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与“胡化”之议——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教材分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三内容,是中国古代改革史的重要一课。本专题的逻辑关系是先从背景入手,分析当时北魏政府改革的原因,而后阐述了改革具体内容,最后进一步分析改革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历史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改革,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学情分析
选修教材的教学主要是针对高二文科生,他们已经基本完成高中历史必修部分的学习任务,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和一些历史基础知识,并且有一定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但是,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深入理解、归纳、分析、应用等能力还较为薄弱,而且本课有很多知识和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且抽象,所以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思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及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的形势下,历史学科更强调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突出历史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本课采取话题式教学,以话题的形式,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并选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史料进行话题的探讨。
本课以“汉化”与“胡化”的角度切入,以五个话题展开,探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原因,特点和评价。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同时注重方法点拨,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整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探究,师生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设置一个“话后余音”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注重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注重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还注意探掘德育因素,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是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情感体验中达到情感升华。
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对史料的分析以及对史学观点的思考,达到从“史实”到“史识”的转变。
四、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二)课程目标
1、北魏孝 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特点
难点: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评价
六、课型和教学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话题式教学,史料分析法,谈话法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时空定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正是各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民族融合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双向学习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拓跋氏掌权的北魏以汉化改革著称,北魏从未间断地向汉族学习,汉族生活方式也胡风盛行。而东魏北齐时期的胡汉冲突则极为激烈,与北魏高度的汉化落差巨大。胡汉冲突历史上称为胡汉之争。
(设计意图:播放《敕勒歌》作为背景音乐,迅速将学生注意力和思维引入课堂教学情境中。时空定位,并通过北魏高度汉化和东魏北齐排斥汉文化现象,创设情境,引出胡汉之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环节二:话题探讨,讲授新课,整体感知
话题一 “胡汉之争”的由来
“胡汉之争”反映的实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提取关键词,指出“胡汉之争”所反映的实质。
材料:拓跋鲜卑的崛起, 得力于武勇之风。但入主中原后,相当一部份鲜卑贵族却格守“崇武”传统不变,顽固坚持固有的统治模式。拒绝学习和接受中原文化……鲜卑旧贵族认为知书(儒学)会使鲜卑人失去勇武性格。这种自尊与自卑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理,导致他们自甘封闭、拒绝先进文化的保守趋向。
拓跋鲜卑凭借武勇之风崛起。入主中原以后,环境与形势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鲜卑贵族却依旧格守“崇武”的传统不变。拒绝接受汉族文化以免失去勇武的习性。鲜卑贵族崇尚武力。与之对应则拒绝学习汉文化,利用儒家思想进行文治。可见“胡汉之争”反映的实质是崇武与尚文之争。
(设计意图:通过话题一:“胡汉之争”由来的探讨,通过材料分析理解胡汉之争的实质。)
话题二 “汉化”、“胡化”之释
如何理解崇武与尚文的内涵,接下来我们进入话题二 “汉化”、“胡化”之释,对汉化与胡化的历史内涵做个简单的理解。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理解的汉人和胡人的差别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指出陈寅恪先生又是如何定义汉人胡人的,依据是什么?“汉化”、“胡化”的历史内涵。
材料: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先生认为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
历史内涵:1.“汉化”是指中华各少数民族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及其核心儒家文化的过程,其实质可认为是 “儒化”过程。2.“胡化”汉族采纳和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或习俗。
(设计意图:通过话题二:“汉化”、“胡化”之释,阐释“汉化”、“胡化”的历史内涵,使学生对民族融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加强历史概念的理解,体现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
话题三 “汉化”政策推行原因之初探
无论汉化还是胡化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在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下,北魏政权又面临着怎么的机遇和问题,促使北魏统治者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接下来我们进入话题三的学习: “汉化”政策推行原因之初探
材料一:孝文帝认为其祖辈之所以“锐意武功,未修文德”,是由于当时“四方未一,群雄竞起”,而他所处之时, 条件不同了, 必须移风易俗,实行文治。
结合材料和课本28页第一自然段,指出“条件不同了”是指什么?
孝文帝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与治国政策的关系。孝文帝祖辈之所以“锐意武功,未修文德”,是由于当时割据纷争,并未统一。而孝文帝统治时期,“条件不同了”是指北魏已经统一北方,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北魏面临的任务随着北方的统一转为如何完成封建化以巩固统治。
北魏统一北方既为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提供政治前提,也是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必然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话题三:“汉化”政策推行原因之初探,引导学生分析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原因。通过材料一,了解孝文帝汉化政策推行的有利条件——北魏统一北方。)
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北魏政权面临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国家,拓跋氏仗恃游牧民族的优势骑兵长驱进入中原,征服了封建制度充分发展、文化较之高得多的汉族地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以及统治与被统治民族间的纷争给北魏王朝带来严重社会危机……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由于不同民族间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颇为悬殊。鲜卑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虽被纳入统治集团,但心存不满。长期的正统观使他们内心又瞧不起鲜卑贵族……拓跋政权统治下,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深受压迫的人民不满北魏政权暴虐统治,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民众起义就达到七八十次。
相对于封建制度充分发展、文化较高的汉族地区而言,北魏建立之初还是个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落后的部族,尚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时期。长期民族征战不断形成北魏贵族集团的民族优越感和歧视其他民族的心态。因而在遭其他民族反抗时,除了野蛮的屠杀外,还将大量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变为奴隶和杂户。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族骑兵则在后督战,并任意纵马践踏,从而激化民族矛盾。
北魏政权是少数民族对汉族的统治,汉族地主虽被纳入统治阶级,但处处受鲜卑贵族的压制,此外,鲜卑族比汉族落后,加上长期的正统观,不满鲜卑贵族统治也是理所当然。可见,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北魏政权的暴虐统治还引发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文化差异的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及尖锐的阶级矛盾,威胁着北魏政权统治。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二,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北魏政权面临的社会问题,认识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是北魏著名的女政治家,出生汉族,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纲常伦理。正是冯太后的精心培育下,孝文帝对汉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此外从材料中还可以看出不仅仰慕还十分精通。(政治家个人素养)
材料三: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设计意图:通过对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家个人素养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认识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可能性。)
话题四 “汉化”政策特性之微析
在社会历史条件改变的环境下,在其统治面临重重危机的形势下,加之孝文帝对汉族文化的了解和对本民族落后性深切感悟,更坚定了他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既是智者的最好选择,也是势之必然。
孝文帝汉化政策有何特征?接着我们进入话题四一起学习。
材料一:
改革领域 改 革 内 容
?政治 俸禄制、任期考核制(484年 )三长制(486年 )迁都洛阳(495年 )
?经济 均田制(485年 ),租调制
?社会习俗 易汉服(494年 ) ,断北语(495年 )改汉姓,通婚姻
?文化教育 学习汉族礼法,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措施全面,涉及领域广,涉及政治体制,生产方式,文化教育,生活习俗等方面。
全盘汉化,封建化改革。阶段性明显,渐进性
材料二:(孝文)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 ——《中国历史讲义》
迁都洛阳“旧人怀土,多所不愿”
触及鲜卑贵族的利益,阻力大,新旧势力斗争激烈。
政策激进性以及强制性
材料三: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共和国教科书:上卷》
少数民族统治者主持推行(政府主导),自上而下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设计意图:通过话题四:“汉化”政策特性之微析,通过对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内容的梳理,结合史料分析,概括汉化政策的特点。)
话题五 “汉化”政策影响之我辩
史学界对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褒贬不一。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中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其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如果把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改革置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考察,就可以明显地发现,这是许多少数民族汉化中的一例而不是唯一。学习先进文化的汉化是各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的共同趋势,……正是华夏( 汉) 族的先进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夷行夏礼而成为了夏( 华) ,于是华夏族( 汉族)终于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民族。这其中历代各少数民族领袖带头学习、提倡践行汉文化,居功厥伟,功不可没。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周思源《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功不可没读<北魏孝文帝 “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措施,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全盘汉化”来消除鲜卑拓跋氏的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因为改革的结果,是鲜卑拓跋氏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自己的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这样一来,鲜卑拓跋氏便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从而与汉族完全同化,融没入汉族之中。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 “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
材料中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其理由是什么?
作者对孝文帝汉化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孝文帝改革居功厥伟,功不可没。改革革除了鲜卑陋习,促进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北魏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民族的融合。
作者对孝文帝汉化政策持否定态度,认为孝文帝的全盘汉化消除鲜卑族的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使之丧失民族独立性,主体性,盲目全盘汉化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文弱之风,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加速北魏国家和民族的衰亡。
材料中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评价都存在不足,都只是从单一的角度片面的分析。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方法:全面,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史论结合)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而言,作为一个较为落后民族的统治者孝文帝为了统治政权,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方式汉族化、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在农业生产发展带动下手工业和商业也都迅速发展起来。、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北魏由氏族制和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社会,大大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政权的巩固,民族融合的加强,是一次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成功典范。无疑是进步的,值得肯定。
但是,孝文帝改革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的统治埋下隐患。忽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勇武善战,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不断削弱,最终导致北魏政权的瓦解和鲜卑族的消亡。
(设计意图:通过话题五:“汉化”政策影响之我辩,通过材料分析作者对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结合材料分析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辩证的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环节三:话后余音,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话后余音: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结合孝文帝推行汉化的相关内容论证这一观点。
(设计意图:“话后余音”环节,要求学生结合相关史实论证材料观点,对本课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和延伸拓展,注重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注重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还注意探掘德育因素,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是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情感体验中达到情感升华。)
◆环节四:布置作业,自我检测,巩固提升
见附件
九、板书设计
“汉化”与“胡化”之议——北魏孝文帝改革
话题一 “胡汉之争”的由来
话题二 “汉化”、“胡化”之释
话题三 “汉化”政策推行原因之初探
话题四 “汉化”政策特性之微析
话题五 “汉化”政策影响之我辩
十、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及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的形势下,历史学科更强调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突出历史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本课采取话题式教学,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以“汉化”与“胡化”的角度切入,选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史料以五个话题展开,探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原因,特点和评价。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整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设置“话后余音”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和延伸拓展,注重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同时还注意探掘德育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达到情感升华,达到从“史实”到“史识”的转变,也符合高考的基础与能力并重的要求。
总的来说,整个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整合,适当增减,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但是教师问题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质疑思考的时间仍有待增多,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也需要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