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上化学 3.1原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九上化学 3.1原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21: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
课标要求: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现象;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只有一些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所以对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涉及的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环节是重点。
四、学习目标:
1、用分子的观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五、学习重点:
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六、学习难点:
化学反应的实质
七、学习方法:
启发式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八、教学评价:
通过对宏观现象氧化汞的分解反应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总结出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得出原子和分子的联系和区别完成目标一和目标二。通过展示延伸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混合物与纯净物完成目标三。
九、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的性质。那么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哪?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拉瓦锡在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时候,都用到什么反应呢?
汞和氧气受热生成氧化汞,氧化汞受热又生成汞和氧气。
1、写出氧化汞(HgO)加热生成汞(Hg)和氧气(O2)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变化,属于____反应。
2、已知:表示氧原子,表示汞原子
(1)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2)1个氧化汞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1个汞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
请根据下图——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回答:
在该反应中发生了改变的粒子是____;在该反应中氧化汞分子是否发生改变?____;在该反应中氧化汞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____在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
阅读课本51页图3—7讨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1)在这个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2)化学反应中,是否分子变了,化学性质也变了?(3)分子是怎样变的呢?
一、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
1、分子、原子的概念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性质的____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____变化中的____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___可以分裂成___,___又可重新组合成新的___;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学会说话:根据p50图3-5完成下题:(注意划线部分)
(1) 1个氧分子(O2)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2)1个氢分子(H2)是__________。
(3)1个二氧化碳分子(CO2)是_________。
(4)一个氨分子(NH3)是______________。
(上述4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
4、分子与原子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体积都非常__ 2、彼此之间有____
3、总是不断地____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__性质的__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____。
1、原子是__变化中的__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___。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       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展示延伸】
二、用分子的观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_,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三、用分子的观点区别混合物和纯净物:
1、混合物:由___或___以上的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__分子构成。
2、纯净物:有___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分子构成。
【反馈评价】
1、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分子发生改变了的是____。
(1)水汽化;(2)红磷燃烧;(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氢气;(4)工业制取氧气
3、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A分子由____种原子构成,D分子由____种原子构成。
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如右图所示。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
5、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若以“●”表示一个氧原子,则下列各图中可表示氧气模型的是( )
6、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反应前 反应后
B、生成物是纯净物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原子
一、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离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二、用分子的观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三、用分子的观点区别混合物和纯净物
【布置作业】52页第3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