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1版湘教版地理配套课件必修一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一号》2011版湘教版地理配套课件必修一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2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2-13 19: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0张PPT。第2课时 走进高考 第一关:基础关  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_________________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_________。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_________。海陆热力差异热低压冷高压(2)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使气压带不再呈带状分布,而呈________状分布。 (3)7月:北半球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___所切断,高压只保留在________上(海洋或陆地)。大气活动中心:亚欧大陆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平洋____________,大西洋______________。块副热带高热低压海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4)1月:北半球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___所切断,低压只保留在________上(海洋或陆地)。大气活动中心:亚欧大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平洋______________,大西洋________。 (5)南半球的________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________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________状分布。副极地低冷高压海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海洋纬向带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________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________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________和________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东亚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亚冬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节大气环流东部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________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按气团本身的属性分为________气团和________气团两大类。 (2)________的交界面叫锋面,又叫锋区。锋面一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物理属性冷暖冷暖气团冷锋暖锋(3)冷锋是指________气团向________气团主动推移时所形成的锋,过境时的天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境后的天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暖锋是指________气团向________气团主动移动时所形成的锋,过境时的天气为_________________,过境后的天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的天气,大都与________有联系。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________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也是________南下时形成的。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是由______________锋形成的。 冷暖阴雨、大风、降温天气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空转好暖冷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锋面冷锋冷锋江淮准静止2.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由________向________旋转辐合;北半球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________气流,天气特点:________。 (2)高压(反气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由________向________旋转辐散;北半球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________气流。天气特点:________。 外围中心逆时针顺时针上升阴雨中心外围顺时针逆时针下沉晴朗3.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1)形成:气旋常常与________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气流: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__,垂直方向________。 (3)天气:经常出现在________地区,天气为________。 锋面由外围流向中心上升中纬阴雨解读高考 第二关:考点关
考 纲 精 研
1.全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能运用大气环流形势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特征。
(2)说出北半球冬夏季节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并分析掌握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影响。
(3)能识别各种天气简图,判断天气系统,并分析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精 题 选 编 例1(2009·全国卷一)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3)题。(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答案:(1)A (2)C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答案:(3)D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等值线基础知识及在等压线图上绘制实际风向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N地气压高于P地”可在N点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箭头,再结合图中纬度知此地位于北半球,从而画出风向。第(2)题,四地中,其他三地气压较高,P地气压低,气流以上升为主,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第(3)题,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时,结合M地所处位置分析,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最强,为北半球冬季,因此D选项正确。例2(2009·上海高考)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  )
A.对流层、电离层 B.平流层、电离层
C.平流层、中间层 D.对流层、中间层
答案:(1)B (2)下列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答案:(2)A 解析:第(1)题,平流层和电离层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渐上升。对流层和中间层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渐降低。第(2)题,热带风暴是一种气旋(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其热带风暴为顺时针辐合,故选项A正确。重 点 突 破
重点1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由于海陆分布使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复杂化,大陆上的高、低气压中心与海洋上的高、低气压中心差别很大,列表说明如下: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差异 重点2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图示法记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成因的差异重点3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
②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
③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①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①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②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重点4 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重点5 气旋与反气旋重点6 锋面气旋 (1)锋面气旋的平面结构(以北半球为例)。(2)经常出现的地带:中纬地区。 (3)锋面气旋系统影响下的天气: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①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气旋左侧总为冷锋,右侧总为暖锋。
②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因此反气旋不能形成锋面系统。互 动 探 究
探究1(2009·广东高考)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性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
解析:冬春季节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地形阻挡,出现准静止锋有关。
答案:B 探究2(2009·天津高考)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和文字信息,回答(1)~(2)题。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1)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答案:(1)B(2)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
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
答案:(2)C 解析:第(1)题,图中a、b间为一冷锋,a一侧为暖气团,b一侧为冷气团,故由a到b气温降低,A选项错误;根据等压线的分布规律,由a到b气压先降低再升高,B正确;锋面处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应最大,C错;云量在锋面处应是最大,D图曲线a、b间云量最小,显然错误。第(2)题,台风的移动路径影响着台风的登陆地点,故选C。探究3(双选)下图为某日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单位:百帕)(1)下列四个城市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
A.扬州 B.长沙
C.哈尔滨 D.石家庄
(2)图示天气状况出现时,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强的是丙地
B.甲、乙、丙三地都是晴朗天气
C.甲地刮西北风,乙地刮偏北风,丙地刮偏东风
D.甲、乙、丙三地中,温度最高的是丙地
答案:(1)AB (2)BD 解析:该组题侧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题,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由图示等压线及锋面气旋的分布可判断出,石家庄位于冷锋前,哈尔滨位于暖锋后,扬州位于暖锋前,长沙位于冷锋后。第(2)题,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故甲地风力最强。甲、乙两地都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丙位于暖锋后,天气晴朗,气压值最低,气温最高。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
规 律 总 结
规律1 高、低气压中心的判断技巧
(1)根据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判断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低,为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高,为高压中心。
(2)根据季节判断
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中心,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3)根据风向判断
风总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这是判断高、低气压中心的依据,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为高压,陆地上为低压。规律2 冷暖锋面类型的判断
(1)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
冷气团主动前进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前进为暖锋。
(2)根据锋面符号判断
为冷锋符号,其中三角所对方向为冷峰移动方向。 为暖锋符号,其中半圆圆弧所对方向为暖锋移动方向。(3)根据锋面坡度判断
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锋面坡度大,一般为冷锋;锋面坡度小,一般为暖锋。
(4)根据冷、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判断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雨、降温等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温度降低,天气转好。暖锋过境时,常出现云、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暖。(5)根据雨区的位置及范围判断
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附近,雨区范围狭窄;暖锋降水全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宽。
(6)根据雨线倾斜方向判断
冷锋附近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7)根据降水特点判断
冷锋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暖锋降水强度小而历时长,多连续性降水。规律3 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可简化为“南左北右”),方法与北半球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规律4 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首先,找研究点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然后根据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判
断出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如
右图中B点风向是AC。其次,头脑中要
有研究点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三,看研究点所受的风向弧线与哪个方位有夹角,如图中AC与西部有夹角,故称偏西风。
从上述三个步骤中可以归纳出气旋和反气旋的口诀记忆法:强 化 训 练训练1.下图是2004年8月2日澳大利亚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关于图中X、Y代表的气压系统及其气流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X是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B.X是低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C.Y是反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D.Y是高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答案:C
解析:从图中等压线数值来看,X、Y分别是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低压系统(即气旋),气流是顺时针旋转的;南半球的高压系统(即反气旋),气流是逆时针旋转的。训练2.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报:来自西伯利亚的某天气系统(如图所示)于2005年11月15日下午已到达天山一带,并将继续向东南移动。预计16日晚上到17日,西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华北地区将受其影响。读下面“天气系统图”,回答(1)~(2)题。(1)下列气压场中,易出现上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2)正确反映P地11月15日~11月17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A解析:第(1)题,根据天气系统图,可以判断该系统为冷锋天气系统,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中;根据风向与气压的关系,可判断③④为高压系统,①②为低压系统,②为冷锋,①为暖锋。第(2)题,P地在冷锋过镜前为暖气团控制,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  训练3.(2008·四川文综)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右图,回答(1)~(2)题。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答案:(1)A(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答案:(2)C解析:第(1)题,若M点吹东南风,说明闭合等压线的中心气压低,由此可以判断风向发生了右偏。因此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是一个气旋。第(2)题,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则属于热带气旋或者台风,则它会向西、西北、北等方向移动,影响东亚、东南亚等地区。课时作业7 大气环境一、单项选择题 1.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正确的是(  ) ①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②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③亚洲低压强盛的季节 ④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 ⑤亚速尔高压强盛的季节 ⑥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等压面的弯曲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切断知识。当近地面等压面呈图中所示状态时,陆地上盛行上升气流,等压面向低处弯曲,海洋上盛行下沉气流,等压面向高处弯曲,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要高,即为北半球夏季(7月份)。7月份时,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亚洲低压切断,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故C选项正确。 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地(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天气晴朗 D.昼夜温差增大 答案:2.B3.下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答案: 3.C2~3.解析:依据各点风向可知,该气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南半球气旋。气旋过境,多阴雨天气,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昼夜温差减小。高空气压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故甲地对应的高空为高压,等压面上凸。   读下图,回答4~5题。 4.两图中,处于相同位置的点是(  ) A.①和b B.②和a C.③和c D.④和cB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B.乙图中城市盛行下沉气流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D.乙图中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A4~5.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甲图为冷锋天气,①④为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②③为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乙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a为冷锋后,b为暖锋前,均受冷气团控制;d为冷锋前,c为暖锋后,均受暖气团控制。第5题,①地因离锋面较远,受冷气团影响不明显,故①地气温最高。④地未来将受冷气团控制。乙图中a、b两地可能形成降水,c、d两地处在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城市因处在气旋中心区域,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阴雨天气。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6~7题。 6.若图中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m的数值可能为(  ) A.1005 B.1010 C.1015 D.1020D7.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爆发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  ) A.L1附近 B.L2附近 C.L3附近 D.L4附近C6~7.解析:第6题,此题考查夹在两条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线的取值问题。闭合等值线如取低值,则内部取值低于低值;如取高值,则内部取值高于高值。m所在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m所在天气系统为北半球反气旋,故m外侧等压线应取高值1015百帕,所以m的数值为1020百帕。第7题,沙尘暴天气是由快行冷锋过境形成的。L1、L2为高压脊,不能形成锋面;L3、L4所在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L3处为冷锋,L4处为暖锋,所以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L3附近。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 ①a地的气压比b地低 ②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③d地的风力比e地小 ④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C9.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 A.a、e  B.a、c  C.e、c  D.d、eB8~9.解析:本题组考查等压线和锋面气旋的有关知识。解题时先画出等压线,由等压线分布图判断该图所示为锋面气旋,在a与b和c与d之间分别形成冷锋和暖锋。a地气压比b地高,c处应为暖锋。冷锋锋前、锋后都会形成降水,但主要集中在锋后a处;暖锋降水集中于锋前c处。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10~11题。 10.左图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右图中(  ) A.①线绘制的 B.②线绘制的 C.③线绘制的 D.④线绘制的 D11.右图所示天气系统(  ) 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B.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 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D.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一般不会出现B10~11.解析:图中有两个锋面,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右图中④线由左向右分别穿过了冷锋和暖锋,故左图天气系统剖面是沿④线绘制的。右图所示天气系统中有两个锋面,则为低压系统,同时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说明是位于北半球的锋面气旋;P纬度低于Q而气温要高些。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图示时间,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乌鲁木齐 B.沈阳 C.广州 D.武汉A13.此时(  ) A.太原位于高压区内,天气晴朗,气温较低 B.沈阳处在冷锋控制下,大风、降温 C.海口受来自海洋气流影响,为阴雨天气 D.武汉因受低气压控制,气温低C14.关于①~④四地点风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③的风向相反 B.②④的风向相近 C.③吹西北风 D.④吹西北风B12~14.解析:第12题,判断风力大小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从图中可知广州等压线比其它三城市的等压线都密集,所以图示时间广州风力最大。第13题,此时,太原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低;沈阳为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海口、武汉均受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第14题,风向判断的方法是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看偏转。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时要注意的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值指向低值。根据图示等压线图,可判断出①吹西北风,②吹东北风,③吹西南风,④吹东北风,故②④风向相近,B选项正确。 二、综合题 15.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_,乙处为________,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百帕(选择填空)。 A.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