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相当缓慢
迅 速 增 长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自然增长率:
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2.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3.人口密度: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表示。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
极地地区、原始热带雨林、沙漠地区、高山高原
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高纬度、赤道附近、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迅速
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寒冷、湿热、干旱、高寒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少地区
分布
地区
分布
规律
原因
读下表,回答1~3题。
1.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表中的丙地区最可能位于 ( )
A.欧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D.亚洲南部
3.表中各地,一年自然增长人口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D
A
B
地区 人口总数(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甲 600 1.2 0.6
乙 8000 1.9 0.4
丙 1000 0.6 0.8
丁 56 3.2 1.2
4.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_____(填数字),这四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表中填出图中四个人口稀少地区的代号和原因。
①②④⑤
自然条件较好,开发历史较长,经济较发达等
③
湿热的热带雨林区
⑥
干热的热带沙漠区
⑦
高纬度寒冷地区
⑧
高寒和内陆干旱区
(1)读世界人种分布图3-7,填写下表。
(2)说一说,南美洲和北美洲为什么也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和北冰洋沿岸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
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
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有大量的非洲黑人被殖民主义者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
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
蒙古种族、印第安种族、因纽特种族
尼格罗种族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种 族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仔细观察《世界语言分布图》完成下表。
主要语言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
3、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 人种,欧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 人种。
4、在人类早期,黑种人多分布在 地区,白种人多分布在 地区,黄种人多分布在_______地区。
黄色
白色
低纬度
高纬度
中纬度
巴勒斯坦地区
沙特阿拉伯
古印度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
公元前6世纪
《圣经》
《古兰经》
《佛经》
教堂
清真寺
佛塔
寺庙
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各国
亚洲和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三大
宗教 发源地 产生
年代 经典 宗教建筑 主要分布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 教
4、图中A地主要讲 语,B地主要讲 语, C地主要讲 语,D地主要讲 语。
5、源于A地的宗教是 教,
6、C地的人主要信仰 教
汉
英
阿拉伯
西班牙
道
伊斯兰
聚落形成条件
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的常见形式
有_____和______两种,
图中A、B、C三处聚落
属于_____聚落。
(2)三处聚落的选址有一个共同点,都是_____而建。
(3)三处聚落都有可能发展成为_____聚落,而最优先发起来的是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
(1)乡村;城市;乡村。
(2)沿河。
(3)城市;B;处于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
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
C.聚落就是指原始部落
D.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2.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B.人们居住的房屋都不高而且宽敞
C.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D.聚落内多农田景观
D
A
读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的聚落形式是 ( )
A.城市 B.都市
C.乡村 D.集镇
4.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炎热多雨的气候
B.炎热干旱的气候
C.崎岖的地形
D.寒冷潮湿的气候
C
A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