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第二单元 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第二单元 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6 18: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庄暴见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亚圣 孟子学习目标:1、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清选文的行文思路,欣赏孟子的论辩艺术。
3.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1王语暴以好乐 庶几
有诸
管籥之音 疾首蹙頞
羽旄 则王矣 yù shùjīzhūyuècù èmáowàng生字认读1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难点突破
1.王语暴以好乐。
2.好乐何如?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4.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5.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6.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7.臣请为王言乐。
8.今王鼓乐于此。
9.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10.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通假字可得闻与与,通“欤” 1通“犹”,如同今之乐由古之乐也词类活用今王鼓乐于此
独乐乐,与人乐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1文言句式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 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王语暴以好乐状语后置句见羽旄之美定语后置句1重点词语:
王语暴以好乐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今王鼓乐于此
直好世俗之乐耳
(告诉)(相当于“之乎”)(连词,如果,假如)(只,仅仅)一 词 多 义1、暴见于王2、今王鼓乐于此于:
以:
庶几:
1、王语暴以好乐2、暴未有以对也3、何以能田猎1、则齐国其庶几乎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表示被动)(介词,在 )(介词,把)(介词,用来)(介词,凭借)(副词,差不多)( 副词,也许,大概 )三、合作探究庄暴为什么来见孟子?
他到底为一个什么话题来的?
这个论题有没有难度呢?我们从句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孟子对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研习课文? 庄暴与孟子对话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2、孟子见到齐宣王,问其 “王尝语暴以好乐,有诸?”,为什么齐宣王会变了脸色?这表明当时双方处于怎样的谈话氛围中? 生气? 羞愧 ?攻其要害 研习课文 孟子与齐宣王对话 2、齐宣王“变乎色”说明什么?1、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
(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2、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表明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3、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这句话在谈话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先王之乐
世俗之乐 投其所好音乐 治国暗度陈仓今之乐 古之乐
4、在齐宣王态度发生改变之后,孟子直接提出“臣请为王言乐”这个要求了吗,他是怎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臣请为王言乐乐(lè )转换话题
引蛇出洞4、在齐宣王态度发生改变之后,孟子直接提出“臣请为王言乐”这个要求了吗,他是怎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用这两问做铺垫,其目的一是转换话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蓄势, “与人”“与众”会更快乐的基础上,引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
揣摩语气与感情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控诉、责难
猜测、祝愿
5、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图景和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景象这两幅画面,概括出两幅画面的内容,并指出手法和效果。
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带来的不同的政治效果。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孟子的主张,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
? 疾首蹙额 民怨载道图 不与民同乐
?
欣欣然 黎庶安乐图 与民同乐
情景描绘对比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引入话题→转换话题→直切正题→得出结论投其所好引蛇出洞形象生动水到渠成由谈乐(yuè)而言乐(lè) 正反对比引出与与民同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可王天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论辩技巧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 迅
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