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 新人教版(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 新人教版(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19 22: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乡 村
城 市
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聚落的分类: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大类型
世界上先有乡村聚落还是先有城市聚落?
先有乡村聚落
请你欣赏一组图片,想一想居住在乡村和城市的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聚落?
一、聚落的定义
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造成城乡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劳动生产方式
二、聚落与环境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给自己选个“家”
欧洲西部平原
极地地区
撒哈拉沙漠
喜马拉雅山区
内蒙古草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根据人口的 疏密的情况,说出A,B,C三地,哪一个分布在亚洲?哪一个分布在欧洲?哪一个分布在非洲?为什么?
A
C
B
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请你说出A、B、C、中哪些地区聚落分布较为集中,哪些地区聚落稀疏或没有聚落?
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集中地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呢?
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屋顶坡度陡,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学以致用——探讨民居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最低气温在四五十摄氏度以下,是一片冰雪世界,没有零上温度。冰房子, 很低矮,无窗户,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极地地区的冰屋
气候严寒,冰屋就地取材,保温效果好。
西亚的村庄——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
昼夜温差大,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厚墙可以减少白天进入的热量;
窗小可以减少白天吹来的热风。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承接
气候湿热,用竹子搭建,四面通风
,高出地面,可以防潮。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什么是传统聚落?

2、传统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关系?
为了发展经济和城市规划,一些传统聚落需要
拆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反馈
这节课学了什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1)聚落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聚落。三处聚落
的选址从自然因素分析其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
(4)C聚落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
理?为什么?
课堂反馈
返回
材料一:草原地区的蒙古包
返回
返回
分析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我国北方地区
我国南方地区
材料二: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
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小。
材料三:我国黄士高原上的窑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