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徽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历史学家指出:虽然西周王朝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型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 ( )
A、三公九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2. 《礼记》中写道:“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 ( )
A.强调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
B.指出尊祖敬宗是人的本性
C.主张实行分封制
D.指出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作用
3. 周代的棺椁制度规定:天子三棺四椁,诸侯二棺三椁,大夫一棺二椁,士一棺一椁。但是战国中晚期的楚墓中已发现多例大夫级的墓用二棺三椁和二棺二椁者,一些士一级的小墓也多见用一棺二椁者。这表明战国时期 ( )
A.大夫均用诸侯丧葬礼仪 B.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社会风气注重厚葬 D.等级差异逐渐缩小
4.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把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材料体现了 ( )
A.西周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的
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尊
5. 某历史学家指出:“战国晚期,国家已开始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材料反映了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B.皇帝制度确立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科举制逐渐形成
6. 通过一系列诏令和措施,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这样,在人才选拔制度上汉武帝推动了 ( )
A.由高门政治向选贤政治的转变 B.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
C.系统考核中央官吏标准的制定 D.对被举荐人考试方法的类别界定
7. 钱穆先生说:“隋唐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先生认为科举制 ( )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门阀士族势力
8. 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和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扩大统治范围 B.加强中央集权 C.密切经济交流 D.改革官制
9. 有学者指出,明代的内阁 “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这表明明代内阁 ( )
A.不是法定机构 B.是皇权附属物 C.未受世人重视 D.阁臣权力有限
10.《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11.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据此论述可以确认的是 ( )
A.君主专制是维护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2. 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 )
A.促进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形成 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人多地少成为其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 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的交流
13.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
A.材料中的全体人民包括外邦人 B.材料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C.材料中的民主是所有公民的民主 D.材料反映了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4.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由此可见,当时 (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的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治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15. 在西方社会,古罗马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常常作为法律或司法机构的标志出现,女神高擎的秤用以衡量法,手中的宝剑用于保护法,双眼蒙布表示法官审案要洞察事实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罗马法从条文到断案程序完备 B.罗马法神圣庄严,不可侵犯
C.罗马法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D.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
16. 在《民法大全》里,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也清晰地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材料表明罗马法中 ( )
A.追求人的政治平等 B.理性精神逐渐丰富
C.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D.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17.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
A.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 B.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
C.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 D.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18. 有人认为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女王 ( )
A.独断专行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19. “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也不在于自由市场,真正的秘密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体系。”材料所颂扬的制度建立的基石是 ( )
A.1787年宪法 B.《邦联条例》 C.《权利法案》 D.《大宪章》
20. 2017年9月24日,特朗普总统发布第三版移民限制令,但在法令生效前的最后时刻,夏威夷州和马里兰州的联邦地方法官做出裁定,暂时“冻结”新版移民限制令中针对除朝鲜和委内瑞拉之外6国公民入境限制的大部分内容。12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布命令,在妥善处理两州诉求的基础上,允许最新版的移民限制令全面生效。由此说明美国 ( )
A.各州拥有较大独立性 B.联邦法院是国家权力中心
C.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D.总统权力受地方政府限制
21.“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复议时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22.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选举产生’ 字样的修正案,以353:352的一票多数被通过了。共和制就是这样被美勉强承认的,难怪有人说这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材料中的“修正案”指的是 ( )
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3.“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具有 (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24. 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确立了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德意志帝国也确立了有别于英国的“君主为实,立宪为虚”的君主立宪政体。三者的共性是 ( )
A.议会都是国家权力核心 B.总统都掌握国家行政权
C.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 D.议会均掌握国家立法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
25. (18分)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代国祚(国祚指国运)所以长久者,莫不封建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世而亡……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唐会要·封建杂录上》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三 虽然行省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利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纵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指出材料一主张施行哪种政治制度,并概括其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行省制的实施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有哪些管理地方少数民族的机构。(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意图(4分)
26.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有5000到6000人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除外)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有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据《什么是民主》
材料二 在评价古希腊时不应该挑剔它哪些没做到,而应肯定它做到了什么。如果运用这条标准,那么古代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也就极其显著而突出。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公民法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自然法则是“将自然理性注入人心的道德法”,是一切事物的逻辑和秩序。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1) 材料一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根据材料一,指出对参加公民大会者的限制。这种限制说明了什么?(7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政治。(6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罗马法历史作用的认识。(5 分)
27.(16分)政治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1) 这一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发展完善的?(6分)
(2) 材料二“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指什么?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美国为改变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8分)
(3) 从英美的制度演进中你可以获取怎样的启示?(2分)
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B D C A D B B B C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B C B C B A A B C A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 (1)政治制度:分封制。理由: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统治时间长久;秦朝实行郡县制,二世而亡。 (4分)
(2)历史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4分)
(3)原因:请审权力大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域划分原则。机构:宣慰司和宣政院。 (6分)
(4)主要意图: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4分)
26.(1)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分)
限制:参加者是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剥夺了公民权。(3分)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民主,具有阶级局限性。 (2分)
(2)积极性:民主政治推动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4分)
局限性:民主政治仅限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分)
(3)组成部分:公民法、万民法 (2分)
历史作用: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马社会的发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3分)
27. (1)标志性事件:《权利法案》的颁布。 (2分)
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4分)
(2)错误:实行邦联制。(2分)
后果:经济困难;贸易问题;国家面临分裂。(2分)
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2分)
结果: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2分)
(3)启示:制度要因时而变;制度应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
PAGE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