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
和平
炮弹做花瓶,人世无战争
胜利了!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黑暗的前途和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废止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民主和平的联合政府。
——毛泽东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
共产党
争取民主与和平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国民党
消灭共产党,维护一党专制
(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
“扶蒋反共”,维护在华利益
美国政府
第23课
内
战
爆发
8月14日:“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8月20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希望足下体念国家之安危,闵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8月23日:“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携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接,特再驰电速驾!”
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共产党
国民党
材料:“形势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陶希圣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会谈的目的是什么?
假和平
真内战
磨好刀再杀
1、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2、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共产党
毛泽东该不该去重庆赴“鸿门宴”?
讨论:
不去?
去?
【演绎历史】
(旁白)1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再次收到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电报。
地
点: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
时
间:1945年8月23日。
人
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
毛泽东:看来蒋委员长再也坐不住了。这次谈判我必须马上去!
任弼时:我坚决不同意。
朱
德:这分明是一个“鸿门宴”。
周恩来:我们如果不去,就正中老蒋的圈套。国民党就会把蓄意制造内战、不愿和谈的罪名,强加在我们共产党头上。
毛泽东: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平,这是大势所趋。为了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chuō)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我毛泽东愿意冒这个险!
张治中
毛泽东
赫尔利
周恩来
王若飞
赴重庆谈判代表在延安机场合影(1945年8月28日)
目的: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如果和谈不成功,以真和谈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面目,表达中共的和平诚意,以团结教育广大人们群众。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
《毛泽东先生来了!》
1945年8月29日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柳亚子《赠毛润之老友》(1945年9月2日)
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期间与蒋介石合影
老毛,你把我的计划全打乱了!!!
老蒋,没想到吧,看你怎么收场!!!
时间:1945年10月10日
文件:《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
“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
思考:重庆谈判对国共双方分别具有什么影响?
“双十协定”内容:
○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未达成的: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时间:
1946年1月10日
地点:
重庆
内容: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
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谈判结果:
历
史
的
一
页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标志:1946年
6月国民党进
攻中原解放区
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装备军队
45个师
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
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国共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
内战初期的战局
全面内战爆发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战略理论:
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毛泽东(1946年8月6日)
作战方法:
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作战目标: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运动战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作战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彭德怀、贺龙
西北人民解放军
歼敌2万余人
粉
碎
国
民
党
的
重
点
进
攻
在山东,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于5月中旬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精锐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基本上被粉碎。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内战初期的战局
重点进攻
中原
陕
甘
宁
山东
全面进攻
结果:均被粉碎
阶段
时间
国民党进攻地点
应对战略战术
主要
战役
粉碎全面进攻阶段
1946.6
——
1947.3
临江
战役
粉碎重点进攻阶段
1947.3
——
1947.6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青化砭、
沙家店
孟良崮战役
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陕甘宁
解放区
山
东
解放区
爆发标志:进攻中原解放区
24
合作探究: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材料一:“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材料二:“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材料三:“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人心的向背,则是起作用的因素。而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
必胜的信心
正确的战术
人民的支持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1946—1947
双方军力对比
1947年夏
战略进攻时机成熟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与国民党战略反攻的机会即将到来!
一、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政治较量)
二、内战初期的战局
(国共双方的军事较量)
全面内战的爆发标志:
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战
1946年6月
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获得政治舆论的主动
毛泽东——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时间:
进攻中原解放区
军队士气:
主要目标:
作战原则:
转战陕北:
结果: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孟良崮战役:
知识线索
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等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粉碎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5年8月至10月
“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
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双方目的:
结果: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都被解放军粉碎
出现反差的原因:
人心向背:
战略战术:
作战方式:运动战
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民主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6——1949
第一次合作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合作
第二次分裂
创办黄埔军校
取得北伐胜利
十年内战,并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
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战胜利
三年内战,并造成台海对峙
历史上国共之间经历了哪些合作与分裂?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思维拓展
1、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
A、讨论停战的问题
B、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国内和平
D、
准备内战
随堂练习
D
2、国民党的军队大举进攻哪一解放区,全面性的内战从此开始:(
)
A、山东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D
3、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
)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实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