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07:4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概念,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由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讲小羊与小兔的故事,引出来今天要讲的知识。
小羊和小兔的篱笆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今天我们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
找同学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师:今天,我们接着探讨关于周长的问题。(教师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呢?小组讨论一下,看谁的方法好,谁的方法多。
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回答讨论结果。
说说哪一种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小羊和小兔量出每一边的长度,已知长方形的长是50米,宽是40米,正方形的边长是45米,再计算。现在,就请你们帮它们来算一算这两块菜地的周长各是多少。先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之后小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情况,从中发现典型的方法。)
三、成果展示,全班交流。
展示典型计算方法,进行板演。
四、观察算法,比较选择。
出示课件。师生找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五、归纳概括
方法三的过程最简便,通过观察,我们知道50是长方形的长,40是长方形的宽,45是正方形的边长。学生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六、比较总结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两块菜地的周长了。小羊和小兔的问题解决了。谁的篱笆更长一些。同样长。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观察这些方法,我们发现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行了。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了。
七、巩固知识、综合运用
(一)基础知识题
一、判断题:[做手势]
1. 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就是12厘米。( )
2. 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 ( )
3. 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就等于它的边长。 ( )
4. 所有长、宽不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也不相等。 ( )
二、口答下面图形的周长,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选择(在括号里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1. 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长和宽可能是( )
A 、2厘米和9厘米 B 、4厘米和5厘米 C 、6厘米和3厘米 D、3厘米和15厘米
2. 有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一根正好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A长方形周长大于正方形周长
B正方形周长大于长方形周长
C周长相等
八、全课小结
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九、作业
1. 一块正方形手帕,
边长是25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
厘米?
2. 有一块长8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
在这块木板上锯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木板。
(1)锯下的正方形木板的周长是多少?
(2)剩下的长方形木板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设计
长方开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