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22:4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精选练习

【基础篇】
1.(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绿色化学”是指( )
A.颜色为绿色的化工产品
B.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环保的产品
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无害产品
D.只能作用、不能再生产的化学产品

2.(2019·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任重而道远。下列做法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  )
A.私挖滥采 B.降低能耗 C.低碳出行 D.保护生态
3.(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临近初中毕业,有四位同学谈了学习化学的感受,你不赞同的是( )
A.学化学可以帮助人们变得聪明,防止走入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误区
B.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
C.目前人类面临的很多危机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是化学造成的
D.化学是一门很有趣很有用的科学,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4.(2018·河北初三期中)创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居里夫人 D.拉瓦锡
5.(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 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⑤医药 ⑥信息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 相关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全部都是
6.(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利用化学方法可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C.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是轻纺工业,与化学没有关系
D.自然资源的综合应用和环境保护与化学有密切关系
7.(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下列领域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围的是( )
A.研究高能燃料 B.研究新材料
C.制取新型药物 D.开发新的计算机程序
8.(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19·北京师大附中初二期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物质的运动与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10.(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 向发展.绿色化学又称“______化学”.

【提高篇】
11.(2018·山东初三期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
C.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12.(2018·甘肃省永昌县第六中学初三期中)下列社会问题中,与化学有关的是( )
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 ②无氟冰箱与臭氧层空洞
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 ④汽车新能源—燃烧电池的开发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2018·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初三期中)2017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农业上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
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4.(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火的发现和利用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组成
15.(2018·山东初三期中)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生命的形成及功能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环境
D.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16.(2018·江苏初三期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理念与做法,不合理的是
A.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B.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C.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17.(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秸秆露天焚烧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禁放烟花爆竹
18.(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
B.化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C.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的发展必然造成地球的环境恶化
19.(2019·江苏初三月考)下列对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和新材料
D.化学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20.(2018·北京初三课时练习)生活处处化学,请列举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四种化学制品________ .
21.(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____提出原子论,阿伏加德罗提出____.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结论:物质是由____和____构成的;分子的____和____的重新组合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会破裂,而_______ 不会破裂,但可 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尽可能把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尽可能提高原料利用率;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存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物品。故选B。

2、【答案】A
【解析】
A、私挖滥采属于浪费资源,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选项A正确;
B、降低能耗,符合节能减排,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B错误;
C、低碳出行,符合节能减排,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C错误;
D、保护生态,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
A、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防止走入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误区,如地沟油是不法商贩人为造成的,故A正确;B、实验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学好化学要求我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故B正确;C、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与化学有关,但不是化学造成的,是无良的商人造成的,是人不合理的使用化学技术造成的,故C错误;D、化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在生产生活中化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化学是一门很有趣很有用的科学,我们一定要学好它,故D正确。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
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C、居里夫人是发现了放射性元素,故选项错误;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该物质,怎样使其服务于社会,如何做才能不污染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污染环境很严重,所以化学在研究开发一些新能源,研制一些新材料,生命过程的探索也是离不开我们化学研制出的物质,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身影,所以以上方面都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故本题选D。

6、【答案】C
【解析】
A、合成许多新物质属于化学方法,选项正确;B、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属于化学方法,选项正确;C、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也属于化学领域,选项错误;D、自然资源的综合应用和环境保护与化学有密切关系,选项正确。故本题选C。
7、【解析】
A、高能燃料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领域,选项正确;B、新材料研究物质的结构,属于化学研究领域,选项正确;C、药物的制取研究的物质组成,属于化学研究领域,选项正确;D、计算机程序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8、【答案】A
【解析】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定义指明的内容,所以正确;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符合定义指明的内容,所以正确;③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所以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C。

10、【答案】环境友好型
【解析】
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故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型化学”。
11、【答案】C
【解析】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防止污染,故A正确;
B、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故B正确;
C、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不正确;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D正确。故选C。
12、【答案】D
【解析】
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是研究材料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
②无氟冰箱与臭氧空洞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的研究范畴;
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属于研究环境污染问题,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
④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池的开发是研究能源和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A、农业上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节约用水,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要求,故A正确;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要求,故B正确;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不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要求,故C错误;
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要求,故D正确。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使人们开始从微观角度研究和分析化学的本质,故本题选B。
15、【答案】B
【解析】
A、生命的形成及功能,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故选项正确;
C、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环境,属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D、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
A、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故符合题意;
B、不用一次性纸杯可以节约材料,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将污染物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而不是先排放后治理,故不符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
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做法与主题相违背,故A不正确;
B、废气达标排放不会污染环境,故B正确;
C、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C正确;
D、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A。

18、【答案】D
【解析】
A、化学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材料,故A正确;B、化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B正确;C、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C正确;D、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D。
19、【答案】A
【解析】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制取新物质、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研究环境污染的途径,如何才能避免环境污染,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
20、【答案】合成纤维制成的衣物;高钙牛奶;钢筋;汽油(合理即可)
【解析】
衣:大部分衣服所用到的材料是合成纤维制成的,如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食:人体需要六大类营养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微量元素缺乏时,需要通过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来补充;住:住房装修时,用到的各种装饰材料,盖楼房用到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等;行:汽车使用的各种燃料: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属于化学制品。故答案为:合成纤维制成的衣物;高钙牛奶;钢筋;汽油(合理即可)。
21【答案】道尔顿;分子学说;原子;分子;破裂;原子;分子;原子.
【解析】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开始了从微观角度分析核研究化学的本质;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化学性质改变,而原子不会破裂,但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