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8张PPT。选修3 旅游地理 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 课时1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考 点 回 归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概念:指对旅游者具有________的自然存在和_____________,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2)内涵: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________,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够产生________、________和环境效益。吸引力历史文化遗产消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旅游资源的特点:多样性、________、变化性、观赏性、定向性,永续性和易损性。地域性宇宙类
古迹和古建筑类
________
消闲、求知、健身类
购物类3.旅游资
源的类型________旅游资源________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
________
水域风光类
________自然气象气候类生物景观类人文现代建筑成就类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如泰山、黄山等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________、
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
蒙古族长调民歌4.中国的
世界遗产________遗产:如长城、明清皇宫等
________遗产:如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等世界文化世界自然昆曲
________
________
经济价值5.世界遗产的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考点二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①了解景观特点
②________
③把握观赏时机
④洞悉景观的________
提高审美素质1.旅游景观
的观赏方法精选观赏点位文化定位2.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1)中国黄山四绝:________、________、云海、温泉,是一座花岗岩________山。
(2)美国夏威夷:以________和________闻名于世。
(3)中国长城:西起________,东至鸭绿江西岸虎山。长城中段与中国________毫米年降水量大体一致。
(4)法国巴黎:位于________中央,横跨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奇松怪石断块热带风情火山景观嘉峪关400巴黎盆地塞纳河世界花都3.旅游资源的评价________条件
________条件
其他开发条件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
本身的评价旅游资源的________
旅游资源的________和
________
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旅游资源
________的评价旅游资源开
发条件的评价环境________状况
环境质量状况
社会经济环境环境特色价值功能容量区位客源市场解读高考 第二关:热点关 热 点 精 析 热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特点 2.旅游资源的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3.中国的世界遗产(截至2008年7月,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 此外,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热点二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②观察角度的选择③对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方能达到舟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效果。(2)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色彩美、形象美、朦胧美和动态美。当然,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3)抓住景观特色 ①全面了解景观特点。
②抓住园林建筑等景区结构布局的节奏韵律。
③抓住园林等景区的构景手法,园林常用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借景等。(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在欣赏旅游景观过程中,每个人被旅游景观所激发出的想像力和情感体验各不相同。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5)提高审美素质审美情趣审美能力2.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1)山地景观——中国黄山①景观特点以自然景观为特色
“三奇四绝”名冠于世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②景观的成因 (2)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①景观特点:夏威夷以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非常适宜水浴、沙浴、日光浴、划艇、潜水、冲浪、观日出等旅游活动。a.由火山爆发形成,地处热带,海洋环抱,
气候适宜,雨量丰富,各种热带植物争奇
斗艳②旅游资,源成因b.是美国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复杂的区,
所以也是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3)历史遗产——中国长城长城是中国人文景观第一景,其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举世无双,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奇观。1987年长城(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地理学的角度考察,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并且重视气候、水文、土地利用等地域差异。(4)城市景观——法国巴黎①巴黎是一座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巴黎的城市景观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②城市古迹的布局:体现了欧洲文化特点,主要建筑大都位于城市广场的中央3.旅游资源的评价(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
①旅游资源的特点:“特色”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北京颐和园和苏州古典园林,特色不同,风格各异。
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③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律
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经过协调组合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和规模,开发效益高,如四川峨眉山、广西桂林山水。
(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①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可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交通条件决定着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规模、档次和难易程度。②客源市场条件
首先,要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所针对的旅游者类型。
其次,要正确估计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旅游资源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资源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接待能力,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交通运输能力。③其他开发条件包括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典 例 精 解例,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上图为自然保护区、佛教名山、古都、历史名城(不含六大古都)分布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佛教名山图、古都图、自然保护区图、历史名城 图 B.自然保护区图、古都图、佛教名山图、历史名城 图 C.历史名城图、自然保护区、佛教名山图、古都图 D.历史名城图、自然保护区、古都图、佛教名山图D(2)就旅游资源分类而言,图中四种旅游地,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_______;属于人文景观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兼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是________。自然保护区古都 历史名城佛教名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做题时首先必须了解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我国的著名古都是西安、开封、洛阳、北京、南京、杭州;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有广东鼎湖山、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四川卧龙等;其次了解它们的位置,才能判断出这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历史名城、自然保护区、古都、佛教名山。例,2(2009·北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答案:图中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景观)。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南部山脉(区);人文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渭河平原。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类型和读图分析综合能力。本题可以根据图例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进行归纳。同时,根据这些旅游资源在图中的分布规律总结分布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这些自然景观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秦岭,而帝王陵墓、寺庙、遗址、石刻自然景观分布在北部的平原和高原边缘。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技 巧 精 讲一、正确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具体如下表所示:考 向 精 测 考,例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下列旅游景观应如何欣赏,思考并回答问题。(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________。(填A、B、C、D代号,下同)D(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的是________;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的是________,这个时间是每年的________。CA农历八月十八解析:不同景观有不同的欣赏要求,观赏钱塘江大潮要选择高潮位和东南风盛行时可达到最佳效果,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黄果树瀑布宜选择适当距离仰视,感受其自然美;松花江雾凇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一线天需置身其中,方可体验其奇观。课内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回答1~4题。1.四处景观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来看与其它三处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C2.四幅景观中属于生物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B3.③图具有的独特价值是(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历史文化价值D4.四图中需在特定地点仰视欣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D1~4.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解答时,注意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欣赏方法。二、综合题5.分析有关某年来苏州旅游的外地游客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到苏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是有限的。吸引半径(2)来自沪、江、浙的游客占绝大多数,这说明__________是旅游的主要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3)从时间和距离来看,赴苏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________途和________期为主。短短(4)可见,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旅游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___,尤其是旅游地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客源市场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中的客源市场因素。旅游活动是消费较高、费时较多的消费活动,因此其客源市场为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小,可见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6.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下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要求。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表(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答案:(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答案: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解析:分析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课外能力检测(三十九)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 A.瀑布飞流 B.湖光山色 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B2.上题中的景观欣赏时,应( ) A.把握观赏时机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俯眺 D.在特定位置观赏C1~2.解析:据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区域为低山丘陵区,①、②两河汇入南部湖泊区(200米等高线围绕部分为湖泊),且湖泊面积大约占本区域的1/4。综上,本区最突出的旅游资源应是湖光山色,因此应在较高的亭台楼阁俯眺。永定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它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土楼遍布该县的每个乡村,它们布局合理,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2008年7月被评为中国第37项世界遗产。据此回答3~5题。3.永定土楼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 A.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 B.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D.土质黏重,降水较多D4.客家土楼是民居建筑,主要功能是居住,但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这说明了旅游资源的特性( ) A.多样性 B.地域性 C.变异性 D.永续性C5.客家土楼按旅游资源的分类应属于( ) A.地文景观 B.遗址遗迹 C.水文景观 D.建筑与设施D3~5.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分类。客家民居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用生土夯筑”可知当地土质黏重,由图中房顶样式可知,降水较多。客家土楼最初不具备旅游功能和吸引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美产生了兴趣,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吸引了游客,这说明了旅游资源的变异性。客家土楼是民居,属建筑与设施。下图是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a城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以后,a、b、c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发展最快,a城发展最慢。据此回答6~7题6.a城至今能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B.运用中西方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巨额旅游收入投入其保持维修C解析:a位于山地之中可知a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7.a城最主要的旅游价值是( ) A.美学价值 B.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 D.经济价值B解析:再由材料可知a为古城,城内有大量古建筑物,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二、综合题8.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1)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所属类型:a________,b________,其中a城的________,b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大足石刻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2)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答案:b城市有很多文化景观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非凡性更加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城市的旅游资源类型、特性等知识,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点:(1)由图示信息确定城市名称,a为重庆市,b为西安市。(2)结合城市历史分析判断旅游资源的特征。9.2008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江西三清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结合我国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1)将下列图中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代号按所属的景观分类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CAHEGBD解析:根据旅游景观特征很容易对号入座。(2)简述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答案:东多西少,东部又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解析:读图结合历史、地理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3)申报世界遗产最重要的意义是( ) A.宣扬、提高知名度 B.保护资源和环境 C.吸引游客,提高旅游收入 D.促进文化交流B解析:申报世界遗产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保护资源和环境。(4)石窟艺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的石窟雕像艺术主要分布在南方,而石窟壁画艺术主要残存于西北,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答案: 壁画易受湿度、温度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我国南方多雨,温度高,壁画易损毁,而雕像抗侵蚀能力强,较易保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加上风沙掩埋,壁画保存较好。解析:需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手分析。1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10月22日~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中国广西西宁市举办,该次博览会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以丽江古城为主要依托的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图为“中国——东盟”局部地区图。材料二: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历史,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现今境内古迹随处可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被誉为“民居博物馆”。纳西先民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纳西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惟一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丽江城内的“东巴记忆遗产亭”,展示了东巴象形文字、东巴舞蹈、东巴音乐等古老的纳西传统文化。(1)图中A国是________,B国是________。该区域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老挝泰国热带季风气候(2)图中我国有一处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保护区是_______________;该地区至今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环境,生物类型繁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江并流保护区地形闭塞,人迹罕至;地形复杂,物种交流不便;处于较低纬度,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3)图中我国自然遗产所在地区常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请简要说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答案: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4)结合材料说明丽江古城为什么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答案:城内古迹保存较为完整,保存了悠久独特的纳西民族文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世界遗产。读图,在明确区域位置的基础上,确定此区域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根据此区域自然条件判断地质灾害;根据材料及所掌握的旅游资源特点,判断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