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生对1-4的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熟练看图编制5的乘法口诀,理解5的乘法口诀含义,并形成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以及练习的过程中,能发现乘法口诀简单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2?通过对乘法口诀关系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3?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体验数学的价值。
4.在整理乘法口诀以及练习的过程中,能发现乘法口诀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在以前的数学计算中有相应的认知基础,但并没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利用主题图情境,逐步生成后续的问题,通过列式,举例、观察比较,探究归纳的方法,从而理解和掌握5的乘法口诀。知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加深了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学生对数学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宜多让学生观察,在练习中体验,在练习中感悟,在练习中思考。
2.?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学习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体验,在合作中交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数学材料,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掌握运用数学规律。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
利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师:同学们发现一面红旗上有五颗星,2面,3面,4面红旗各有多少颗星呢?
那么5面红旗有多少颗星呢?
5+5+5+5+5=25
5 ×5=
谈话激趣,从生活走进教材内容中。
2.、出示课件,交流编制的5的乘法口诀
观察萝卜数量
小组交流:
展示编的5的口诀。
全班交流:一五得五是什么意思?
你能根据三五十五说出一道乘法算式吗?
……
根据5×6 6×5说出口诀
五七三十五是几个五相加?表示几个几?
引导学生质疑,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愿意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集思广益,解决不懂的问题, 也培养学生虚心好问的学习态度。
3、观察发现:看了这些算式和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给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归纳的机会,教师予以一定的鼓励和指导。)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乘号后面都是5,乘号前面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积也是按从小到大,并且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5,个位上的数字分别是5或0。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效果的反馈,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4、巩固拓展
1、读口诀,写算式。
五五二十五 算式:
五六三十 算式:
五七三十五 算式:
五八四十 算式:
五九四十五 算式:
2、谈话:谁能把整理好的口诀完整地读一读?(多指名生读一读)谁还能最先把它记在头脑里(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记一记)。
3、帮帮我:
5×5=(? ) (? )×5=35
五八(? ) 二五(? )
(? )得五 9×5=(? )
四五(? ) (? )二十五
教师有意识地围绕重点难点加以引导点拨,训练、交流让学生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培养数学运算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堂课所学知识,加深巩固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掌握本节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八、板书设计
????????????????????5的口诀
??????? ??5×5=25??????????????????????五五二十五
???????????5×6=30 6×5=30???????????????????? 五六三十
???????????5×7=35 7×5=35????????????? ????? 五七三十五
???????????5×8=40 8×5=40?????????? ?? 五八四十
???????????5×9=45 9×5=45?????????? ?? 五九四十五