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名师一号》地理配套课件:第6讲 水的运动(中图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版《名师一号》地理配套课件:第6讲 水的运动(中图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1-27 16: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5张PPT。第6讲 水的运动 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 考 点 回 归 考点一 水循环 1. 图中数码代表的含义:①植物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⑥________,⑨________。蒸腾蒸发地表径流下渗水汽输送2. 水循环类型及环节 陆地内循环:主要环节有①②→⑩ 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有⑦→⑧ 海陆间循环:主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⑤⑦⑨③④3. 成因
内因:水在常温常压下的________
外因:________和水的重力,提供________
   和________三态变化太阳辐射能量动力4. 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
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使水资源得到________和________利用更新持续考点二 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1. 影响洋流的因素
(1) ________是海洋水体流动的主要动力。
(2) 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洋流的________。盛行风流向2.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海区
规律
动力
在中低纬度的副热带海区形成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________南逆,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________,西岸为________________、西风副热带海区顺暖流寒流信风逆时针暖流寒流西风季风西南风东北风西风漂流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影响气候①对全球_____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②暖流带来____________的气候,寒流带来__________的气候。热量平衡温暖、湿润低温、干燥(2) 影响_____________分布海洋生物资源北海渔场北大西洋北海道渔场日本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秘鲁渔场(3) 影响人类的__________活动,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__________,对海上航行不利。
(4) 影响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________污染范围。航海海雾扩大解读高考 第二关:热点关 热 点 精 析 热点一 水循环热点二 世界洋流分布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世界表层海域洋流分布图(北印度洋冬季) 2.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见下表 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典 例 精 解 例,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该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2) 在a和b两个补给区中,有利于大气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地区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地表平缓,植被茂密有利于地表水下渗(3) 从利用上讲,C层地下水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分布的地区地质构造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埋藏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小,流量稳定,水质好,不易受污染自流盆地(向斜)(4) 从循环角度讲,受到污染后更新速度较快的地下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层,理由是________。 (5) 根据图中信息,使A层地下水受污染的污染源有________、________。A 埋藏浅循环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6) 若对A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可能引起的直接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引起地面沉降、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可引起海水入侵,水质变坏 解析:由图知该区域水资源的类型有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存在补给关系;a、b两地区,a地区植被良好,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城区存在着对地下水的污染;A、C两含水层A较浅,C较深。第(1)题,解答时注意地下水位。第(2)题,注意a、b之间在植被及坡度上的差异。第(3)题,注意C含水层与A含水层之间的区别。第(4)题,A层埋藏浅,水更新循环快。第(5)题,城市大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第(6)题,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后果。例,2下图示意日本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符合纬度地域分异的表现是(  )
A.T地与Q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
B.樱花初放日期在Q地晚于R地
C.R地与P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
D.樱花初放日期在T地晚于R地D (2) 影响乙岛M、N两地樱花初放日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N地接受太阳辐射较多
B. M地受南下寒流影响
C. N地地势较为低平
D. M地受北上暖流影响B 解析:由图知,自南向北樱花初放的日期总体上是依次后延,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同纬度的Q、R两地,初放日期Q地晚了15天,是由于Q地位于山地地区;M、N两地纬度相当,同处于沿海,但N地樱花初放日期要早于M地,是因为M地沿海有千岛寒流流经,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 技 巧 精 讲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比较表考 向 精 测 考,例(2009·海南单科)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1)~(3)题 (1) 图中信息表明(  )
A. 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 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 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C 由b图可以读出冬春季水库月均水位逐渐下降,推出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故选C。 (2) 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 A. 降水量少      B. 入库水量少 C. 蒸发量大 D. 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D 各水库一般在雨季来临之前放水腾空一部分库容,为汛期的防洪作准备,故选D。 (3) 该水库可能位于(  )
A. 太行山地 B. 秦岭山地
C. 江苏省北部 D. 云南省中部C直接由b图作出水库水位大约为20米左右,最可能为平原地区,故选C。课内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C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C解析:第1题,该河流有两个汛期,4月份为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可判断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第2题,在冬季河流流量为0,说明有断流现象。 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回答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C4.近年来,华北地区封闭了大量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 A.减缓地面沉降 B.防止地下水资源污染 C.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D.华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A解析:通过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以看出,两幅图的潜水位都是北高南低,根据潜水位随地势高低起伏的原理可知,两地地势都是北高南低,因此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通过a图河流和b图河流与两侧潜水位对比可以看出,a图河流水位低于潜水位,b图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因此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问题,华北地区封闭大量的机井,主要是为了减缓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资源。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础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5~7题。5.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B解析: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对流层中越向高空气温越低,所以E处的气温比H处低;大气层中越向上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所以处的气压比G处低;图示环流为一般模式图,并不体现东西(或南北)方向;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12千米。6.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A解析:考查对水循环环节的理解,①为陆地降水,参与了陆地淡水的补给;②为地表径流;③为海水蒸发,能使海水盐度升高;④为水汽输送,输送距离的长短受下垫面性质影响较大。7.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B 解析: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①由低纬流向高纬,属于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②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洋流③属于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 二、综合题 8.下图为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形成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北赤道暖流中纬西低纬信(2) 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的________渔场等。纽芬兰拉布拉多寒流北海道(3) 若B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露,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同时使污染
范围扩大(4) 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整个航程顺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顺次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信风(中纬)西南风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结合课本基础知识进行作答。      课外能力检测(九)  水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C2.在处建有一座大型的蒸馏式海水淡化工厂,其工作原理类似于(  ) 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调蓄径流 D.地下水补给湖水 A解析:水库具有调节径流和气侯的作用。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水而得到淡水,而海陆间大循环具有补充陆地淡水的作用,故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 “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回答3~5题。3.整个海域盐度普遍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小,海水渗透量大 B.区域降水量小,蒸发强 C.通过运河流失多,天然降水对河流补给少 D.海水淡化量大,人为造成高盐度B4.该海域内盐度分布规律可以表明(  ) A.印度洋是这里海水交换的主要水源 B.北回归线处降水最少 C.两岸国家都是无流国 D.沿海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A5.一艘油轮从西非出发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图中运河的北部,则该船途中(  ) A.一路逆水 B.一路顺水 C.先逆水,后顺水 D.先顺水,后逆水 C解析:图中海域为红海,其盐度高主要是因为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其次其盐度高还与入海径流量少、海域封闭等因素有关。该海域盐度西北高,东南低,说明东南部印度洋的海水通过曼德海峡进入后,对其进行了稀释作用。当船从西非到直布罗陀海峡之间,有自北向南流的加那利寒流,此路段为逆水。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因为存在密度流,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故此航段为顺水。 读下表,回答第6题。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km052104208312416520624728水温/℃14.716.417.418.419.119.720.320.821.26.该海域沿岸(  )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解析:首先结合区域定位分析可知,非洲西海岸19°S处有本格拉寒流经过,由于此处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在西海岸盛行离岸风,降水稀少,加上受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C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据此回答7~9题。7.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D解析:海绵会吸纳“山坡”流下的水,从而减少注入湖泊的水量,导致湖泊水位不会太高。8.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C解析:黄土塬指黄土高原上地势高而平坦宽广的地形区。沙滩地地表水下渗强烈,与海绵的吸水性有较大差异。沼泽地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与海绵的吸水性较接近。9.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C解析:以海绵的吸水性来模拟湿地吸纳地表水的现象。 10.下面四幅经纬网图中表示的洋流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是(  ) A.L1   B.L2 C.L3   D.L4 解析:根据经纬网分析图中L1~L4洋流分别为:L1—西澳大利亚寒流,L2—加利福尼亚寒流,L3—马达加斯加暖流,L4—千岛寒流。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答案:C(2009·安徽)下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 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经度 C. 纬度 D. 洋流 C解析:对比分析a与其他港口,纬度位置高,热量少,解冻日期晚。12. 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 c>d>b B. d>c>b C. c>b>d D. b>c>d A 解析:b、c、d纬度相近,但b位于大陆西岸,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在0℃以上,且沿岸有暖流经过,港口无封冻期,c、d位于大陆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但d受海洋影响较大,最冷月比c处温度高,封冻期比c短,故选项A正确。 读“世界多雾区分布图”,回答13~15题。13.下列关于图中多雾区说法正确的是(  ) A.多雾海区均为暖流流经的地区 B.与多雾海区相邻的陆地上均为草原带 C.多雾海区均为信风盛行的大陆西岸地区 D.多雾海区均有上升补偿流分布 D14.关于图中海区雾的共同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温度较低,使其上空大气的水汽容易凝结成雾 B.有冷空气从温暖的洋面上吹过 C.锋面频繁过境,使其上空出现逆温层所致 D.受高压系统影响,晴朗少云,大气逆辐射弱 A15.甲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 B解析:多雾区主要是寒流经过区,都有上升流。甲为秘鲁渔场,表层海水流走后,底层海水补偿上来,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饵料丰富。 二、综合题 16.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________。 A. 北海道渔场 B. 秘鲁渔场 C. 北海渔场 D. 纽芬兰渔场 D(2) 描述图中A海区与B海区等温线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答案:A海区等温线分布比B海区密集。原因:A海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水温变化大。(3) 分析图中甲、乙两海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差异,并说明原因。答案:甲海域向南弯曲,乙海域向北弯曲。原因:甲处有加那利寒流流经,水温较同纬度海区低;乙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温较同纬度海区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渔场分布和海水温度的影响。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较同纬度海区高;有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较同纬度海区低。17.读下图,该图为某水电站大坝下游一观测站在筑坝前、筑坝后所测得的该河全年流量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1)这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水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筑大坝后测到的,为什么?答案:①线;因为全年河流流量比较平稳。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流量过程曲线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7、8月和9、10月,而该区降水量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7月和9、10月。降水量的高峰期与流量高峰期相对应,可以判定:该河径流水源补给形式以降水为主。修水电站(水库)对河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从流量过程线来看,曲线①的流量变化较小且平稳,所以①曲线为筑坝之后测得的。18.读下列材料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据上海水务局介绍,2009年第三次咸潮于2月12日17时起入侵长江陈行取水口,严重影响了上海市的供水。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在中国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之后,它的盐分含有量仍然达到或超过1/10000,这种水质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人类饮用或使用也会产生疾病。(1)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的办法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解析: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径流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径流的空间分布。(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试从水循环原理角度评价这句诗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答案: 不符合水循环原理。黄河是外流河,最终注入渤海。由海陆间水循环可知:海水蒸发到空中的水汽有一部分通过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并汇聚到河流中,因此“奔流到海又复还”才合理。 解析:明显能看出它不符合水循环的原理。(3)试从长江流量的年变化规律分析咸潮侵袭长江的时间及其原因。答案: 冬季前后。 此时段长江流域由于降水稀少,河流水量锐减,水位急剧下降,导致涨潮时海水进入长江口,并溯江而上,使河水变咸。 咸潮一般发生在河流枯水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