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词牌名
题目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接受课文的艺术感染,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领悟本课的主旨,学习词作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和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3.引导学生与“苏词”作对比,辨析两首词的异同;
4.理解词作与时代、国家背景及个人遭遇的密切联系,接受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关于词牌名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唐教坊曲名。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直至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单调有二十八字、三十字等变体,平仄换韵。双调有五十四、五十六、五十八字等变体。南乡子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代表作有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
关于北固山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55.2 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
关于北固山
北固山由前峰 、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
关于北固亭
北固亭。因为该亭位于北固山的最高点,上接蓝天,古人有云:“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因而又名凌云亭、摩天亭。传说中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孙夫人随刘备去荆州后,又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孙夫人听到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故名祭江亭、临江亭.
关于北固亭
“江山第一亭“之名是清未康有为的杰作,他在星空月夜,登亭看到北固山“峰峦隐出烟雾,山光月色相吞吐”的胜境,情不自禁,援笔题名为“江山第一亭”。在这许多名称中,家喻户晓的还是北固亭和祭江亭,其中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北固亭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石柱上刻有楹联两副:“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
关于作者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 思想内容︰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的不满。风格 ︰ 豪放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关于背景
辛弃疾身处南宋偏安的时代。当朝主和,只思自保,不积极抗争,收复国土已渺无希望。辛是主战派,一生积极从事抗金事业,但无法施展抱负。京口,今江苏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宋开禧元年,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便写下了这首词。
听朗读录音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西临长江。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重点词语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休:停止。
⑦坐断:占据、割据。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重点词语
诗句大意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上片写景,以问起句,以答结句,使人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诗句大意
下片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含对当朝的忧虑和讽刺。
诗句赏析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真可惊天地,泣鬼神。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诗句赏析
“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透露作者无奈、伤感、抑郁的情感。
诗句赏析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用典: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 。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句赏析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
用典:词人如此颂扬孙权,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诗句赏析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用意:是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年轻有为,暗示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词中三问
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四周一片美好的风光了!
词中三问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思绪万千。
词中三问
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唯曹操与刘备耳!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结构分析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慨雄壮,意境高远,沉郁顿挫。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手笔之大气。
思想感情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李清照《夏日绝句》:
陆游《示儿》:
岳飞《满江红》:
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让多少诗人豪情万丈,柔肠百结:
1、《南乡子》含蓄地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渴望的句子是:
2、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3、从侧面对孙权的历史地位做评价,突出他雄才大略的句子是:
4、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随堂练习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5、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起笔描写登亭景色,后即景生情,抒发对历史英雄角色充满敬意的名句是:
6、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随堂练习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随堂练习
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中原地区”或“中原”或 “中原大地
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 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 敢于和盛大的曹操、 刘备抗衡,
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 统一祖国 (或: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随堂练习
赏板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达效果。
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随堂练习
“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词融经铸史、驱遣自如,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用“兜鍪”代指士兵。 “兜鍪”, 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 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譬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作者借用三国枭雄曹操对刘备称赞孙权的故事,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反衬当权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 怯懦苟安, 显得十分贴切自然。
随堂练习
. 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的深刻含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赞扬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
B.对敌人的轻蔑。
C.作者希望自己的后辈成材。
D.感慨当时的统治者无能。
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D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南乡子” 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首词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和曹操。
B.“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C.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的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D.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善于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