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1张PPT。第5讲 水循环和洋流走进高考 第一关:基础关一、水循环1.定义: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_______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2.能量来源:在________及________的作用下,水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间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空间位置运动形态物理状态太阳能地球重力陆地海洋大气吸收放出3.主要环节:地球上的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在地理空间位置的移动。4.类型:根据水循环的空间分布,可以将水循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海洋间循环陆地间循环5.意义:(1)海陆间的水循环,使大量的水分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陆地,实现陆地水的更新。(2)海拔较高的地区,水循环将________转化为水体的________。(3)当水在较温暖的地区蒸发成为气态水时,________了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________,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降水太阳能势能吸收释放出来二、洋流1.定义:洋流又叫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常年大规模地________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2.作用: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________来改变其环境特征。海流大洋表层海水沿一定地球表面热环境能量交换3.分布规律:围绕_____________的洋流称为副热带环流,该环流的中心大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在赤道附近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形成自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洋流。___________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来。西风带内持续向东运动的洋流称为____________,它盘踞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宽阔地带。副热带高压南北纬25°~30°东北信风东南信风赤道逆流西风漂流北纬35°~45°南纬30°~60°解读高考 第二关:考点关
考 纲 精 研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能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2)能阅读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来源及补给特点,并分析原因。
(3)根据不同水体的水位关系,判断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并判断季节及洪水期、枯水期。
(4)能根据洋流的模式图或局部大洋图,分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分析洋流对局部地区的气候、海洋生物、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精 题 选 编例1(2008·北京高考)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1)~(2)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答案:A(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答案:B 解析:第(1)题,对水循环知识的考查。①环节为降水,其能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②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而形成自然带的基础为热量和水分;③为蒸发,引起海水盐度升高;下垫面的冷源和热源距离影响着④的运动距离。第(2)题,洋流①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洋流③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例2(2008·山东高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解析:黄土塬因地面平坦,与其他地貌类型地区相比,水的下渗作用强烈,地表径流较少。
答案:D例3(2009·全国卷Ⅰ)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2)题。 三角贸易示意图注:一次三角贸易大约需要半年时间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2)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成因。答案:(1)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2)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性质。本图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为加那利寒流,中程为北赤道暖流,归程为北大西洋暖流。第(2)题,本题考查地中海气候的成因、特点、分布。到达里斯本时为7~8月份,由于副热带高压北移控制该地,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炎热干燥。重点1 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和意义(1)水循环的过程(2)水循环的类型及意义重点2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重点3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在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上,地下潜水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根据水流和河流的关系很容易判断两者(河流和潜水)补给关系只要作出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高线或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流向低处,很容易得出互相补给关系。b图中,是潜水补给河流水。a图中,河流水补给潜水。 重点4 洋流的分布规律重点5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互 动 探 究探究1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数字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是( )
A.①——冰川融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 D.④——积雪融水补给
(2)与淮河相比,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泥沙含量大
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冻断流
答案:(1)C (2)C 解析: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春季来源于冬季的积雪融水,夏秋季节主要是降水。同时,图中显示河流的中下游有湖泊,故也有湖泊水补给。一般而言,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并且地下水补给较稳定。故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地下水、积雪融水、降水、湖泊水。淮河冬春季节既无湖泊水补给,也无积雪融水补给,故水位的季节变化大于东北的河流;同时,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而淮河只有夏汛。探究2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种情况。据此回答(1)~(2)题。(1)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断( )
①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②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③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④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C(2)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
①减缓地面沉降
②保护地下水资源
③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④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和等值线的理解、应用能力。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可知,两图地势都是北高南低,河流由北向南流;比较同一纬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从而确定补给关系。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出现漏斗区,进而引起地面下沉。探究3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后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显示的是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________(填字母),该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__。南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西风漂流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A、B、C、GA秘鲁寒流(4)E洋流沿着___________大陆________(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常年份,________(填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________现象。澳大利亚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A厄尔尼诺(6)洋流G每年有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在强大的盛行西风作用下,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
规 律 总 结
规律1 潜水位等值线图的判读
(1)河流流向判读
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2)补给关系判读作一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从而确定补给关系。潜水位高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则相反。 如下图所示: ①潜水补给河水;②河水补给潜水;③左岸河水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水(面向河流流向)。
规律2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河流流量的大小;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③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2)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即补给类型)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④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流量曲线变化和缓,多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3)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方法
①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量,特别是对纵坐标应更加注意,要看清它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②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注意过程曲线弯曲变化的时段、峰值的流量,确定汛期、枯水期。
③统计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补给确定河流补给的形式。规律3 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的方法
(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①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②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③洋流概念法:由高纬向低纬流的是寒流,由低纬向高纬流的且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
④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2)寒暖流的判读方法①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②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规律4 洋流分布规律及世界渔场的形成对洋流模式图及各大洋洋流分布特征,可联想为“ ”。中间视为赤道,上面“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下面的“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强 化 训 练训练1.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1)~(3)题。(1)C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为( )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下水流向与等水位线的关系是斜交
B.B处潜水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流
C.C处有固定的潜水位
D.A处地下水流速小于D处
答案:(1)A (2)D(3)若该地地下水位上升最可能导致( )
A.河水倒灌 B.土壤盐渍化
C.洪涝灾害 D.农作物高产
答案:(3)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C处的海拔高度是15米,地下潜水位海拔高度为10米,因此,该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应为两个数的差,即5米。地下水的流向与地表水的流向一样,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且与等潜水位线垂直,潜水位是不断变化的,潜水的流速与地形有关,地形陡的地方,流速快。地下水位上升,最容易造成次生盐渍化。训练2.读某河流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1)~(2)题。(1)下列地区河流不具备上述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a B.bC.c D.dC(2)下列有关该类河流及其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分布在北半球
B.该河没有冰雪融水补给
C.当该河流处于汛期时,我国长江流域处于伏旱天气
D.如果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则该地典型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D 解析:该河流6、7、8月为枯水期,如果在北半球,则为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如果在南半球,该河冬季为枯水期,则该地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训练3.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1)~(2)题。(1)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答案:C(2)a、b、c、d四处的洋流和海水性质是( )
A.a处为暖流,盐度最高
B.b处为寒流,温度最低
C.c处为暖流,盐度最高
D.d处是暖流,温度最高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纬线两侧的西南风和东北风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环流圈。则a处有自南向北的暖流,四幅图中只有C图与之相符。b为北赤道暖流,因最接近低纬度而水温最高;a、c为副热带海区,因蒸发量大,降水少而盐度最高,但由于a处是暖流、c处是寒流,而使c处盐度较低。 训练4.读下列四幅图,回答(1)~(3)题。(1)四幅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渔场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 )
A.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C.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
D.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
答案: C(2)四幅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洋流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 )
A.北太平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本格拉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B.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秘鲁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C.日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答案:B (3)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比较适宜鱼类的生长
B.寒暖流交汇处鱼的种类比较丰富多样
C.寒暖流交汇使海水的盐度比较适中,有利于鱼类产卵
D.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
答案:D 解析:渔场①是北海道渔场,②是纽芬兰渔场,③是秘鲁渔场,④是北海渔场;洋流a代表日本暖流,b代表墨西哥湾暖流,c代表秘鲁寒流,d代表北大西洋暖流;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丰富。课时作业9 水循环和洋流一、单项选择题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1~2题。1.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2.下列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澳大利亚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答案:1.D 2.C 1~2.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回归线可知,图示为中低纬度的洋流系统;再根据其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可知,它位于南半球;其中④洋流是由于盛行西风的吹拂而形成的西风漂流。第2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①为秘鲁寒流,它对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使该气候南北跨度范围广;②为南赤道暖流,附近没有热带草原气候;③为东澳大利亚暖流,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澳大利亚大陆东部降水增加;④是西风漂流,它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无关。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3~5题。3.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答案:D 4.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
A.10°W;61°N B.150°W;4°S
C.157°E;28°S D.143°E;32°N
5.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的地区是( )
A.智利 B.美国
C.印度 D.英国
答案:4.A 5.C 3~5.解析:第3题,若甲洋流所处纬度是30°,则甲洋流位于中低纬环流中,因位于大陆西岸,应为寒流,当甲为南半球洋流时,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符合条件,当甲为北半球洋流时,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不符合条件。甲可以是秘鲁寒流,也可以是本格拉寒流,组成的洋流系统为甲→⑤→⑥→④或甲→⑤→⑧→④,所以只有D选项正确。第4题,大陆西岸洋流属于暖流,则应为中高纬环流圈中的洋流,只有北半球才有中高纬环流圈,所以A选项正确。A表示的是北大西洋暖流。第5题,根据题意可知此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显然C项正确。下图为海陆分布模式图,其中阴影部分为大陆,①②③④四个海域深受洋流的影响。分析回答6~8题。6.关于四海域海面等温线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C.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D.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答案:D 7.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
A.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
C.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
D.西风漂流与秘鲁寒流
答案:B 8.若在③处附近发现油轮泄漏事故,几乎不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是( )
A.新加坡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答案:A 6~8.解析:第6题,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①、③为暖流所流经,水温高,等温线向北(或高纬)凸出;②、④为寒流所流经,等温线向南(或低纬)凸出。第7题,①处位于北半球大洋东部,只有北海渔场的位置符合。第8题,新加坡位于③地以南,而且东部岛屿较多,故几乎不可能受影响。英国、美国、日本则处于③所属大洋环流经过之处。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回答第9题。9.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解析:由图可知,a位于太平洋,若箭头表示洋流,则该洋流位于中纬度,且自西向东流,应为北太平洋暖流。
答案:D《史记》中记载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多建于山麓、冲积扇地带。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良田。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A.雨水 B.冰雪融化
C.湖泊水 D.河流水
11.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 )
A.驯鹿南迁至针叶林带
B.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大浪高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答案:10.B 11.C 10~11.解析:第10题,坎儿井出现在我国新疆地区,其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第11题,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为北半球气温最高时,即北半球夏季。驯鹿此时生活在苔原带,不迁移;此时为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开普敦此时为冬季,受西风影响其附近海域风大浪高;地球此时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西安交大霍有光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陈昌礼教授等设想:西调渤海之水,利用沙漠中次一级断陷盆地储存数百亿立方米的海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可以有效治理我国北方的七大沙漠。据此回答12~13题。12.选择西调渤海之水的理由是( )
①离沙漠地区近 ②渤海储水量在我国四个近海中最大
③渤海污染程度最低 ④利用地势 ⑤渤海盐度较低 ⑥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①②③④
13.通过海水西调改善西部沙漠环境,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B.水汽输送、降水
C.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降水
答案:12.A 13.D 12~13.解析:第12题,西北内陆地区的沙漠离渤海距离较近;又因渤海有大量淡水注入,盐度较小。第13题,注意审清题目,调到西部地区的水是通过水循环的蒸发和降水来改善其周围地区的环境的。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14~15题。14.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5.如果图示为北印度洋,则下列地理现象可能的是( )
A.台风频繁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寒潮常暴发南下,造成我国南方沙尘暴
C.地中海气候区温和湿润
D.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悉尼同时进入雨季
答案:14.B 15.D 14~15.解析:第14题,这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第15题,北印度洋的洋流为季风洋流,夏季为顺时针方向,冬季为逆时针方向,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台风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A选项错误;虽然我国冬季常暴发寒潮,但是主要影响我国的北方地区,B选项错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为夏季,干燥少雨,C选项错误;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悉尼同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为夏季,正是雨季,D选项正确。二、综合题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位于_______________岛东部沿海,B地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大陆西部沿海。(2)A、B两地的降水量有何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两地纬度相同且均在沿海,降水量为什么有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附近海域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B附近海域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A地降水量较B地降水量大。A地有暖流流经,对其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有利于降水量的增加;B地附近有寒流流经,对其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减少了沿岸地区降水量。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17.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_________________作用。北图略(24℃~16℃间画向右的暖流、A附近海域画向北的暖流和向南的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温带海洋性增温增湿(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双选)(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大渔场?为什么?AB答案:不会。因为世界级的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18.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答案: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2)在图中,用“△”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案:标在圣约翰斯偏北海域 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答案:当年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是逆北大西洋暖流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而第二次他率船队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比第一次少花17天时间到达美洲。(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给洋流带来什么影响?答案:受石油污染的海水会顺着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到达北美洲东海岸,也会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从而使污染范围扩大。(5)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首航没能进入北极海区,使该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答案:拉布拉多寒流使高纬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