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7 6的乘法口诀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7 6的乘法口诀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07:3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和编制6的乘法口诀,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以旧引新
1.复习1~5的乘法口诀。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算式。
三五十五( ) 二四得八( )
(3)用乘法口诀计算。
2×5=????????3×2=????? 4×1=????? 1×1=
5×3=????????2×4=????? 5×5= 4×4=
2.揭示课题
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前几课时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从复习已学的乘法口诀入手,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体会了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也为学习、编制6的乘法口诀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规律,编制口诀
(1)自学指导:①课件出示例6实物图,学生仔细观察课件画面。
②思考:你能从画面中获取那些数学信息?
③根据你获取的信息自主完成出示表格:
豆荚个数
1
2
3
4
5
6
豆子颗数
?6
?12
?
?
?
?
④根据所填表格,自主列出算式并编出口诀。
⑤比较思考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学完成
(3)学情反馈:
①全班交流表格结果,学困生展示填表结果。思考:从所填表格中发现什么?(同桌交流)
②交流编制口诀,汇报整理,教师板书。
思考:比较思考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学习,从而掌握新知。
(三)识记口诀
(1)自学指导:
①你认为那几句很容易记,哪几句难记?谁有好办法能很快地记住?
②如果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
(2)学生自主探究
(3)学情反馈
①每句口诀的第一个数依次是1、2、3、4、5、6,每句口诀的第二个数都是6,也可能会说出口诀的前半部分表示几个6,口诀后半部分表示得数,相邻的口诀的积相差6。
②四六( ) 没记住,方法是想三六十八,18+6=24,就知道四六二十四;也可能说:想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
(4)采用多种形式熟记,体验乘法口诀。
①齐背。(全班同学边拍手边背口诀)熟练的同学可以闭上眼睛来挑战,先从上到下,再从下往上背。
②分组背。(比一比哪个组背的最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使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把握。
(四)当堂训练,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你能根据口诀马上列出乘法算式,或者根据乘法算式马上说出相应的口诀吗?一起来试试。
三六( ) ( )二十四 六六( )
( )得六 二六( ) ( )三十六
(2)五六三十 算式:( )和( )
6×4= 4×6= 口诀:( )
6×6= 口诀:( )。
小结:一般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在这里有一句比较特殊的是……?(六六三十六)
2、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瞧,秋天到了,苹果园里结了又红又大的苹果,同学们想不想去苹果园摘苹果呢?看谁能用你的智慧收获秋天的果实。完成在书上(课本第66页第2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感受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6×1=6 一六得六 1×6=6
6×2=12 二六十二 2×6=12
6×3=18 三六十八 3×6=18
6×4=24 四六二十四 4×6=24
6×5=30 五六三十 5×6=30
6×6=36 六六三十六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在自主探究、交流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同时给学生留出充分观察、思考、发现新知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交流等数学能力。但是本节课探究规律编写口诀这一环节孩子们学得不够深入,对6的口诀掌握不好,导致后面的环节问题较多,不能准确回答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