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上化学 8.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九上化学 8.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22: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学情分析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是初中学生要求全面、系统认识掌握的三种重要气体,现在学生能在学习了氧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氧气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学生后面学习CO等物质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而且通过小学科学课、生物课和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从一开始学习化学就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等。初中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知觉到操作,往往可以通过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教具准备
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蜡烛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2分钟)
猜谜语:它是“灭火的先锋”; “天然的粉刷匠”;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其实对于二氧化碳我们并不陌生,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节课我们就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奇妙的二氧化碳。
在学习之前我们一起来回答一下下列问题见PPT
推进新课
【过渡】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试着猜想一下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演示实验〗点燃两支长短不一的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演示实验〗向一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在来进一步探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5分钟)
⑴在刚刚蜡烛阶梯实验中,蜡烛熄灭了,说明二氧化碳能不能燃烧?能不能支持燃烧?
这就是二氧化碳的一条化学性质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它溶于水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观察下面这个实验
⑵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它遇酸变成红色。
〖演示实验〗小魔术——紫色小花变红
①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第四朵喷上水以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提示):稀醋酸是种酸,可见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由此可见,二氧化碳不是酸。
(提示):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可见水不是酸。那么将喷有水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为什么会变成红色呢?
既然二氧化碳与水接触了,而二氧化碳和水都不是酸,那么,是什么使小花变红的呢?
对,你们成功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请同学们写出二氧化碳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好后与老师的对照一下看你们与老师写的是否一致。(抽两个同学上黑板写)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碳酸受热不稳定:H2CO3 = H2O + CO2↑
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提问〗 前面我们学过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什么呢?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呢?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白色的难溶物CaCO3。可以用Ca(OH)2+CO2==CaCO3↓+H2O这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这个反应原理。
这也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以下三个问题都要根据这一反应原理来解释:
①鉴定气体是二氧化碳
②盛放石灰水的烧杯壁上会生成一层白膜。
③为了使石灰浆[Ca(OH)2]抹的墙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学习了二氧化碳以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2分钟)
介绍干冰的形成和干冰的用途
三、课堂练习(5分钟)
课后123页练习第1题第①②④⑥⑦
教师读题、指导习题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本堂课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一、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
能溶于水
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二、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也不助燃。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
【课后思考】
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怎样鉴别?
六、课后作业
1、课后相应的练习册第一课时作业
2、试设计家庭化学实验证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存在。
七、教学反思
学生联想,小学科学课学过的知识,以及结合生活经历来学习
预习今天新课内容
二氧化碳
见PPT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等
a)蜡烛熄灭
b)熄灭顺序(下面先灭,上面后灭)
抽学生单独描述实验现象并总结
塑料瓶迅速变瘪。
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溶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P内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也不助燃。
带着问题思考
是二氧化碳与水接触了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是它使小花变红了
在草稿纸上书写
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回忆生活中的实例
1、光合作用
2、灭火
3、气体肥料
4、化工产品的原料
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冷藏食物、制造舞台云雾效果
做题
不懂的地方举手提问
课后思考
课后独立完成
通过谜语,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回忆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通过两组实验以及前面的观察,完整的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从实验中观察所得的现象和结论,学生记得更牢更准确(完善117页表格)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人人动脑,人人有收获
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学会找出结论的正确方法
通过老师的层层引导,最终得出本课的新知识
抽学生上黑板写,发现学生的书写问题,当面纠正,同时给其他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
使学生温故知新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学习化学,使学生学的轻松
学生自主学习
从练习题中巩固新知识
使学生完全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不懂就大胆问的好习惯
总结学过的知识
为下节新课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