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图版必修1):2.2《水的运动-第二三课时-海水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中图版必修1):2.2《水的运动-第二三课时-海水运动》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2-14 17: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 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第二、三课时:《海水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海水运动的几种主要形式;理解洋流形成的原因及分类;认识世界洋流分布,识记重要洋流的名称;了解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绘制世界洋流图,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和动手的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德育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以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意义。
教学重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寒流与暖流的判别;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寒流与暖流的判别。
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点拔、启发、引导;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分析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玻璃水槽;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漂流瓶问题:澳大利亚小孩杰克在悉尼附近海滩上拾到一只漂
流瓶,打开一看,瓶内有一封来自秘鲁小朋友写的祝愿信。
看完信后,小杰克马上写了一封回信,放到漂流瓶中,并且将
漂流瓶扔回到悉尼附近的海中。请想一想,漂流瓶是如何漂洋
过海到达悉尼的?你认为秘鲁小孩有没有可能收到小杰克的回
信?为什么?
板书:第二节 海水运动
【新知讲授】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海水运动有哪些主要的形式?
(板书: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教师简要讲解海浪与潮汐内容】
1、联系东南亚海啸讲解海浪知识: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于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
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远比
地震本身惨重得多的损失。海啸以震中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像
一头猛兽迅速扑向周边地区,造成了死亡人数超过22万,以及重
大的财产损失。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潮引起的巨浪,
是海浪的一种,它的出现将给沿海地区居民造成巨大的灾难。
问题讨论:俗语说:无风不起浪。你赞成这个观点吗?
学生讨论:略
2、课件展示(Flash动画):月相与潮汐现象。
潮汐是在日、月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涨落
现象。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
当日、月、地呈直角关系时,引潮力减少,形成小潮。
【承转】
在三种形式的海水运动中,洋流规模巨大,对地理环境影响广
泛是海水运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也是本课要讲的重点内容。
(板书:二、洋流的形成与分类:)
【实验观察】
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透明的玻璃器皿做水槽,用气筒吹水槽的水,
水动;加泡沫颗粒,来回吹,水不按一定方向动;用气筒在一个
方向吹,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这类似于风海流;水槽内未吹气
的地方,水也在流,这类似于补偿流。
【读图过渡】
读教材上“地球上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如下图)。对比两模
式图,联系刚才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据洋流模式图,给洋流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海洋表层的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运动叫洋流。
2、仔细观察:风带中的风向与洋流的流动方向有什么样的关系?
这说明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洋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上与风向一致,这说明定向风的作
用是形成风的主要动力,主要原因。
教师简要归纳总结:
除了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海流外,形成洋流的原因还有因海水的补偿
作用而形成的补偿流以及因海水的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密度流。
(板书:1、洋流按成因分类有: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洋流还可以根据水温的相对高低来分类。阅读教材52页,根据教材
内容,判别下列图中A、B、C洋流属于寒流还是暖流?
10° C
20° A B 14℃
30° 12℃
40°
10℃
【教师归纳】
暖流是指海水由水温相对高的海区流向水温相对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则相反。
(板书:2、洋流按水温相对高低分类:有寒流、暖流)
【课件展示】
展示“洋流模式动画图”与“世界洋流动画分布图”,提出以下问
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世界洋流分布的实际情况与洋流模式图的分布情况有何差异?
(要点提示:对比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分布情况)。
2、南北半球的中低纬海区(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流向有何
规律?
(要点: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的影响下,北半球海
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则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为什么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冬、夏流向会相反?冬、夏洋流流
向的特点是什么?
(要点:北印度洋海区面积小,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在
西南季风的作用下,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在东北
季风的作用下,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4、在学习了洋流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你还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发现一些什么规律?
(学生有可能会提出: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却是寒流?为什么北半
球的高纬海区洋流为环流形式而南半球这种环流形式不存在?等等。
学生有可能会发现:在副热带海区的南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的
性质都为暖流而大洋的西岸则为寒流;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从成因
来看为补偿流南北两侧则为风海流……)
(板书: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问题回放】
再回到新课导入时的漂流瓶问题:学生学习完洋流的分布规律后,
应该能解答漂流瓶问题。教师可进一步提出,漂流瓶在漂流的过程
中,分别要经过哪些洋流,以巩固所学知识。
【设问过渡】
1、课件展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示意图,提问:
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地方:尽管靠近海洋,却是沙漠广布,你能说出
这些地方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仔细观察,这些地区海域附近的洋
流有什么特点?洋流与这些地区沙漠的形成有因果关系吗?
2、课件展示“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图:提问:
请说出世界上著名渔场的名称。世界上著名渔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这样分布?
3、我国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总是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
季返回,这是为什么?
(板书: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图、讨论、思考来一一解决。教
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
荒漠环境的形成。
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2、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与寒、暖流交汇有关及上升流有关。
3、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比逆着洋流航行快。
【视野拓展】
学生阅读教材56页“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教师补充“拉尼娜”
现象,提高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
【板书设计】
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二、洋流的形成与分类:
1、洋流按成因分类有: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2、洋流按水温相对高低分类:有寒流、暖流
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北半球洋流做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洋
流做逆时针方向流动。
2、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而南半球则为
西风漂流。
3、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在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冬季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
荒漠环境的形成。
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2、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与寒、暖流交汇有关及上升流有关。
3、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比逆着洋流航行快。
设计意图:
用有趣味的故事引入,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兴趣。
设计意图;
联系时事讲解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能唤起学生关心时事,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洋流的形成,并且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应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更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
问题设计新颖有趣,且有思维深度,能吸引住学生。教师及时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