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七章第2节 弹力(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七章第2节 弹力(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17 21: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教学课件
物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提问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会产生哪些效果?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弹力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
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
怎么样?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活动: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粉笔头会弹出去吗?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生活中经常遇到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进行判断,如果具备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则接触面之间存在弹力。
2.运用“假设法”进行判断
假设该处没有弹力。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处是否受到弹力,可以假设与该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即假设该处不存在弹力,看该物体是否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确定该处有无弹力。弹力有无的判断例.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请判断球和接触面a之间是否有弹力。(各接触面光滑)解析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要判断球和接触面a之间是否有弹力(各接触面光滑),可以先假设把接触面a去掉,即假设球和接触面a之间没有弹力作用则A中的球将向左摆动;C图中的球将向左滚动;其余各图中的球仍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因此,A、C两图中的球和接触面a有弹力作用,其余各图中的球和接触面a没有弹力作用. 取出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发生较大形变。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 总结: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的原来形状。活动: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橡皮筋),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橡皮筋)伸长程度的关系。结论:外力越大,弹簧(橡皮筋)伸长量就越长。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温馨提示: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这个弹性限度,否则弹簧损坏,不能恢复。弹簧挂钩吊环指针3.结构4.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
分度值: ;
测量值: 。 5 N0.2 N1.4 N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
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
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
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
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F2= 。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使用时注意:看、调、测、读四个环节。使用弹簧测力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
2.观察单位、量程、分度值。
3.测量前,沿轴线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
后再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线。
4.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垂直。
5.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其他形式的测力计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弹力
C.拉力不属于弹力
D.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D2.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5N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5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大于5N B. 等于5N
C.小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C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下方就开 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
A.相同 B.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