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能对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假设。
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能说出燃烧过程中生成了哪些新物质。
能通过实验发现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难点是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
三、教具准备:
1、蜡烛、火柴、三脚架、烧杯、毛巾、澄清的石灰水、水槽
2、实验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既然物体燃烧时会发生变化,那么伴随燃烧肯定也要产生新的物质,能产生什么新物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
2、讲授新课
(1)提出假设
师:刚才我们已经说过燃烧要产生新物质,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蜡烛燃烧后会产生什么?并且说一说为什么?同学们要开动脑筋仔细思考,只要你是由蜡烛燃烧想到的就可以,不怕说错,你想到小组内可以交流一下,等一下老师找同学回答。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其间与同学互动参与小组讨论)
师:好,下面那位同学能回答我刚才的问题,请举手。
若干同学举手,师点名。
(生:水、空气、烟、二氧化碳,用眼看到的,用鼻子闻的呛,凭空想的)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很勇敢,看来同学们刚才都在积极开动我们的小脑筋在思考。我们就需要同学们这种积极思考,敢于想象的精神,这正是我们科学课需要的。
那么刚才我们的同学提出了许多个答案,究竟哪个是正确的,还是全部都正确呢,还是要同学们自己来寻找正确的答案。
(2)实验验证假设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通过这个实验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知道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
在做实验之前呢,老师先介绍一下实验要用到的器材有:火柴、蜡烛、澄清的石灰水、水槽、毛巾、烧杯
实验如何进行操作,老师现在每组发一张指导卡,里面有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请同学们按指导卡操作。
教师发指导卡,同时发实验记录单。
师:好,现在每组同学的实验器材和指导卡、实验记录单都齐全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去实验来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答案吧!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实验结论
教师巡视每组实验基本上都结束。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进行了一次伟大的科学探索,那么谁能把你看到的现象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呀?
学生踊跃举手,师点名
(生:看到烧杯上有水,刷石灰水的烧杯杯壁变混,不明显,看不清)
师:好,看来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么,刷石灰水的杯子变浑浊是为什么呢?那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
学生思考
师指名回答
师总结:石灰水的一个特性是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浑浊。这就是杯子变浑浊的原因,它遇到了二氧化碳,杯子里面有二氧化碳。现在同学们知道蜡烛燃烧产生的是水和二氧化碳。
师板书:水 二氧化碳
下面同学们想一下,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
生思考,指名回答
师小结:因为蜡烛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无法在循环回去成为蜡烛,所以它是不可逆的。
有关燃烧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大胆猜想、不断实验、认真思考,就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索。
创新实验课教案
陈杨庄小学
黄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