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4张PPT。第3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走进高考 第一关:基础关 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________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________的总称。2.属性:自然属性包括________、整体性、________;社会属性包括________、社会性。经济价值物质与能量有限性地域性多用性3.分类(1)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________资源、气候资源、________资源、土地资源、________资源等。(2)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资源与________资源两大类。自然资源的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矿产水生物 可再生非可再生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8世纪中
期以前生产力不
发达木柴、
水力木柴时代18世纪中期~
20世纪60年代蒸汽机煤炭煤炭时代20世纪60年
代以来内燃机石油、天
然气石油时代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依赖程度很大自然条件好、
自然资源相对
丰富的地区强对资源性产业和工
业布局起决定性作用靠近矿产资源
富集的地区较强依赖性减弱区位选择面宽一般解读高考 第二关:考点关 考 纲 精 研 1.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能源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1)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属性及主要类型。(2)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明确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 题 选 编 例,1(2009·广东高考)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自然资源质量差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解析:题中所描述的以出口自然资源为主的经济形式,称为单一产品经济。由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之间存在巨大的利润差,使得“资源诅咒”现象发生。 答案:C例,2(2008·广东高考)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解析:看懂图示是解题的关键,从图中看出,到2010年,我国的煤炭、石油的消费量比重达85%左右,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图示的六类能源中,天然气的增幅最大,但它不属于新能源;水电的比重增长在0以上,不仅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局面,还略有上升;其他可再生能源比重增长也在0以上,所以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消费比重均有增加。答案:B重 点 突 破重点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理解自然资源应从以下方面:①时间性:如:月球上含有人类可利用的矿物和岩石,但目前还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受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制约,不同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具体内容、类型划分和经济价值,认识上是不同的。如过去不作为资源开发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现在得到开发利用,成为自然资源。②条件性:能够产生经济价值。③物质与能量:a.物质:如煤矿、铁矿、石油、天然气、淡水等;b.能量:如水能、风能等。④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如粮食,就不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的属性与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各种矿产资源,它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还要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用一点、少一点,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各种生物资源生长发育的环境如果不被污染或破坏,就能够不断地更新、生长和繁殖,因而被认为是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只要合理利用、保护得当,它们都能够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所以它们与生物资源一样,都属于可再生资源。重点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2)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能源消费结构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转换过渡时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重点3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互 动 探 究 探究1读下图,完成(1)~(2)题。(1)若①是自然资源,②是能源,则③不可能是( )A.常规能源 B.水资源C.矿物能 D.可再生能源(2)若①是矿产资源,②是燃料原料,则③可能是( )A.煤、石油、核能 B.铁矿、水能、沼气C.地热、天然气、煤 D.石油、水能、铁矿答案:(1)B (2)A解析:第(1)题,若①是自然资源,②是能源,则③既是自然资源,又属于能源,水资源不是能源。第(2)题,B项中铁矿不是燃料,沼气不是自然资源;C项中地热不是矿产资源;D项中铁矿、水能不符合条件。探究2下图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矿产水生物(可互换)(2)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煤、铁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由强到弱)。(3)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图中增绘曲线,用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做简要说明。答案:见下图。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污染较轻;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社会,人类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状况得以改善。(4)结合陆地自然资源和特征,举例说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答案: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使环境良性发展,反之,可引发环境问题。解析:本题以社会经济发展的时间顺序展示了各历史阶段资源的开发利用差异,从读图分析入手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信息: ①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作用程度(即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②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1)A、B均为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这一时期现代工业并未出现,人类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条件制约。而C表明工业社会阶段的利用类型应为矿产资源。(2)根据图中横轴应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注意分析不同时期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影响程度。(3)注意题干中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由此可见在按时间变化绘制的污染变化曲线图中,表现为曲线前期上升,而后期下降。(4)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可知,自然资源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因此是依赖于环境存在和发展的。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规 律 总 结规律1 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的分类(2)能源资源分类规律2 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规律3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强 化 训 练训练1.(2008·上海高考)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1)~(3)题。(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答案:(1)A (2)B(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C解析:第(1)题,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而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撒哈拉沙漠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是无风带,风能具有发电投入大、效益好的特点。第(2)题,冬季内蒙古高原盛行强烈的冬季风,夏季我国的东南沿海夏季风强烈。第(3)题,塔里木盆地的北部为天山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进入,风力较小。训练2.(2008·上海高考)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1)~ (3)题。(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的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答案:(1)B (2)A(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C.中国 D.澳大利亚D解析:第(1)题,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是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第(2)题,埃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地区,而新加坡降水多,但人口密度较大。两个国家都缺水。第(3)题,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是雨影区,为此澳大利亚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课时作业14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图中②所示的是( )A.铜矿、焦炭 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解析:图例②表示的含义是自然资源,四选项符合自然资源的只有D选项。焦炭是人们从煤炭中提炼出来的,不属于自然资源。答案:D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运用了简洁明了的图解方式,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个互有联系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辨别能力。水资源属自然资源,但不等同于能源。能源中有一部分来自自然资源,还有一部分却不是自然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都是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汽油、电力等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答案:C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回答第3题。3.关于图中曲线表示能源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曲线表示木柴 B.②曲线表示煤炭C.③曲线表示石油 D.④曲线表示天然气解析:根据能源的利用过程和图示可知②为柴草,①为煤炭,③为石油,⑥为天然气,④、⑤分别表示核能、太阳能,所以C选项正确。答案:C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回答4~5题。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5.在各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中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 )A.瑞士 B.法国 C.中国 D.英国答案:4.B 5.D4~5.解析:第4题,解答方法是把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与相应的条件相联系确定答案,然后根据熟悉的程度逐项找出与所给条件的关系,不熟悉或根本不知道的放在最后。比如在世界能源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在减少,各种新能源所占比重在增加,世界能源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导,由此可判定B正确。第5题,首先必须明确①代表石油;其次明确能源消费构成中,中国以煤居首,法国以核电居首,英国因北海油田的开发而以石油居首。读下图,回答6~7题。6.下列有关太阳能和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常规能源,风能属于新能源B.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的能源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不是D.太阳能和风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7.在该游客拍摄照片时,当时吹的风向不可能是( )①南风 ②北风 ③东风 ④西风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6.B 7.A6~7.解析:太阳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新能源。太阳能板面应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一般为东西方向,图中显示的风向与太阳能板一致,不可能是南风或北风。8.下图是日本与其主要石油、粮食、煤炭、铁矿石输入和输出国之间关系模式图,排列正确的是( )A.①石油 ②煤炭 ③粮食 ④铁矿石B.①石油 ②粮食 ③煤炭 ④铁矿石C.①石油 ②铁矿石 ③煤炭 ④粮食D.①煤炭 ②铁矿石 ③石油 ④粮食解析:上述各个国家中,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所以日本应从中东进口石油。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铁矿石资源丰富,中国、南非煤炭资源丰富,美国及澳大利亚商品农业发达,向日本出口较多,故选项B正确。答案:B读“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其中甲能源为可再生能源,乙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完成9~10题。9.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图中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A.水能、沼气 B.地热、潮汐C.风能、煤炭 D.地热、煤炭10.在我国,乙能源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C.横断山区 D.长江三峡答案:9.C 10.B9~10.解析:第9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各主要发达国家能源生产情况,甲能源发电居前三位的是德国、美国和丹麦,可以排除地热和水能。乙能源为负增长,可判断为煤炭。第10题,由上题知乙能源为煤炭,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华北地区,以黄土高原最多。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互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完成11~12题。11.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B.天然气、石油、煤炭C.煤炭、天然气、石油D.石油、天然气、煤炭12.M省可能是( )A.山东 B.贵州C.新疆 D.河北答案:11.C 12.C11~12.解析:第11题,能源消费上与本地的常规能源种类相近,山西省煤炭是主体,重庆天然气十分丰富,黑龙江三种能源都具有,所以C选项正确。第12题,M省三种能源都较为丰富,消费比例大体相当,应为新疆。因为山东、河北缺乏天然气,贵州煤炭为主体。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第13题。13.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解析:乙醇主要是通过粮食转化而来的,如果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必然会有大量的粮食被转化为乙醇,从而加剧粮食紧张的局面。答案:B二、综合题14.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1)图甲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图中的大圆A表示________,小圆B表示________,大圆C表示________。(2)下列属于图甲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A.煤炭 B.水能C.铁矿 D.焦炭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能源资源B(3)图乙为水资源、自然资源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图中小圆A表示________,小圆B表示________,大圆C表示________。(4)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水资源能源自然资源B(5)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生物资源 B.气候资源C.水资源 D.铁矿资源D15.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图甲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乙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甲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变化特点:快速增长 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降低;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答案: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③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答案:原因: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受盆地周围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可再生常规能源是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