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初中语文课件
部编版 九年级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译文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兼语句
“邹忌讽 纳谏”
齐王
解
题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接受。
解题破题
解题破题
邹忌战国时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能言善辩著称。善鼓琴,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kūn )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几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卓有远见、关心国家的政治家。
解题破题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课时
《战国策》
目标导航
1、了解《战国策》相关知识,读准“昳丽窥、谤讥”等字音,读通、读熟课文。
2、积累“孰、私、刺”等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作品简介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 》、《 》,是一部( )总集,其体列为( ),由( )时( )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 )和( )。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共( )策。
作品简介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事》《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列为国别体,由西汉时刘向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共12策。
新知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yì kuī jiàn
jī bàng jī
zhāo cháo
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请你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掌握重要词语。做好文言词语的知识梳理。
感知课文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美啊。”
感知课文
译文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 ,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感知课文
译文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侍从,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的老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
感知课文
译文 威王说:“你说得好。”于是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人,可得到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好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 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齐王纳谏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其他国家。
再读课文
第一部分:邹忌从妻妾及客人赞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第二部分: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威王——进谏的内容。
第三部分: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
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邹忌设喻进谏、齐威王纳谏,从而使齐国强盛的故事,说明群臣进谏,国君勇于纳谏,君臣同心,上下协力,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作业布置
1、积累实词,理解文意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二课时
《战国策》
目标导航
1、理清思路,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分析邹忌的形象。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手法。
3、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理解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
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
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
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
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
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问
答
思
比
赏
变
问 美
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
比 美
思 美
妻
妾
客
私
畏
求
孰视: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
相 貌
邹忌比美(开端)
探究性学习一
赏析感悟
皆以美于徐公
妻私臣
妾畏臣
客求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求王
王之蔽甚矣
(生活小事)
(国家大事)
以小见大
类比
说理
探究性学习一
赏析感悟
三赏
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
中赏:上书谏寡人者
下赏: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三变
探究性学习一
赏析感悟
赏析感悟
探究性学习一
结局:
除蔽结果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赏析感悟
探究性学习二
邹忌 齐王 妻 → 私 → 宫妇左右 妾 → 畏 → 朝廷之臣 客 →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赏析感悟
探究性学习二
邹忌 齐王 妻 → 私 → 宫妇左右 妾 → 畏 → 朝廷之臣 客 →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人物形象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三思-三比-三赏—三变
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
邹 忌:
齐威王:
头脑冷静、实事求是、
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闻过则改、虚心纳谏、
明智果断、兴利除弊。
人物形象
思考:
邹忌的妻、妾、客回答他的问题时感情和语气相同么?为什么?
其妻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 “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 “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彩是由衷的赞美,
口气易毋庸置疑。
感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感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妻→私:偏爱赞扬 妾→畏:卑微畏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拓展延伸
讨论指导:
1、邹忌在妻妾客赞他后飘飘然了吗?
2、邹忌有没有实际观察?
3、邹忌没怪妻妾客先前的赞“美”,而是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分析赞他的原因。
4、进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
5、说服齐王时若方法不对会有何后果?
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 。
2、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
3、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
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邹忌设喻进谏、齐威王纳谏,从而使齐国强盛的故事,说明群臣进谏,国君勇于纳谏,君臣同心,上下协力,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检查自己的理解情况。
2、总结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积累情况。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三课时
《战国策》
感知课文
课文图解,背诵全文
再读课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感知课文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感知课文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感知课文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吾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感知课文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感知课文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感知课文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感知课文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解内容,背诵课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
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