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命题人:颜景云 校对:周彦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栖息(qī) 狭隘(ài) 醴酪(lào) 粗糙(zào) 龟裂(jūn)
B、贮藏(zhù) 苞蕊(xīn) 逶迤(wēi) 悄无声息(qiǎo) 鹰隼(sǔn)
C、嗜好(shì) 婆娑(suō) 镌刻(juān) 瞭望(liào) 铁砧(zhēn)
D、膨胀(pén) 粘贴(zhān) 攒射(cuán) 慰藉(jiè) 青睐(lài)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的奥秘彻底揭开之时,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21世纪教育网
B、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C、父亲平时不苟言笑,对我十分严厉,但却有一颗温柔的心,真可谓是外强中干。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神州”七号创造的辉煌,坚定了航天人再攀现代科技高峰的信心,极大地鼓舞了自主创新的勇气,进一步激发了图民族振兴、创航天伟业的雄心壮志。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D、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
4、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3分)
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缉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21世纪教育网
5、今年初,《读书周报》举办了一次“月新杯”读书格言征集活动,请你以“书”开头自拟一条格言参加应征。要求:用比喻修辞构成排比句式,说出书的特点和作用(3分)
答:21世纪教育网
二、文言文阅读(15+19=34分)
6、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顾惜 ②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胜:美丽
③若望仆不相师。相:互相
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用:因为
⑤列坐其次。次:依次 ⑥虽事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情致
A、①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3分)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以:因为
②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以:用
③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而:表承接
④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代词,你 、你的
⑤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其:抑或 表语气的副词
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之:助词,的。21世纪教育网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8、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安在其不辱也? B.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用之所趋异也。 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9、翻译下列句子:
(1)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大夫者,殆为此也。(3分)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后汉书 盖勋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杀正和以免其负 负:牵累。
B.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谢:道谢。 C.乃以兵捍众曰 兵:武器。
D.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爱:爱好。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勋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
①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②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③勋被三创,坚不动。 ④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⑤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 ⑥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正和敢于审查仗势横行的武威太守的罪行,盖勋虽然与苏正和有私仇,但能公正地劝告梁鹄,使梁鹄不杀苏正和。
B.北地羌胡侵扰陇右,盖勋受命带兵抗击,后因救助被包围的夏育,被强敌打败,困境中仍坚持作战,危难时宁死不屈。
C.盖勋任汉阳太守,采取有效的方法救济饥民,带头拿出自家粮食,救活了千余人。任京兆尹时,能审查恃势贪赃的杨党,并拒绝贵戚求情,因而遭到报复。
D.小黄门高望受皇太子宠幸,太子通过皇帝宠臣蹇硕嘱托盖勋让高望的儿子做孝廉,盖勋不怕得罪这三个有权势的人,敢冒生命危险而绝不这样做。
13、(1)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3分)
(2)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3分)
(3)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5分)
(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4)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
(5)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6)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连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入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扉,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使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好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地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冤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0K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于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16、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6分)
答:
17、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6分)答:
18、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6分)
答:
19、正如作者眼中的“听雨”一样,很多曾经熟悉、温暖的往事在身居闹市的现代人眼中都成了“难得的奢侈”,试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5分)
六、作文(70分)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成熟的标志是能用理智战胜感情,有的说遇事有主见,有的说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自我,有的说善于给予爱,有的说是善于否定自我……
请以《成熟的标志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A、粗糙(cāo) B、苞蕊(ruǐ) D、膨胀(péng)
2、B A、骇人听闻改为“耸人听闻”。
B、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C、外强中干指表面强硬,内心软弱,贬义词。
D、“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多含贬义。
3、C A、“坚定了航天人再攀现代科技高峰的信心”与“极大地鼓舞了自主创新的勇气”互换;“图民族振兴”与“创航天伟业”互换
B、“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后添加“的习惯”
D、“足迹”与“踏遍”不搭配,改“踏遍”为“遍布”。
4、澳门官方首次公开销毁盗版光盘。(“首次公开销毁”1分,“澳门”和“盗版光盘”必须具备各1分)
5、示例: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指路的明灯。(3分:比喻修辞构成排比句式2分,书的特点和作用1分)
6、A ②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胜:美景
③若望仆不相师。相:偏向一方,译为你 ⑤列坐其次。次:地方
7、D
③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而:表修饰
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A
A.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9、(1)古人不轻易对大夫施刑的原因,大概就是这个吧。
(2)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它,然后才打算飞向南方。
10、D 爱:宠爱
11、D(①说明盖勋能公正处事;②指盖勋受命带兵抗击羌胡侵扰;④表明盖勋带头拿出自家粮食,救济饥民,而非职守之事,故答案为D)
12、C(没有说因而遭到报复之事,故C项错误)
13、(1)盖勋平素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以趁这个机会报仇。(素;因;隙)
(2)盖勋受了多处伤,坚定不动,于是指着木牌说:“一定在这里陈列我的尸体。(被;尸;乃)
(3)贵戚全都为杨党求请免罪,盖勋不听从,把事情全部奏报朝廷,牵扯到杨党的父亲,皇帝下令彻底审查,此事威震京师。(咸;具以事闻;穷案;威震京师)
14、(1)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2)后三句并未从正面回答“归期”是否已定,而是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长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把“有家归未得”的矛盾心情和“家乡何处是,忘了除却醉”的深沉乡思作了出色表达。而秋雨打蕉,惊醒了神游故国的美梦。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高度统一。
15、(1)茕茕孑立 (2)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3)晓来谁染霜林醉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5)而御六气之辩 (6)引以为流觞曲水
16、①小时候(或物质生活匮乏时)雨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②长大后(或物质生活丰裕时),听雨是一种心灵的震撼。③如今,身居闹市,听雨是一种休息 一种调节 一种陶冶 一种享受。(如答“如今听雨陡生一种静谧 和谐 悠远的情感”亦可)
17、内容上:①强调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②丰富了雨(或雨声)的文化内涵。 结构上①宕开一笔,使文章摇曳多姿;②引出下文“我”对雨的好恶,为写对雨的不同感受作铺垫。
18、说“难得”是因为:①客观上,身居闹市,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水泥屋顶使雨声少了美的韵致。主观上,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使人们郁闷烦乱,疲惫冷漠,少了平和安详 回归自然的心境(答“使人们很难宁心静气地倾听雨声”也可)
②说“奢侈”是因为有一种热情而又平和地心态,就可以尽情享受雨声带来的美妙情思。
19、?客观上,身居闹市,对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水泥屋顶使雨声少了美的韵致。主观上,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使人们郁闷烦乱,疲惫冷漠,少了平和安详、回归自然的心境(或答“使人们很难宁心静气地倾听雨声”也可)。(主、客观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附文言文译文:
盖勋字元固,是敦煌郡广至县人。起初他被推荐为孝廉,做汉阳郡长史。当时武威太守倚仗权势,放纵地做贪横之事,从事苏正和审查取得了他的罪证。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想要杀苏正和来免去他的牵累,于是向盖勋询问此事。盖勋平素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以借这个机会报仇。盖勋说:“不行。策划杀害好人,不忠;乘人之危,不仁。”于是劝告梁鹄说:“拴着喂养鹰鸢想要它凶猛,它凶猛了却要煮了它,将要用它干什么呢?”梁鹄听从了他的话。苏正和高兴能免去杀身之祸,到盖勋那里请求道谢。盖勋不见他,说:“我为梁使君谋划,不是为了苏正和。”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侵扰陇右,长官让盖勋另外屯兵阿阳来抗击敌人的先头部队。当时反叛的羌人包围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合兵救助夏育,到狐盘,被羌人打败。盖勋收聚剩下的一百多人,列成鱼丽军阵。羌人精锐骑兵夹攻他们很紧急,士兵大多战死。盖勋受了多处伤,坚定不动,于是指着木牌说:“一定把我的尸体陈列在这里。”羌人滇吾平素受盖勋厚待,于是用武器抵挡住羌人士兵说:“盖长史是贤人,你们杀他对不起上天。”盖勋仰头斥骂说:“该死的叛贼,你们懂什么?赶快来杀我!”众人互相看着很惊慌。滇吾下马把马给盖勋,盖勋不肯上马,于是被敌人捉住。羌胡人敬服他义勇,不敢加害他,送他回到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奏章推荐盖勋兼任汉阳太守。当时人们饥饿,相互抢夺财物,盖勋调运粮食供给饥民,他先拿出自家粮食带领大家这样做,救活了一千多人。
他被任命为京兆尹。当时长安县令杨党,父亲是中常侍,杨党恃权贪财放纵,盖勋审查得到他的赃物一千多万。贵戚全都为杨党求请免罪,盖勋不听从,把事情全部奏报朝廷,牵扯到杨党的父亲,皇帝下令彻底审查,此事威震京师。当时小黄门高望做尚药监,被皇太子宠幸,太子通过蹇硕嘱托盖勋让高望的儿子高进做孝廉,盖勋不肯这样做。有的人说:“皇太子是第二个主子,高望是太子喜爱的人,蹇硕是皇帝的宠臣,可是您违背他们,这是人们所说的‘三怨聚在一起’了”。盖勋说:“选拔贤才用来报效国家。不是贤才不推荐,我死了又后悔什么!” (《后汉书 盖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