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图版必修1):1.3《地球的运动》教案(第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中图版必修1):1.3《地球的运动》教案(第3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2-14 17: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媒体
大地球仪1个、投影仪、投影片、带小孔的纸板。
教学过程
【复习】 地球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
请每个学生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旋转投影片】 直射点移动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关系图。
【提问】 直射点位置和相应时间、节气名称。
【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观察投影片的旋转,说出直射点位置和极昼极夜的关系。
【提问】 由于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某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举例说明北京地区一年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变化?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同学讨论、回答。
【讲述】 树叶凋零,人们衣着的变化都是随着气候的冷热变化而变化的。四季最主要的区别也体现在冷热的差异上,如春暖、夏热、冬寒。大家还知道一天之内也有冷热的变化,早晚凉,中午热。大家都知道这种变化与太阳的日出、日落密切相关。可是,一年中同样是中午,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明显不一样。这又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内容。
【板书】 3.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旋转投影片】 12月22日的日照图。
【讲解】 观察某个纬度的昼夜长短变化的方法。
【演示旋转投影片】 分别演示从12月到次年6月之间和6月到12月的昼夜长短变化。
【提问】 北半球上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北半球下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夏半年。夏半年,昼和夜哪个长?什么时候白天最长?
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冬半年。冬半年,昼和夜哪个长?什么时候白天最短?
学生回答并在上节课的表1中昼夜长短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
【板书】 时间变化
【旋转投影片】 表示12月22日的日照图。
【提问】 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
【旋转投影片】 表示6月22日的日照图。
【提问】 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
【旋转投影片】 表示3月21日的日照图。
【提问】 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
【板书】
【转入正午太阳高度】
如果细心的同学还可以发现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同。
【板书】 (2)正午太阳高度
【讲解】 (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如何画正午太阳高度。
【复合片投影片】 北京地区直射点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关系图。学生观察回答。(1)一年中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2)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化?与什么有关?
(3)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是否满足这一规律?
学生在上节课的表1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规律。
【板书】
【旋转投影片】 分别展示春秋分、冬至、夏至的日照图。
学生观察回答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总结】 读上节课的表1会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与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一致的。
【转入四季的形成】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使得一年中同一地区获得的日照时间不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会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
【实验】 太阳高度与日照强度关系实验(暗室)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入射角度产生的光斑的面积和亮度的不同理解太阳高度与日照强度的关系。
器材准备:投影仪、带小孔的纸板、地球仪。
学生观察回答。
【小结】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会直接影响太阳的辐射强度。由此可见,昼夜长短年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都会影响一年内地球接收太阳热量的多少,由此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投影片】 四季成因的结构关系图。
【板书】 4.四季更替
(1)成因
(2)四季的划分:略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2.周期
3.速度
4.地理意义
二、地球的公转
3.公转的地理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