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章《近代资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章《近代资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7 22:3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近代资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C. 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2.国王的权力特别是在立法方面的权力受到了某些限制,法案的提出与通过不再是国王的特权,但国王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神圣的权力”,他是军队、教会和文官的首脑,他有否决议会立法的绝对权力。据此判断,该“国王”指的是( )
A. 英国女王
B. 德国皇帝
C. 法国总统
D. 美国总统
3.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 )
A. 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B. 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
C. 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D. 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4.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 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 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5.恩格斯说:“美国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而且在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这些“因素”促使美国的建立者们( )
A. 实行了政府分权制衡的原则
B.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C. 实施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 热衷欧洲事务谋求世界霸权
6.“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英国议会的聪明之处在于:只要权力在议会,保留个国王未尝不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  )
A. 首相由选民选举产生
B. 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 内阁成员对国王负责
D. 议会只限制首相
7.学者刘田玉在《民主与自由的分际》中说:“为了避免‘群氓统治’和经济崩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美国)制宪会议设计的宪法不仅旨在防止来自上层的暴政,也旨在防止来自底层的暴政。”为此,美国( )
①为防止“暴政”而实行三权分立和联邦制
②颁布的宪法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③确立的制度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性继承
④确立的制度实现了全民直接民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8.按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下列对于帝国议会表述正确的是( )
A. 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B. 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C. 其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对帝国皇帝负责
D. 帝国内阁的产生须经帝国议会同意
9.“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佩兰的提案,导致亨利·佩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材料体现了英国代议制的特征是( )
A. 首相决定内阁的存留
B. 国王不得否决内阁提案
C. 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
D. 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10.《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从1874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 )
A. 巴黎公社的建立
B. 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
C. 共和政体的确立
D. 保王势力的消失
11.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 颁布时间
B. 制定机构
C. 特点
D. 评价
12.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 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B. 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C. 政治权力中心在议会
D. 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13.英国人SirJohnTenniel 1890年所画“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非常有名。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A. 帝国皇帝
B. 内阁成员
C. 联邦议会
D. 帝国议会
14.余秋雨2001年在其文章《扼守秋天》中写道:“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英国曾经“做了”“跨了”什么( )
①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②1765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④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北京时间2010年5月12日43岁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竞选中最终获胜。随后,英国女王邀请卡梅伦担任首相,组建新一届政府,卡梅伦欣然接受。于是,他获得女王象征性的任命,成为下一任首相。对此说法不准确的是()
A. 女王依然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 女王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 首相的权力来源于国王授予
D. 英国首相通过选举方式产生
16.2009年6月4日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行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这里所说的英国首相“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是指( )
A.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B. 重新提名进行组阁
C. 扩大议会的权力
D. 超越女王成为国家的象征
17.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政治生活的漫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美国政党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美国政党政治实现了竞选对手的公平竞争
C. 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
D. 美国国会或总统选举在程序上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18.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 )
A.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B. 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
C. 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D. 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19.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1875年宪法》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
A. 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产物
B. 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C. 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D. 都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
20.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  )
A. 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B. 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 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 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8小时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中“新的先例”指什么?“48小时首相”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人类进步不乏政治上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治创新”在美国建国之初是如何体现的。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绘制的一幅卡通画——《要么联合,要么死亡》。它流传极为广泛,并在独立战争时期、邦联时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意,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的政治状况。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各州代表在费城集会,经过4个月的闭门讨论,起草制定出一部崭新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截至1788年6月,这部宪法经9个州批准而正式生效,时至今日,它虽然历经200多年,但仍是美国的根本大法。
——美国1787年宪法影印件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卡通画在邦联时期被赋予了怎样的含意?为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87年宪法的主要创举,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其历史地位。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三中“最大的困难”的?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意志帝国没有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全面的议会民主制是非正常现象,因为政治与经济应该步调一致。德国形成的是以容克贵族同德国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政治体制。为转移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他们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导致了帝国的瓦解与“一战”的灾难。
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鉴于英、美、法等民主国家也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的事实,我们很难保证,德意志帝国实现了全面议会制民主制就不会走上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正如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培代指出,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帝国主义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而且也是广大民众(“小人物”)的帝国主义,普通民众也狂热地支持对外扩张。
——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德国政治民主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四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和材料二、三,它们反映了两国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
(2)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作用。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议会)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W.白芝浩
(1)材料一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这种政体的特点是什么?通过这种设计,“控制者”最终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表明,英国的权力中心在哪里?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是美国的国歌;B是英国的;C是德意志的;D是巴黎公社的。所以答案选C。
2.【答案】B
【解析】从材料来看,在近代资产阶级政体确立的过程中,该国国王依然具有很大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国王应当指的是德国皇帝。故选B项。英国女王“统而不治”,排除A;法国和美国的总统受到其它部门的制约,排除C、D。
3.【答案】A
【解析】从材料“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可以看出,复辟帝制在法国已经没有了希望,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故选A。B项对材料的关键信息没有体现;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D项明显错误。
4.【答案】D
【解析】通过阅读本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它通过制定法律来干涉王位的继承,这就从本质上说明了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这是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D项。
5.【答案】A
【解析】美国并非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美国是实行了政府分权制衡的原则而非实施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美国的建立者们并不热衷欧洲事务谋求世界霸权,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6.【答案】B
【解析】 从题干材料“权力在议会”可以看出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议会主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故选B项。A、C、D三项叙述不符合史实。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和联邦制,故①正确;1787年宪法有利于美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故②正确;美国实行的代议制民主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继承,故③正确;美国属于间接民主,故④错误;因此答案为B项。
8.【答案】A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直接选举产生,但权力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限制。故B、C、D三项结论表述错误。A项结论表述符合史实。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其大意是:在政治制度上,英国创建了新的先例,即政府集体辞职,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结合选项,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10.【答案】C
【解析】法国保皇派与共和派经过了长期的斗争,到1875年共和派稍占上风,建立了共和政体。《自由引导人民》体现了法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它可以在卢浮官长久展出,说明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权利法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制定机构,正确,因此选B。《德意志帝国宪法》是1871年颁布,体现皇权至上原则,A、C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德意志统一完成后颁布的,故D项错误,排除。
12.【答案】D
【解析】A项,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仅美国符合;B项,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美国法国都不符合;政治权力的中心,美国在总统,法国在议会,因此C项不符合;美国与法国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故选D项。
13.【答案】A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故选A。
14.【答案】C
【解析】“②1765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属于从“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这个角度,所以本题凡是含②均是错误的,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均是属于政治制度”的演变,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政体。在英国,首相由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不正确的是C,A、B、D正确。
16.【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英国议会可以对内阁行使“不信任案”,面对不信任,内阁要么在首相的带领下全体辞职,要么由首相向国家元首提请解散议会。因此A正确。
17.【答案】C
【解析】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图片二的“驴象之争”,“驴象之争”典型的体现了美国的政党政治——两党竞争,而其他两幅图片则体现了两党竞争的本质是金钱的竞争,所以从三幅图片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只能是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
1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在皇帝的压力下被迫辞职,可见皇帝的权力之大,因此符合题意的应是A项。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B错误;C错误,德国是皇权至上;D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典型的议会共和制。
19.【答案】B
【解析】要注意抓住题干“共性”要求,结合所学知识:A项不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成立以后,实现由“邦联”到“联邦”的转变,侧重于加强联邦中央权力,巩固国家政权;C、D两项均不符合题干“共性”要求。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本题正确答案选B。
20.【答案】C
【解析】选C。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并进入新阶段,推动了1867年和1884年的议会改革,故选C项。
21.【答案】(1)新的先例:政府集体辞职。
说明:国王逐渐丧失实际权力,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体制。
(2)体现: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三权分立。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相关材料中“新的先例”和说明的问题。
(2)本题考查对西方民主政体特点的理解归纳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政治上的创新”在美国建国之初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创新上: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三权分立制等一系列的制度。
22.【答案】(1)含意:美国要摆脱邦联政治体制带来的危机,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原因:邦联属于松散的联盟,邦联政府没有实际权力,使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2)主要创举:确立联邦体制,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中央政府。历史地位: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是世界上第一个成文宪法。
(3)“控制被统治者”: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
【解析】第(1)问可依据图文材料中“美国的政治状况”等信息入手思考,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2)问中的“主要创举”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历史地位”需要从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等角度说明;第(3)问应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中“集权但不专制”的有关规定组织答案。
23.【答案】观点一: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有限,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不全面的政治民主化。
论证:①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德国是以容克贵族同新兴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世袭君主仍然保留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是国家的权力中心。③议会作用很小,只是装点“门面”,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④《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特点。⑤对外扩张是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贵族推动并实现其利益的体现。
观点二: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其实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而完全的政治民主化也未必能够阻止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论证:①议会对德国政府形成了一定的制约。②全面议会制民主制并不能消除一个国家的扩张性,英、美、法等民主国家就是证明。③德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物。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关于“德国政治民主化”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德国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这种不全面的政治民主化导致了帝国的瓦解与“一战”的灾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造成的,即使建立全面议会制民主制也很难阻止德国走上扩张道路。分析观点的合理性,无论持何种观点均可,可联系德国统一及德国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论证。
24.【答案】(1)差异:秦朝皇权至上,君主专制;古代雅典人民主权,民主政治。
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国力增强,政局稳定,促进大一统的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但易导致腐败,压制全体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创造力,从而阻碍社会进步。
古代雅典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创造辉煌的文化,同时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借鉴;但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往往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辉煌一时的希腊文明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
(2)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
【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很明显得出答案,即专制和民主的区别;其利弊我们要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分析,第(2)题可从防止专制独裁,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方面回答。
25.【答案】(1)君主立宪政体。王权有限,议会至上。“统而不治”。
(2)议会。国家元首,英联邦首脑,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分析与认识。结合材料“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及所学可知“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应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结合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回答“特点”及“地位”。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各个机构的权力分配的理解与认识。依据所学及材料“(议会)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可知,在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掌握行政权,英王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