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统一是怎样炼成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东晋十六国形势图统一是怎样炼成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尝 试 统 一——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后期(382年),氐族苻氏建立前秦逐渐强大,并统一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那时候,在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苻坚东晋大败前秦 383年前秦─东晋80万PK8万以少胜多自主归纳尝试统一:淝水之战尝试统一:淝水之战想一想 淝水之战,苻坚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这是为什么呢?提示:阅读课本86页到87页找出前秦失败的原因前秦:
①骄傲轻敌。
②军队强征各族人民,军心不齐。
③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东晋:
①战略得当,从容应对。
②团结一致,军队士气高涨。尝试统一:淝水之战东晋大败前秦 383年前秦─东晋80万对8万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自主归纳推 进 统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崛起,统一北方 386年拓跋珪重整旧部,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即代王位。396年拓跋珪即皇帝位,定都平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其孙拓跋焘先后灭夏、北燕、北凉,在439年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推进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看视频,总结归纳出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推进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迁都洛阳推进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画一画:孝文帝迁都的路线推进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贵族联姻用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意识(2)汉化措施推进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找一找:汉族服饰与鲜卑服饰的区别在哪里?推进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连一连:孝文帝改革中鲜卑姓与汉姓的对应推进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北魏分裂,北方再次分裂北魏齐写一写:北魏政权之后对峙政权的名称奠 基 统 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生产方式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生产方式北方少数民族的畜牧活动汉族的狩猎活动汉族的畜牧活动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畜牧经验。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2.生活习俗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畜牧经验。汉族学习、并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
少数民族说汉语。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畜牧经验。十六国北朝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汉族学习、并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
少数民族说汉语。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4.文化生活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畜牧经验。十六国北朝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汉族学习、并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
少数民族说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深受汉族人喜爱。材料: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洛阳伽蓝记》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5.民族心理问:由以前以为都是“异族”到现在“礼仪兴盛”说明了什么?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畜牧经验。十六国北朝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汉族学习、并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
少数民族说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深受汉族人喜爱。民族心理上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减少。材料: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问:结合材料谈谈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1.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2.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奠基统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完 成 统 一——隋唐帝国的建立完成统一:隋唐帝国的建立589年,隋朝完成国家的统一。618年年,唐朝建立,开创统一繁盛的大唐帝国。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翻阅历史的篇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实现共赢,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和进步,在这种民族凝聚力的推动下,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定会朝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发展,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