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1895年
有三个中国人各自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康有为
选择了变法 孙中山
选择了革命 张謇
选择了实业虽然三个人的选择不尽相同,但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谓殊途同归。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张謇)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
——胡适 张謇,江苏南通人,15岁考中秀才,41岁(1894年)状元及第,期间经历了26年的坎坷曲折,仅在考场中度过的时间就有一百二十多天。张謇中状元时的捷报 第一部分:
一朝夺魁天下知 可就在他攀登到科举生涯的顶峰时,却毅然告别“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人生的坐标从做官转为做事。1895年下半年,张謇开始在家乡筹办大生纱厂。 第二部分:
改弦更张辟新路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日记上逐条记下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且注明: “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张謇全集》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张謇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二十四年(1898),洋纱平均每年从华北四口输入315278但,从长江中上游七口输入211935担,分别占华北华中两大市场的93.7%和86.4%
——《中国棉纺织史稿》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十分严重。《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材料二:“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
——1895年张謇起草的《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一:“今之国计民生,以人人能自谋其衣食为先务之急。衣食之谋,在于实业。”
——《张謇全集》据材料一,张謇决定用哪种方式来实现其救国救民之愿望?据材料二,在工业与商业的关系方面,张謇更看重哪个行业?实业救国更重视工业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的股票 材料一:左上图为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的股票,股票中载明:“南洋大臣奏饬在通州设立机器纺纱厂……翰林院修撰张(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 1907年大生纱厂发行的股票大生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材料二:官府不能直接干预它的经营管理……官股在大生纱厂里面并没有实际掌权的代理人……官股除到期领取“官利”和分红外,在企业内部别无其他特权。
——《张謇传》知识复习:
____世纪_______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六七十 材料一:本地(南通)棉花不仅产量较高,而且色地洁白并富于弹性……盛销于东南沿海地区。
——《张謇传稿》 材料二:南通地区成了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至清代中叶时……多数人家的妇女或纺或织,村村有机杼之声。 ——《近代南通》 据上述材料,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材料三: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但对民间创办实业方面基本上采取限制政策。但甲午战争后……转而鼓励发展民间实业,开始推行重商惠工政策,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举措。
——《辛亥革命前期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1.有优质的原材料;2.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材料一:(在集资过程中)“由于当时社会风气未开,尤其在通海地区,人们根本不知道工厂为何物,所以召集外股十分困难,至于沪董方面,受上海几大纱厂连年亏折的影响,入股者也不见有。……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冬,基建工程好不容易支撑下来,却资本亏空,无法支撑下去。”
——《张謇评传》1.资金短缺; 材料二: “后来,张謇授意请人绘制了“厂儆图”四幅,记述创业过程的艰辛。”(其中,《水草藏毒》图,隐射知州汪树堂暗中反对。《幼子垂涎》图,指大生纱厂即将投产而资金匮乏时,浙江候补道朱幼鸿企图巧取豪夺,低价收购大生纱厂产权。)
——《张謇评传》据上述材料,张謇兴办大生纱厂的不利因素有哪些?2.封建势力的阻挠和刁难。 从1895年冬季筹备建厂开始,张謇经历了四十多个月的煎熬,到1899年五月,大生纱厂终于正式开车出纱了。
正所谓否极泰来,开业之后,大生纱厂进入了一个相当顺利的发展时期。 投产当年就赢利 38712 两白银,到 1911 年时,13 年的赢利总额是投资额的7倍多。大生纱厂车间 自 1912 年至 1921 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 万 9 千两,相当于 1899—1911 年 13 年纯利润总和的 3.61 倍。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一: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银行周报》 材料二:1913年至1920年,主要消费品的输入明显下降,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棉纱由269万担下降到129万担,粗布由521万担下降到253万担,面粉由260万担下降到51万担,火柴由2845万罗下降到848万罗,袜子由211万打下降到55万打。
——《民国社会经济史》据上述材料,大生纱厂迅猛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材料二:各省民政长有提倡工商之责,须知营业自由,载在国宪,尤应尊重。务望督饬所属,切实振兴,以裕国计。
——临时大总统令 材料一:“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法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据上述材料,大生纱厂得以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我国的民族工业在行业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在地域分布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1.行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2.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合作探究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总体而言比较落后。民国初年华商、外商煤矿产量比例一览表上表反映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力量薄弱,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近代民族工业在资金、规模、技术方面有何不足之处? 第三部分:
商途难舍儒生志(张謇)“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
——胡适 (张謇)“为地方兴教养诸业,继起有人。”
——蔡元培“张謇是使通州发展成为一座中国模范城市的主要人物。”
——1912—1921年《海关十年报告》(英国)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办公楼 “地方之实业、教育,官厅之民政、军政,枢纽全在交通。交通以道路、河流为两大端。
——《张謇全集》1.“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这不但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胥铁路轮船招商局营运的轮船有轨电车2.“父教育而母实业” 张謇说:“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张季子九录》 张謇在通州地区(今南通地区)亲手创办与筹办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有:初等小学三百多所、中学若干所、师范二所……职业学校十多所、高校三所。
——《试析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材料一:上表所列学校说明了什么问题?女性的受教育权开始受到重视 1911年张謇当选为由咨议局改组的江苏临时议会议长,还剪掉了辫子,并且在日记上写道:“此亦一生之大纪念日也。” 材料一:“剪发兴,辫子灭; ……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辛亥革命时期民谣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辨、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3.“实业、教育既相资有成,乃及慈善,乃及公益。” 公园、咖啡馆在都市风行一时,西式餐点在沿海城市甚至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日益开放,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今天的南通博物苑 “当我们的部队从山沟里开进城里的时候,有一些同志没见过电灯,晚上灯一亮他们老是围着电灯东张西望,皱着眉头想不通,这种电灯怎么会不用油也不用划火柴?真稀奇! ”
——1941年夏,陈毅对抗大五分校学生所作的报告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受教育程度较高民众的变化大于未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从总体上看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第四部分:
夹缝生存愁不休 大生纱厂自1922年起开始亏损,到1925年时因资不抵债,被主要债权人上海银行团接管。第二年 8 月张謇病逝,享年 74 岁。 材料一:迨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银行周报》 材料二:“外商在中国设立的纱厂纺锭总数在1921年有631 466枚,到1922年增加到879 674枚,而到1924年更增加到1 181 244枚。”
——《张謇传》据上述材料,大生纱厂走向衰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材料二:“厥后奉直战事发生,通布销路……亦因时局不靖而销减,故布疲纱跌,无人问津。积货多则有妨周转,不得不贬价求售,因此大受打击。
——《张謇评传》据上述材料,大生纱厂走向衰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材料一:大生营业所1922年的业务信中披露:“花纱均属疲滞不振,皆为时局不定,人心不靖,所以致此”
——《工业化与社会变迁》军阀混战破坏的民居 材料一:张謇晚年也检讨说:“南通实业,三五年来,因急进务广,而致牵阁。”
材料二:和同行业的其他棉纺企业相比,大生厂的特殊在于……其利润和筹借的款项许多都用来支持其他实业和社会事业。
——《张謇评传》据上述材料,大生纱厂走向衰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庞大的社会公益事业开支巨大,拖累了企业的发展。 后来,大生纱厂在艰难中挣扎图存,直至抗战爆发前夕,才偿清了大部分债务。
沦陷期间,大生纱厂遭到日寇的疯狂掠夺。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再次爆发,再加上洋货的入侵,国民党的苛捐杂税,以及官僚资本鲸吞蚕食的威胁,又使企业再次陷入瘫痪状态。
新中国建立后,大生纱厂经过公私合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这个饱经动荡变乱、挣扎图强的老厂才终于获得了新生。今天的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
(原大生纱厂)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张謇座右铭 “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