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阅读教材,探究下列问题:
1、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措施是什么?
3、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结果如何?
4、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
政 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措 施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历时一年多的土改革命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3.结 果翻身农民丈量土地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意义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南京武汉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大
别
山刘邓
大军陈赓
兵团陈粟
大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①决战的条件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国统区的饥民反饥饿游行示威2.三大战役关门打狗
围锦打援锦州黑山时间:1948年9月——11月指挥者:林彪、罗荣桓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歼敌人数:47万余人意义:解放了东北全境猛虎掏心碾庄陈官庄双堆集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地点: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参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指挥者: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淮海战役支援前线的农民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北平和平解放瓮中捉鳖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地点:华北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指挥者: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意义: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③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东北全境解放了长江
中下游以北地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4.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哪里有敌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习近平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毛泽东把战略决战的首役放在哪个地区?(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2.下列城市被和平解放的是( )
A.天津 B.张家口 C.北平 D.锦州 达标训练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北平解放 B.沈阳解放
C.上海解放 D.南京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