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4、3、2加几》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4、3、2加几》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07:5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3、2加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PPT课件 口算题卡 练习本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9+5   8+6   9+7   7+8
6+9   8+9   9+4   7+6
2.指名口算。
3.谁能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4.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算式题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从而推出得数。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5、4、3、2加几。(板书:5、4、3、2加几)
设计意图:将9、8、7、6加几的算式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准备。
⊙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5页例4。
(1)请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与前几节课学习的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前面的加数小,后面的加数大)
①让学生读一读算式,举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得数的。
②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计算5+7,并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预设 生:把7分成5和2,5+5=10,10+2=12,所以5+7=12;把5分成3和2,7+3=10,10+2=12,所以5+7=12。
(2)提问:这样的算式用“凑十法”计算是不是最佳选择呢?
预设 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慢,因为前面的加数太小了,算起来麻烦。
(3)提问:那怎样想才能很快算出得数呢?
预设 生:交换加数的位置,把它变成大数加小数的算式。
生:因为5+7就是7+5,7+5=12,所以5+7=12。
2.形成计算的思路。
(1)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试算其他三个算式。
(2)指名说说自己的算法。
师:看到5+8,4+8,3+9时你想到了哪些算式?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预设 生1:看到5+8时,想8+5=13,所以5+8=13。
生2:因为8+4=12,所以4+8=12。
生3:因为9+3=12,所以3+9=12。
3.提问: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算出得数的?
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算式,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变成大数加小数来算,提高计算速度。
4.反馈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95页“做一做”2、3题。
⊙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游戏,极速搜索。(教材95页“数学游戏”)
2.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95页“做一做”1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后列式计算)
(2)完成教材96页4题。(学生先在图上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再列式计算)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布置作业
教材96页1、2题。
板书设计
5、4、3、2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