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7 13: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第 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民族大交融:民族迁徙,杂居相处。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和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高潮时期汇聚中原温故知新一、淝水之战政权并立376年,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温故知新阅读教材,找出以下战争要点战争名称: 地点: 时间:
双方: 结果 : 影响:淝水之战淝水383年前秦衰,北方乱前秦、东晋东晋胜提炼新知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骄傲自大害怕畏惧前秦87万拼凑军
军心不齐东晋8万精兵
团结一致战术失误东山再起运筹帷幄
用计得当阅读课本86页到87页找出前秦失败的原因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公元439年,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再次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北魏建立后,逐步接受中原汉族农耕生活方式,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广大汉族臣服于北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明显。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 孝文帝从小就由汉人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倾向于汉化改革。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孝文帝登基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这段视频中孝文帝( )年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
2、他迁都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影响到孝文帝迁都的决心了吗?
3、迁都洛阳有何重要影响?孝文帝改革494洛阳历史探究 《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的,一律降爵罢官。汉化措施《孝文帝出行图》胡服俑汉服俑比较汉服与胡服的区别?
鲜卑衣服狭而短,窄领小袖,便于骑射,汉服宽而长。《北魏文官俑》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目的: 为了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学习与探究 想一想这种姻亲关系对北魏的统治有什么好处呢? 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依照魏晋设置三师、三公、尚书、中书、四征、四镇和九卿等中央的文武官吏;地方上设刺史、郡设太守,且设县令,杜绝了官姓家族的发展。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语言:服饰:姓氏:婚姻:政治:归纳整理 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些改革措施起到怎样的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灭灭立战乱安定灭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前情回顾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西晋时期民族内迁示意图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前情回顾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民族交融民族交融领域民 族 交 融 的 表 现生产生活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民族心理阅读课本88页,找出民族交融共同进步的表现相互学习实行君主专制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相互借鉴吸收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提炼新知 十六国统治者 汉 族 士 人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胡人汉服汉人胡服 汉人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汉 人 胡 食 魏晋墓砖画: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晒谷子) 胡床替代了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方式。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一家人强大的民族包容力 淝水之战 前秦衰败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民族大交融 迁都洛阳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用汉制 北魏统一北方本课知识梳理练习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B2.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D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做好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佛教发展C课件28张PPT。 第 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民族大交融:民族迁徙,杂居相处。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和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高潮时期汇聚中原温故知新一、淝水之战政权并立376年,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温故知新阅读教材,找出以下战争要点战争名称: 地点: 时间:
双方: 结果 : 影响:淝水之战淝水383年前秦衰,北方乱前秦、东晋东晋胜提炼新知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骄傲自大害怕畏惧前秦87万拼凑军
军心不齐东晋8万精兵
团结一致战术失误东山再起运筹帷幄
用计得当阅读课本86页到87页找出前秦失败的原因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公元439年,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再次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北魏建立后,逐步接受中原汉族农耕生活方式,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广大汉族臣服于北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明显。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 孝文帝从小就由汉人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倾向于汉化改革。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孝文帝登基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这段视频中孝文帝( )年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
2、他迁都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影响到孝文帝迁都的决心了吗?
3、迁都洛阳有何重要影响?孝文帝改革494洛阳历史探究 《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的,一律降爵罢官。汉化措施《孝文帝出行图》胡服俑汉服俑比较汉服与胡服的区别?
鲜卑衣服狭而短,窄领小袖,便于骑射,汉服宽而长。《北魏文官俑》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目的: 为了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学习与探究 想一想这种姻亲关系对北魏的统治有什么好处呢? 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依照魏晋设置三师、三公、尚书、中书、四征、四镇和九卿等中央的文武官吏;地方上设刺史、郡设太守,且设县令,杜绝了官姓家族的发展。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语言:服饰:姓氏:婚姻:政治:归纳整理 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些改革措施起到怎样的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灭灭立战乱安定灭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前情回顾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西晋时期民族内迁示意图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前情回顾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民族交融民族交融领域民 族 交 融 的 表 现生产生活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民族心理阅读课本88页,找出民族交融共同进步的表现相互学习实行君主专制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相互借鉴吸收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提炼新知 十六国统治者 汉 族 士 人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胡人汉服汉人胡服 汉人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汉 人 胡 食 魏晋墓砖画: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晒谷子) 胡床替代了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方式。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一家人强大的民族包容力 淝水之战 前秦衰败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民族大交融 迁都洛阳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用汉制 北魏统一北方本课知识梳理练习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B2.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D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做好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佛教发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