小男孩有时撵着跟人家玩,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骂人,甚至动手,下手还特别重,有次把一个男生的耳朵都打出血了。
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外甥的爸爸告诉我,小男孩没人管,妈妈几年前就没了,爸爸在外面打工,也不怎么回来,他跟着爷爷奶奶住。
④父子俩的话帮我拼凑出小男孩的处境:他打小没有父母照顾,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他既孤单又暴躁,想靠近同学,又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被孤立。
⑤我力劝小外甥对他好一点,还想买个礼物让小外甥送给他,小外甥统统不以为然。我想这也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就给他们老师写了一封信,让小外甥交给老师。
⑥倒不是因为我天性善良,更多的是不安全感使然。这种不安全感包括两方面,一是我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
⑦这些年新闻里的恶性事件,很多作案者都有着被伤害的童年,但人们往往拒绝倾听他们的童年故事。倾听并不意味着原谅,只是让人思考,有没有可能事先防范。如若他们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有些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
⑧《红楼梦》里薛宝钗就深谙这一点。探春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人,这样能够让土地的价值最大化。但是,有获利的人,就有吃亏的人。宝钗敏锐地指出,大观园的建设者们都有享受红利的权利,若有人是仗着某些先天优势而获利,那些未承包到土地的人必然觉得不公正,这种不公正就会引起敌意,那么,对不起,谁也不是没有杀伤力的。
⑨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不安全感,还有更深层面的,是我从这个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
⑩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有可能输在终点线前,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刘姥姥进荣国府,各种穷形尽相,被黛玉、妙玉等人鄙视。然而,刘姥姥家从前是阔过的,贾家以后也会败落,刘姥姥身上有着贾府诸位的未来,只是当时他们看不见而已。宝钗则深知明天不可知,她暗中照顾邢夫人的侄女——贾家的穷亲戚邢岫烟。与其说是她心地善良,不如说她是在暗中救济那个可能的自己。
?在这个阶层不断翻滚的世间,只要还未到达终点,焉知自己不会落到社会的底层?在尚有余地时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也能被稳稳接住,让自己即使坠入逆境也能被善待。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占了便宜的那一类。许多年前去参加同学会,在大家感慨这是个“拼爹”的世界时,想到我靠自己在网上写文章被出版社发现,不由深感自豪。但朋友提醒我:如果你处在连本课外书都没有的境地,就别提什么写作了——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是幸运的那一类,是既得利益者。
?我一直记得朋友的话,并常常提醒自己,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做得更好一点。有一天,我叫的外卖久等不至,于是催了一次单。不久那个外卖小哥站在楼下打电话,几乎带着哭腔说,他找不到单元门,可是那门明明就在他眼前。当我走出来,接过外卖,他立即朝电动车狂奔而去,背影崩溃到凌乱——他实在是太赶了。此后,我对所有外卖小哥都客客气气,即使他们迟到了,也要说声“谢谢”。一次朋友聚会,外卖小哥不小心把我点的汤全洒了。朋友说,他不受点惩罚就不会长记性,但我觉得,把汤弄洒和记性无关,我没有说什么,更没有给他打差评。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茫然的。我没有振臂一呼的勇气,也没有应者云集的自信,也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世界变得更公正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22. 作者给老师写信是因为小男孩受到了怎样“不公正”的对待?读①~⑤段,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读⑨~?段,请简要概括作者所说“更深层面”的“不安全感”指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以《占了命运的便宜》为题,是为了提醒我们什么?读?~?段,请分条表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表达(50分)
25. 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
1.A 2.C 3.A 4.C 5.D
6.(1)《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
(2)范进
7. 回首征程 勉励战友 展望未来
8.倒装句,突出“断头”,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险恶,但仍能英勇面对,奠定了慷慨激越的情感基调。
9.B
10. 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国家危难之际,是大臣们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而不是于谦。
11. (1)跟随 (2)坚定 (3)轻视 (4)将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1)(4)两题课内学过,《小石潭记》“隶而从者”中“从”解释为“跟随”,代入句中,合适。《愚公移山》“年且九十”中“且”解释为“将近”“将要”,《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且”解释为“尚且”。代入句中,“将要”合适。(2)(3)两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意。“上下无固志”的意思是: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固”解释为“坚定”。“势必轻中原”的意思是:必然轻视中原,“轻”解释为“轻视”。
12. (1)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 (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够兴隆昌盛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遵循“信、雅、达”原则,抓住关键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是,认为……对的;守议,防守的决策;(2)亲,亲近;远,疏远;此,这;所以,……的原因。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十三年诏为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不听。邝埜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事务。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代理国政,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方。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旦动摇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两京及各地的军队马上赶赴京师。然后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景帝,于谦进去回答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说:“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原,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师营中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迁徙外城附近的居民进入城内。储存在通州的粮食,不把粮食丢弃留给敌人。至于军队里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担,没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对他的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
于谦死了以后,由陈汝言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所干的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皇帝召大臣进去看,变了脸色说:“于谦在景泰帝时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众大臣低着头不能回答。
13. 采摘野花 索要同学的塑料花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补全故事情节的能力。根据题目提示,找到答题区间,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第?—?段,写严彩萍采摘野花,第—段,写黄潇潇向同学索要塑料花。
14. 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或“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突出时代风尚”);写出了塑料花在当时的贵重,为下文“借花”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样”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这束马蹄莲,就插在照片底下的花瓶里”这是妈妈结婚时捧着的塑料花,一直到现在还收藏在家里,突出塑料花在当时是很贵重的;可是有一支脱落了,于是就有了“我”去借花的情节。
15. 一连串的短句,呈现命令的语气,表现了黄潇潇对同学傲慢无礼的态度。(或“既要同学的塑料花,又不屑与同学多说话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句式特点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喂”“你”“不行”“要这支”这些句子词语少、结构简单,属于短句。黄潇潇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是大队长、三条杠,本来被安排给外宾献红领巾的。她向同学索要塑料花,用短句,表现她的语气非常强硬,对同学傲慢无礼。
16. 严彩萍的花是充满生机的真花,富有自然美,其他的花是塑料的假花;小周老师为了鼓励严彩萍。小周老师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或“善于发现真正的美”);尊重学生(或“爱护学生”);富有教育艺术(或“善于通过赞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善于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蒙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严彩萍采摘的野花有含苞的牵牛、怒放的野菊花和饱满的油菜花,这些花都充满了生机,比起那些假的塑料花,更显得漂亮,有生命力。同时,严彩萍拿着这束野花,小心地把它藏在身后,生怕被老师发现,挨批评,所以小周老师说她的花漂亮,也是在鼓励她。分析小周老师的形象,可结合她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分析,如“小周老师叫起来,好美的花!”“一会儿结束后,可以送给老师吗?可以吗?”等语言描写,表现小周老师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特点。
17. ①严彩萍本来担心带野花会被批评,最后竟然得到小周老师的赞扬,倍感惊讶;②自己认为很漂亮的野花,却无人认同,此刻得到赞赏,内心充满了对小周老师的感激;③因无塑料花受到指责,在得到小周老师的赞赏后,压力顷刻释放,激动不已,不想让人看见自己的失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严彩萍家里没有塑料花,她就去农田采摘野花,遇到“我”,被“我”数落一通。来到学校,她又怕被老师发现,要挨骂,于是把野花藏在身后。但还是被小周老师发现了,小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还称赞她的花最漂亮。这些都让严彩萍感到惊讶、激动。另外,她捂住自己的脸,是怕别人看见她的失态。
18. ②田副县长扶贫吴志福,牺牲在扶贫路上。 ③小杨接任母亲扶贫吴志福,治好砂糖橘病虫害。 ④小杨帮助吴志福脱贫,完成了母亲的遗愿。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从记叙的六要素去考虑,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答题模式:人物+时间+地点+何种情况下+做什么事情+结果(根据具体情况有些内容可省略)。
19.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小杨心里的“凉”喻成“大冬天雪水灌进骨子里”,将病恹恹的砂糖橘喻成“面黄肌瘦、缺乏营养的孩子”,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人物心理和砂糖橘的病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等方面着手。“像大冬天雪水灌进骨子里去”“像面黄肌瘦、缺乏营养的孩子”运用比喻,比喻的一般作用:使文章语言更生动形象。再结合画线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20. ①推动情节发展;②点明了田副县长扶贫的结局——牺牲在扶贫路上;③反衬了田副县长和小杨坚持扶贫的高大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老赵告诉小杨,自从田副县长去世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接替她的工作。下文写小杨来接替田副县长的工作,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上面来的人,走马观花一样,拍个照转个圈儿就走了。”他们只是走个形式,并不是真正的扶贫。而田副县长和小杨是真正地想要帮助贫困的老百姓。
21 ①讴歌扶贫干部的精神,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②批评了某些扶贫干部官僚作风;③呼吁关心扶贫干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文中叙述了田副县长和小杨帮助老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同时,也批评了一部分干部,他们只是走走形式,并不是真正帮助贫困百姓;最后,像田副县长这样的扶贫干部,他们为了百姓,可以牺牲自己。对于这样的干部,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心。
22. 小男孩被同学孤立了。或:同学们都不和小男孩玩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认真阅读文章第1~5段,概括小男孩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作答。本题可依据“他打小没有父母照顾,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他既孤单又暴躁,想靠近同学,又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被孤立”概括作答。
23. 担心自己遭遇逆境时得不到善待公正的对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与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文章第9段“还有更深层面的,是我从这个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和第11段“焉知自己不会落到社会的底层?在尚有余地时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也能被稳稳接住,让自己即使坠入逆境也能被善待”来概括自己的“不安全感”。
24. 1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那一类或:认识到自己是既得利益者。2善待体谅处境更差社会底层的人。3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让社会变得更公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第12段中的“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是幸运的那一类,是既得利益者”来概括:提醒自己是既得利益者;第13段中叙写的对待快递小哥的事件,提醒人们:要善待比自己生活境遇更差的人;第14段“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世界变得更公正出一点力”的话,提醒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让社会变得更公正。
25. [审题点睛]“你是我生活的阳光”,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你”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也可以是对自己产生积极影响的一本书或书中的某个人物;阳光,是指带给自己的温暖、力量、光明、希望……归根结底,本文是要写出“我”在成长道路上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和物,写出“我”对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和物的怀念、感激之情。
[思路拓展]
角度 立意

英语老师挑错误,让“我”懂得细节决定成败
妈妈与“我”一起学琴,让“我”感受亲情的可贵
保尔用新武器——文学创作继续战斗,教会“我”永不退缩

《傅雷家书》让“我”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白杨树雨中挺立,让“我”体会顽强不屈的精神
三角梅终于开花,让“我”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