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4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紧扣新课标要求,重点分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改变传统的老师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多渠道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的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列举自然资源组成的要素,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会分析和概括总结水资源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
3.熟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会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交流,培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课前研究与调查、课堂探究、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水资源是人类活动的外部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然而在特定的场合,水资源又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通过这种辩证的分析,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对人类活动引发水污染,水污染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又要为污水处理而努力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能够、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水资源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课前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前准备] 全班分成四组。第一组负责查找文献资料了解水资源在古代有何利用方式、主要开发利用哪些水资源;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有何影响。第二组联系实际归纳水资源在近现代有何利用价值、又主要开发利用哪些水资源。第三、四组分别在课前开展“我国各地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国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当地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各组写成研学报告。
[课时]2节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看图复习 出示五张图片,让学生辨别哪些是表示自然资源并说明原因 学生竞答
引入、概括概念 引导学生概括自然资源的特征进而得出概念、类型,并帮助归纳 概括自然资源的特征
联系实际(应用) 出示五张图片,让学生思考每幅图反映的分别是什么资源或资源的利用、各属于什么类型的资源、有何用途。待学生回答后展示两张图表帮助概括。 小组讨论后竞答
转入本节主题(以水资源为例) 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水储存于哪里?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是什么水?当地又是以什么水为主?从而概括出水资源的组成(广义和狭义),并播放一段“陆地水”的影视材料,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思考回答
分析图表 出示“六大洲的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让学生思考河流径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比较各洲的河流径流量并解释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比较、概括 让学生讨论:比较水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有何特性。老师提示、帮助归纳。 小组讨论并竞答其他组可补充
小组报告 先组织学生(四组代表)汇报课前研学成果。然后帮助总结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的影响。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与河流的关系图、海水淡化和开采地下水、我国南水北调组图(结合课本P108的年案例研究)、水污染图,以增强直观认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全球水危机”材料。 各组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充
探 索 出示两个问题:1、设计下一年世界水日的主题(阅读课本P102材料后回答材料后面的思考题)。2、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分组讨论
阅读与思考 显示案例材料和图片(“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让学生了解以色列是如何开发利用水资源的。 阅读后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
总 结
[教学后记](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