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5 黄河颂
(1)澜 zhuó qū (2)澎拜 澎湃
(3)山顶
(4)对偶、夸张
C
D
D
新知积累·基础练
B
D
语言建构·能力练
综合实践·素养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狂lán( ) 浊( )流 九曲( )连环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拜,/掀起万丈狂lán;/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qū
澜
zhuó
?
?
(2)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拜,/掀起万丈狂lán;/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澎拜
?
?
澎湃
(3)“高山之巅”一词中,“巅”的意思是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拜,/掀起万丈狂lán;/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山顶
?
?
(4)画线诗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拜,/掀起万丈狂lán;/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对偶、夸张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堤防)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里比喻支流)
C
?
?
?
?
?
?
?
?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D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D
5.[2019?兰州]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才配得上一个民族的母亲河的称号。
①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
②那种席卷天地的气势
③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B
6.下列对诗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严谨。
B.“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中的“铁的臂膀”是形容黄河的无数条支流。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风格委婉含蓄。
D
7.填空。
《黄河颂》选自著名诗人________创作的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____________》,后经音乐家________谱曲后风行全国。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____________,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____________,誓死保卫祖国。
光未然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中华民族
伟大坚强
8.“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和“屏障”能否换成“身躯”和“屏风”?为什么?
一、课文研读
不能。“身躯”仅仅指身体;“体魄”还指蕴含的精神,用“体魄”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伟大力量。“屏风”太小,不足以形容黄河;“屏障”则显得高大,气势雄伟,用“屏障”比喻黄河,表达团结抗战、抵御外侮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形象贴切。
9.“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谈谈。
“啊!黄河!”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10.诗人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从诗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从诗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顽强意志。
11.《我的中国心》深沉真挚,也深情直白,请摘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情不变的句子。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8页第11-13题。
11.《我的中国心》深沉真挚,也深情直白,请摘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情不变的句子。
示例: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2.“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能换成“盖”吗?为什么?
12.“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能换成“盖”吗?为什么?
不能。“烙”指用烫的方式留下印记,“烙印”是难以磨灭的痕迹,一个“烙”字,形象而逼真地显示了祖国对自己的影响之深,表达了海外赤子和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表现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眷恋。而“盖”字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3.请根据示例,从【A】【B】处选择一句最能打动你的歌词,从用词、修辞、意象等任一角度,赏析词句中所蕴含的感情。
【示例】赏析:“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一个“只”字,情深意长。是啊,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了,有的人甚至从未踏上过祖国的河山。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哪怕从未见过,梦里都是祖国河山的影子。这里包含了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有着深深的遗憾。
我选【 】。
赏析:
示例一:A “虽然”和“依然”是结构上的呼应,也是内容上的对比,通过内外的对比,写出海外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
示例二:B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代表祖国的“河山”,在这里代指祖国;“重千斤”把不能以斤两计算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出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14.[芜湖期中改编]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各题。
(1)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连续的两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
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对材料中“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
15.本文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把对黄河的赞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请以长江为描写对象,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对它的赞颂之情。(100字左右)
例文: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你有母亲的情怀。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