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虞美人 课件 (共40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虞美人 课件 (共40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6 14:39:37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从来文章憎命达,自古才命两相妨。 自古以来写出好文章的都是命运不顺的人,有才的命运不好,命运好的就没有才
在他41岁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此时此刻,他再也无法遏止这三年囚徒生活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喝完宋太宗赐来的美酒,倒地而亡,而他那首《虞美人》也成了他的绝命词1、那么这个他是谁?
2、他的《虞美人》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这首词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虞美人李 煜虞美人 你可知?植物名虞姬相传项羽被围于垓下,虞姬为不拖累,拔剑自刎,后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为纪念她命名为“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词牌名——虞美人l
春 花 秋 月何 时 了?往 事知 多 少。小楼 昨 夜 又 东 风,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只 是 朱 颜 改。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lllllll一朗读ll1.把握节奏:
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
2.找出韵脚:
了、少、风、中
在、改、愁、流
押韵特点:
两句一换韵
3.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
低沉、凄哀ll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往 事 知 多 少。小楼 昨 夜 又 东 风,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只 是 朱 颜 改。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lllllll一朗读﹒﹒﹒﹒﹒﹒﹒﹒﹒﹒﹒﹒鉴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自古以来写愁的名句,它好在哪里?提示:①修辞手法;②表达方式  ——设问、比喻、夸张。
  用春水来比喻愁,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ll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往 事 知 多 少。小楼 昨 夜 又 东 风,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只 是 朱 颜 改。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lllllll一朗读﹒﹒﹒﹒﹒﹒﹒﹒﹒﹒﹒﹒ 命如玄机
1、生于七夕,亦亡于七夕。
2、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君王之相。
4、无意天下,却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3、有着传奇的经历,集君王与阶下囚、庸才与天才、成功与失败,词帝与昏君于一身。
4、所以有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也有人说他“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
6、一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他生命的绝响。知人论世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知人论世  作为一代帝王,因几位皇兄相继的英年早逝,李煜被莫名其妙的推上了皇上的宝座,都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更何况无心政事,生性懦弱,与世无争的他,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山易主,自己也从天子变成了阶下囚。
作为绝,代词人,才华横溢,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晓诗词,尤以词成就最高。开阔了宋词的境界,被誉为“一代词宗”知人论世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 前期词多表现宫廷享受的生活。风格清新亮丽
后期词则多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风格沉郁苍凉。有强烈的感染力。细品诗词思考:诗人有何愁?
如何表现这种抽象的愁
春花秋月 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触景伤情,内心的绝望锦衣玉食、尊荣富贵、欢乐自由往事之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明月再一次,强调,内心的煎熬故国之思亡国之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示猜测“可能”内心的悲怆朱颜指的是什么?仅仅是,无奈、无助、感伤“只是朱颜改”的“改”。改变的只是朱颜吗?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物是人非之痛思考题:
愁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故国之思
物是人非之痛
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主要艺术手法。 春花秋月—往事
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 — 朱颜改
(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

今昔对比,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对比虚实结合拓展提升 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代词宗,绝世才子,诗歌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绝望悲苦的李煜,此时此刻,你想对李煜说什么,请用“李煜,我想对你说”写一段话。李煜,我想对你说 你的痛太深,你的愁太苦,只因一位亡国之君的心中装了太多。这种痛固然是我们这些局外之人无法躬亲受教,可是,你的沉沦太深,你的消极太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难道前人在失败中崛起,在痛苦中自拔的经历不能给你一点激励与鼓舞吗?难道每天的以泪洗面与日那就填词才能麻醉你沉浸在故国的心?李煜,我想对你说 在位的十六年里,你当然也有过错。在位期间,你不能明辨是非,难以区分贤臣与奸臣,曾错杀了直言讽谏的臣子。你性情温和,优柔寡断,没有识珠的慧眼,有的只是风花雪月的词。你虽在诗词上卓有建树:后期作品善用比喻,情景交融,却缺乏治国的才能,你没有履行一个皇帝的职责,没有让你的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缺憾。
欣赏《虞美人》
下面让我们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再次去感受这首词的凄美意境 春花秋月 —— 往事
(现实) (回忆) 往事之叹
小楼东风 ——故国月明
(现实) (过去) 亡国之恨
雕栏玉砌 —— 朱颜改
(过去) (现在) 物是人非之痛二读品析三读形象 诗歌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绝望悲苦的李煜,能否根据内容,展开想象,设想更具体的诗人形象。你眼中的李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有着什么样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我眼中的李煜身形消瘦,形容枯槁,风吹乱了他的头发,更乱的该是他的内心,他的泪已流干,目光绝望,月色冷清,抚慰不了他绝望的心,他的黄袍不在,身上不过是一袭白衣我眼中的李煜 我眼中的李煜登上小楼,眺望远方;我眼中的个李煜眉头紧锁,迎风落泪,对月叹息。还在么,那些美好的往事?还在吗,曾经的雕栏玉砌?他是孤独的,一个仰望苍天,问天,问地,问自己,却没有人能够给他一个回答,我听到李煜的一声叹息…..我眼中的李煜我眼中的李煜 花好月圆,东风和暖,一位曾经的君王,面色苍白,登上小楼,想起了太多的往事,眺望南方却再也看不到他的“三千里山河”。两年零七个月的囚徒生活已经把他的泪洒干,面对越来越遥远的故国,越来越遥远的故国,越来越屈辱的现在和越来越渺茫的未来,他的眼中只剩下了绝望和悲凉。望江南: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子夜歌: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破陈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出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鬃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赏 析你如何看待李煜的愁?
往事之叹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亡国之恨“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试联系作者的身世,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理解。 李煜由南唐君主变为阶下之囚,生活经历了巨大的转折 ,这种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李煜敏感懦弱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所以,李煜后期的词作字字血泪,感慨深重。《虞美人》中所表现出来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结的绝望之情,回首故国物是人非的凄凉悲慨,像春水一样奔流不息的愁绪,都浸透了词人的血泪。没有 惨痛的人生经历,绝写不出这血泪之词。 对比赏析
《虞美人》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和绵绵不绝的愁情;
《浪涛沙》表达梦醒之间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离别之痛,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
同是亡国之痛,这首比《虞美人》显得更哀伤、凄苦。
有感情的背诵《虞美人》 说说你知道的咏愁名句——
只恐双溪舴艋(zé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 铸《横塘路》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