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分析与思考: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五年级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是对学生学习的整数乘除法知识的一次扩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但由于教材中计算内容的编排比较简单,所以有的人认为计算无非是一些数据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思维含量较低,学生只要掌握计算的顺序和法则就行了,因而忽略了对这部分内容挖掘与研究,人为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
整理,是指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复习,是指重新学习。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奥苏伯尔曾提出综合贯通的学习原则和策略。他主张教师在用演绎渐进分化出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之间的横向贯通,要及时为学习者指出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防止由于表面说法的不同而造成的知识间人为的割裂,促进新旧知识的协调和整合。采用有效系列题组的方式帮助学生巧妙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点——让学生抓住知识相互转化的切点,运用同化和顺应的理论,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自主建构知识系统。
复习目标:
1、系统整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明确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2、建立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对该两单元的计算有个更清晰、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体会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
价值。
复习重、难点: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整理知识点间的联系。
复习准备:预学单、复习卡、课件等。
课前预学:(附表格)
课前谈话:
1、“温故而知新”什么意思?
2、咱们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
复习过程:
一、前测、激活知识
给预学单的五道题分类梳理,并说明分类想法。
二、梳理、沟通联系
1、梳理:小数乘法、除法的算理与法则。
(1)小数乘法
A、结合①回忆一下“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B、这是利用了“积的变化规律”转化成整数乘法,算出积后还原小数乘法的积。
(2)小数除法
A、结合②再来回忆“小数除法”是怎么计算的?
B、这是利用了“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沟通: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
(1)计算方法
①它们的计算方法有联系,是将小数乘除法转化成整数乘除法。
②小乘与小除相互验算
(2)运算顺序、运算定律
从③④⑤三道题中,看出它们与整数乘除法还有什么联系?
三、应用、拓展提升
1、心算,直接写得数
2、把表格填完整
(1)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
①圈出得数都是7.2的三个数,明明数的大小不同,为什么乘得的积却都是7.2呢?
②总结:小数乘法的算理、算法的依据就是-----积的变化规律。
(2)根据第一列里的数,填出其他各列里的数。
①观察这些数据,你能像老师那样提出数学问题吗?
② 小结:小数除法的算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小数转化成整数除法再计算。
3、对比辩析,灵活运用。
(1)先计算,再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根据第一列的数,写出其它各列的数。你发现了什么?能否也像上一组那样自己整理出发现?
(3)运用:在O里填上“>”、“<”或“=”
比一比:判断积和一个因数的大小方法与商和被除数的大小的方法。
4、沟通方法,渗透思想。
(1)出示:四组算式。
(2)独立计算,比较每组题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
(3)明明有乘有除,但为什么得数却是相同的呢?圈中的两列数有什么联系?
(4)引导发现、明理。
(5)小结:小数乘除法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反思、内化延伸
“小数乘、除法”整理和复习预学单
班级: 姓名:
同学们:“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的计算你掌握得怎么样了?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让我们先来完成下面的预学单,检测一下自己掌握的情况。
1、我会计算 (一步计算用竖式,两步计算用递等式,能够简算的要简算)
(1)7.3×0.3= (2)2.19÷0.3= (3)3.5×0.4+6.5×0.4 (4)1.4÷0.4÷2.5 (5)2.8+7.2÷0.12
回顾: 回顾: 说一说:
小数乘法是怎么计算的? 小数除法是怎么计算的? 上面几题中有用到哪些运算定律?
2、我学整理
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